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4
2010/11/23 21:54:58瀏覽57|回應0|推薦0

「『地藏菩薩摩訶薩,大慈大悲,惟願護念我及一切眾生,速除諸障,增長淨信,令今所觀,稱實相應。』作此語已。然後手執木輪,於淨物上而傍擲之。如是欲自觀法,若欲觀他,皆亦如是。應知占其輪相者,隨所現業,悉應一一諦觀思驗。或純具十善,或純具十惡,或善惡交雜,或純善不具,或純惡不具。如是業因,種類不同,習氣果報,各各別異,如佛世尊餘處廣說。應當憶念,思惟觀察所現業種,與今世果報所經苦樂吉凶等事。及煩惱業習,得相當者,名為相應。若不相當者,謂不至心,名虛謬也。若占輪相,其善惡業俱不現者,此人已證無漏智心,專求出離,不復樂受世間果報。諸有漏業,展轉微弱,更不增長,是故不現。又純善不具,純惡不具者。此二種人,善惡之業所有不現者,皆是微弱,未能牽果,是故不現。若當來世,佛諸弟子,已占善惡果報得相應者,於五欲眾具得稱意時,

 

前面這段話必須得記住,沒說這話不相應。必須啟請,說地藏菩薩您大慈大悲,唯願您護念我。為什麼加一切眾生呢?因為要學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照顧一切眾生的,你拜占察懺,學地藏菩薩,念地藏菩薩的時候,也要把一切眾生都加上,讓一切眾生都跟我一樣,障礙都消失,增長淨信。這個淨信就是信心堅定了。

 

發了願啟求語說完了之後,拿木輪來擲,找條乾淨的手絹,不做其他用途,用完了擱在占察輪裡頭。用旁擲,擲在這個淨布上,擲一次加一起寫下來,由是六個輪數字,三次總數加起來。對照經文看,如果說你所問的問題有困難,那麼這個是籠統的,沒說你問什麼問題,也算相應。困難很快就消失,這不論是求財、求病都算相應了。還有你到那兒去,或者搭飛機打個卦,說走不得,暫時不要動,如果已經買了機票非動不可怎麼辦?念地藏菩薩的聖號萬聲,它會起變化的。這是地藏菩薩的方便法門。我們學法、求法或者閉關、拜懺為什麼要有師父或者道友指引你?就是讓事情做的如法。西藏修密法離開師父絕對不行。建壇城的時候,就需要師父幫你灑淨。那個壇城不是像我們這個一個佛堂就可以了。建好了,請十方諸佛菩薩,主要請你本尊,例如修文殊菩薩、修消災延壽佛法,請藥師佛;修阿彌陀佛,請阿彌陀佛,如果沒來修不成,什麼法也修不成。

 

必須得三業清淨,修密法更得要三業清淨,成就的是十地菩薩以上的即身成佛。所以說即身成佛法門好不好?好!但不是你修的。真好!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的是些什麼人物?十地菩薩示現的,從初信、二信、三信到普賢菩薩、即身成佛。龍女即身成佛,但你看到的是現在。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成佛了,難道他那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都不算了?就只算他那一念的開悟?我們中國的禪宗說,禪門一柱香,頓超直入,立証菩提。你只知道他現在証了,就像看到人家打工一年掙五、六萬,你只能掙幾塊錢,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懸殊?你可曉得他讀博士學位好苦?又如孫中山先生在上海有個故事,他住的那個房子水管壞了,找個工人來擰兩下就好了,二十塊錢。那個時候二十塊錢可不得了,孫先生就說貴了!那工人說,這兩下子你就擰不來,我讀了好幾年的書,花了好多心血,才能得今天一擰二十塊錢。孫中山就明白了。修了三大阿僧祗劫,才到這個程度,不是我們說的那麼容易!要先種上善因,這一段話你能夠體會,產生真正的信仰都不容易了。這已經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面前種的善根,都是親近了千萬億佛而種的善根。金剛經上有這段話,只要聽到金剛經這個名字,過去就得有這麼大的善根。所以我們現在地球上有五十多憶人,儘管地藏菩薩那麼普遍度生,我說我要講占察善惡業報經,一位老法師還對我說他沒聽過這部經!不是大法吧?

 

這個法不是那麼深奧,但是不是占察經不那麼深奧呢?一切法本來寂靜,無生無滅,這個深不深?華嚴經也無非如是!一念平等,畢竟清淨,畢竟圓滿!所以學法要會學,從淺入深,從深至淺,過去了還得回來。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夠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經告訴我們要一心不亂。我說念到一心不亂,我不用念阿彌陀佛了,我也不用去極樂世界了,我在這個世界上,不說即身成佛,也差不多了!一心不亂已經到大菩薩境地了。我們一天妄想紛飛的,如果能夠一心不亂,那我上兜率天去親近彌勒菩薩一同再來人間,還近一點呢!我以前親近的師父也多了,密教、禪宗、淨土宗我都親近,但都不長,因為總想另外還有好方法沒有?我遇見過兩位最好密宗的大德,是這輩子班禪師父的師父,一位赤江仁波切,一位靈倉仁波切,還有兩個師父是哲邦寺的康薩仁波切,還有康薩仁波切的師父帕邦喀仁波切,這都是當身成就的大德了。他們教我們要從持戒入手,傑仁波切就是宗喀巴大師的顯密次第學好了,身心清淨受灌頂,就修一法,不要左一個右一個灌頂,再修第二法。就像占察善惡業報,三業清淨了修定得定,修慧得慧。沒清淨就只有隨聞修了,或者拜一千天,地藏菩薩也保證你絕對清淨。那你求生極樂,生那個佛淨土都可以。這方便法門很多,普賢菩薩行門也說讀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就送你到極樂世界去。讀過普賢行願品嗎?若人讀此普賢行,我說少分之善根,成就眾生清淨願。乃至於普賢行顧品上最後那一偈,假使我們業障重了,就是念普賢行也可以。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這是正懺,是華嚴經的圓滿教義。

 

相應了,這個門你就走得進去,也就成就了。我感覺到這個門走不進,走到一半,我們先取個免疫證,別害傳染病,也別害愛滋病,這都是我們所畏懼的。就來世來說,地獄、餓鬼、畜牲這三惡道是絕對不願意去的,來做人的話,也是享受的,做國王之類,生天也可以,這是地藏王菩薩保證的。因此我感覺到我們現在眾生罪業深重的時候,地藏三經是最好的。大集十輪經比占察經更深,也是講十輪,學起來更困難一點,所以講占察善惡經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占察善惡輪相出現空白,擲多少次還是空白,那是得到無漏智了。有漏業很微弱或者無,所以都沒有。逐漸的証得般若波羅密空義了。這是很不容易的。或者是善惡業交叉,不是十業純善,也不是十業純惡,這兩種人善惡業不現,也是微弱的,不能牽引你到惡道,也不能牽引你的善業。這時候就拜懺,增長善業,成就善果。

 

好多人請了輪,不知道怎麼用,最重要的是相應,相應了就是你所求的告訴你,因為你拜懺了,念了地藏王菩薩名號,這時候財色名食睡,都滿你的意了,想得什麼就得什麼,這個也很危險!為什麼得到還很危險呢?因為容易犯錯,起心動念關係很大。我跟宏覺法師有一段時間,心裡想一念,人家居士就送來了。我們倆就提高警覺,不能隨便打妄想!這種危險能送你下地獄的。想什麼得什麼這不是好事。所以我們要求得到的時候,第一個先感謝菩薩,加強懺悔,使善業更增長,起心動念不求五慾,有也不要,可以轉施,需求的人很多,這都是小事。例如你想念兩個蘋果,人家給你拿了十幾個蘋果來;或者想吃水餃,人家打電話來說,我們給你包好了送去。這都是小事情,不過是測驗你,想利益好多眾生就不靈了!為什麼不靈了呢?力量不夠了!例如我經常發願,願聽我經的人或者皈依我的人,或者聞過我法的人,願他們臨終時都能夠生極樂,現生滿他們的願,你們能感覺到我這個願達到了嗎?你沒感覺到我這個願不靈!天天求,時時求,念念求,好比我們坐飛機的時候,願飛機上的人都能皈依三寶,永遠別造惡業;坐火車也發這個願,等汽車飛機的候車室裡頭,來來往往的好多人,你就發願,願眼睛所見到的這些人,將來都能聞到法,都能夠了脫生死,他們這樣來回的奔走,讓他們都滿足吧!願是發了,他們都滿足是不可能的,這個願就不大靈了。菩薩也是發這個願度一切眾生,但度不盡,度不了,連佛都度不了!因此這種願你儘量的發。但是得個包子、餅子的這種願,很容易靈,為什麼?因為這個願很小,都不是菩薩現的,有很多護法神鬼在你身邊,你一動念他知道,他有他心通,他說,啊!老法師打妄想了,給他吧!但這種滿願不是好事,我這裡提出來警愓!

 

「勿當自縱,以起放逸。

 

不要放縱五慾,這是警戒我們,勸我們不要犯過。

 

「即應思念,由我宿世如是善業故,今獲此報。我今乃可轉更進修,不應休止。若遭眾厄種種衰惱不吉之事,繞亂憂怖,不稱意時,應當甘受,無令疑悔,退修善業。即當思念,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惡業故,今獲此報。我今應當悔彼惡業,專修對治,及修餘善,無得止住。懈怠放逸,轉更增集種種苦聚,是名占察初輪相法。」

 

有善根了,今生得了這種果報。如果遇著地藏經,或者占察善惡業報經,聞著了今生就精進修行,不應休止。有很多人不但是優婆塞、優婆夷在家眾,就是在終南山裡頭很多修道者,得一個初步的相應,或者一坐也能定幾天了,就認為自己了不起,一放逸慢慢這種境界也沒有了,再想進步就難了。修道的人進步困難,退很容易。假使我們拜占察懺或是念地藏菩薩,千萬不要放逸,隨時發願利益眾生。

 

我在北京有一個道友問我,他說「我信佛四十五年了,也沒懈怠過,但是為什麼佛菩薩都不加持我,一回比一回困難,越困難越大,我沒法磕頭了,佛道不信了!」我說「你不信馬上就好?」他說「真的嗎?」我說,「你試驗一下,做惡去馬上就好!」他說「為什麼?」我說「你周圍的善神那麼多,使你今生能夠成就,乃至於得相應,能生極樂世界。如果你一退念,波旬的子弟兵就來了,他會讓你一切順當,但最後的惡果呢?再來一世就不是這樣子了,要懂因果,要這樣理解。」應該怎麼辦呢?在你不如意的時候,甘心領受,現在你才受一點,比下地獄好多了!我就跟他講我的歷史,三十三年的監獄我沒後悔,我沒抱怨,我沒說這是什麼人加給我的,是業障現了。我那些道友在國外宏法,他不下監獄,解放時人家往國外走,我要回來,這不是自己作業去的嗎?自己要安心受,所以平反之後,我還可以講經,還可以回到佛教界。或者是你們大家加持我,有緣,那時候我要是關到裡頭關死了,我們現在結不到緣了。不稱意的時候,甘受,甘是甜蜜的領受。我就常在監獄裡想到金剛經告訴我們,今世被人輕賤者,應知道宿業尚未消滅。我就想到我自己變化非常大,從二十歲開始講經,在大陸上是很煩重的,還得請師,還得高高的坐,每次聽的人都很多,最多一次有一千七百多人。在影塵回憶錄裡有記載。一九三六年在長春般若寺講四分戒,台子高,禮拜的人多,這個被尊敬的待遇是諸佛菩薩加持的。到了監獄裡,把我們叫什麼呢?叫不恥於人類的狗尿堆!不算人,比狗尿還糟!人家都躲著,怕踩到把鞋都弄髒了。這樣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不就是六道輪迴嗎?

 

要甘心忍受消業障,業障就會消失!當初我想再不能講經了,關了三十三年,中間還有很多波折,根本早就忘了!我是八二年才平反的,八二年到現在才八年多,平反時,我已經快七十歲了,你說過去的忘了,新的還能學嗎?佛菩薩加被的,我也是供地藏菩薩,供地藏水。有時候我在底下看備課的時候,還想不到要說那句話,到時候就想起來了。記得我在閩南佛學院講經的時候,講華嚴經,舉蘇東坡的詩做例子:「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理解華嚴經,只因為還在凡夫境界被包圍著,懂得了就出到外頭反過來再看。但引這個例子很好,臨時在座上卻忘了,很急,聽的有好幾百人,沒辦法,請諸佛菩薩加持,低腦袋想這麼一下就來了。有人說是第六感,反正想起來了,這種情況很多。我說我這個例子,就是勸大家相信不懷疑,一懷疑什麼作用都沒有了。或者我沒講經的時候,在底下覺得疲勞,一講起來就都沒了。有時候擔心我營養不足,年歲大要害病,這是多餘的擔心,我講越多越好。在廈門的時候,我一天講四個小時,早上兩小時,晚上兩小時,都是華嚴經,也沒什麼不好。但是我在監獄裡不好,身體確實不好,一天什麼也沒幹,還是不好!

 

「善男子!若欲占察過去往昔集業,久近所作強弱大小差別者。

 

過去究竟造了什麼罪?是惡業多還是善業多?我做的業力量大不大?猛利不猛利?大小差別?

 

「當復刻木為三輪,以身口意各主一輪,書字記之。

 

身口意三輪占過去所集聚的業,這個過去,不是指著前生,而是累積所有過去一切生。

 

又於輪正中一面書一畫,令粗長使徹畔。次第二面書一畫,令細短使不至畔。次第三面作一傍刻如畫,令其粗深。次第四面亦作傍刻,令使細淺。

 

這紅的表示善業,大的表示根基很好,要是小的就是善果很淺,小而黑就要拜懺,很快就消失。惡業很重,得經過好多日拜懺。這四個面,兩面表善,兩面表惡,只有這三個輪四面都有,其他那兩種輪,第一輪只有兩面,兩面空白,第三輪有一面空白,為什麼?連擲三次都是空白,那麼證明已經得成就了。大家學習學習拜個懺,要是沒辦法拜怎麼辦呢?那就念地藏菩薩聖號,例如來回坐車的時候就念,開車遇困難了,別念!念的把人家車撞了就找麻煩,測驗一下,人家說我們佛教講的都是玄虛,其實我們佛教最切合實際了。有些人問將來能不能好?我要說不能好,就斷了他的善根,怎麼樣能好呢?念念佛求求韱悔,有什麼作用?假使我給你一千塊錢解決困難了,那是短時間的,業障深重拿了五百塊錢出去還會出事,或者是財露白還要受傷!看起來像是虛的,大家好好觀察一下,越是看不見的力量越大,有相的東西力量反而不太大。風是無相的,誰也抓不住,但能把我們這個地球吹化!所以心念最厲害,能夠轉動十方世界,也能轉變三世惡業。

 

「當知善業莊嚴,猶如畫飾。惡業衰害,猶如損刻。

 

善業是紅的就像莊嚴世界,惡業是指有損生佛國土的善緣。

 

「其畫長大者,顯示積善來久,行業猛利,所作增上。

 

做善事很猛利,怎麼樣猛利呢?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貧窮的婦女,她撿到一枚金錢,她想這是佛菩薩的加持,要供養佛。就到油店裡請油老闆買一個錢的油,油老闆叫她拿個瓶子來裝,她說我什麼都沒有,你可不可以幫助我?老闆說你這麼窮,連飯都沒得吃,這個錢不必了!她說因為我沒供養過三寶,所以才窮,我打算買這個油全部供養佛。這個老闆受感動了,他說我給你一大瓶,其餘的油和瓶子算我的。於是就拿到祇園精舍去。那天正是目犍連尊者當班,早上起來他去滅燈,其他燈都熄了,就這燈怎麼滅都滅不了,現神通也滅不了。佛就告訴他,就是菩薩也滅不了,什麼原因呢?因為這個女人的願心很大,潔淨施,她的心非常猛利,這就叫善業猛利。這個道理是一定的,你拜懺念地藏菩薩或是念阿彌陀佛,念的人很多,隨便打個佛七,有好多人得到利益?真正的念悲切了,就像明天死亡,就降我頭上了,這樣的來念,這個猛利心念一聲抵好多聲!還有觀想念。人家念佛念一聲,你觀想佛堂裡,乃至於整個美國、整個地球,乃至於天上人間、極樂世界和所有的星球中一切外星人都跟我念,都是我的化身。那你生極樂世界去上品上生,普賢十大願念佛是供養佛、禮敬佛、讚嘆佛,十方世界都震動了。我有個親教師,最初剛一開始學佛的時候,我就跟他學,他念的就是普賢行願,教我們無論做一點什麼事,都觀想十大願王。地藏經第一品是文殊菩薩請問,第五品是普賢菩薩問地獄的問題,第十二品觀世音菩薩讚嘆,加持地藏經,所以地藏經是四大菩薩都具足了,念這部經就觀想這部經不可思議的力量,動員了很大的力量來宣揚這部地藏經,不要聽人家說這是小乘,這是鬼神,其實這是不可思議的。

 

「其畫細短者,顯示積善來近,始習基鈍,所作微薄。

 

剛種一點善根,基礎還不太鞏固,善業很微薄,受不得沖繫,一遇貪業五慾就隨之而轉了。特別要注意順境,逆境是當頭棒,你看到樣子還可以躲一躲,順境是腦後針,沒辦法防備。還有碰見人家讚嘆你道德很高,小心點馬上就低頭懺悔,一在順境,一在人家讚揚聲中,你很容易就忘了你是誰了!隨著讚揚放棄善念,就退道了,所以這個輪相是提醒你善業做得還不夠。

 

「其刻粗深者,顯示習惡來久,所作增上,餘殃亦厚。其刻細淺者,顯示退善來近,始習惡法,所作之業,未至增上。或雖起重惡,已曾改悔,此謂小惡。善男子!若占初輪相者,但知宿世所造之業善惡差別,而不能知積習久近所作之業強弱大小。是故須占第二輪相;若占第二輪相者,當依初輪相中所現之業。若屬身者,擲身輪相。若屬口者,擲口輪相。若屬意者,擲意輪相。不得以此三輪之相,一擲通占。

 

粗深者又粗又深,我那輪是弘一老法師做的,黑的很寬,就是很粗,表惡業很重,過去作惡太久而且成了習慣。我們在監獄裡有這麼一句話,形容專打小報告的人:「三天不害人,走路沒精神」。要是沒害別人,心裡不舒服。這種人可以看的出來,從來不給人說好話,就是這個意思。做惡太多就是增上惡。細淺的顯示退善的時間還不太長,習惡所作的業還不久,要改。佛教注重懺悔,懺就是改未來。懺完了再做惡,罪特別大。這都是宿業牽引的,大家都有。心想這個念不能起,不要打妄想,跟自己說這會兒我一定好好念,這個佛七我絕對不打妄想,這下司糟了,本來妄想或者不多,因為有這念頭,妄想紛飛。要無作意的,自己隨時那麼警惕就好了,效果會好一些。小惡一悔就悔掉了,因為在你將來受的時候加進去了,它順著你未來的意。或者得個小的善果,但轉動不大。或者人家見到你罵你幾句,這也是小惡叫惡口。一個人過去的習慣,多不能轉換,用幾十年的功夫想轉換一個習氣很不容易。顯著的還容易轉,過去沒有注意的習氣,斷了見惑、思惑,習氣還是斷不了,這屬於塵沙惑,所以我們有很多的習氣一定要細心觀察。

 

我們占察必須心裡沉沉靜靜的,這叫至心,不叫一心,至心就是誠懇。如果一心就不用占察了,因為一心得智慧,判斷力會很正確,自己能判斷業障重不重,我說這個就是鼓勵人家一個信心。佛法非信不能入,想入佛法,入門時必須得信,才能得到實在的利益。信十分利益十分,信一分得一分利。種個善根,也許現世得不到利益,將來必定能成就。隨喜將來就得到隨喜的利益。尤其是四眾弟子,都想得一點成就,起碼我們來生比今生更好,更能深入學習佛法。所以我請諸位善人原諒,我講經不注重義理的說教,而注重大家要去做。好多的佛法,不做嘗不到法味,信心建立不起來,遇事就懷疑,乃至於有點挫折就懷疑了,也引到佛法上,不但佛菩薩一點加持沒有,還讓我遇到這些個壞事,有的佛弟子在大陸上,初期一解放就受苦了,有的文化大革命受害的,有的後期,有的現在趕上了,有些出家人時間雖然很短,但是趕上了,這是什麼原因呢?眾業難逃!我們一個人的力量敵不了眾業,琉璃大王殺釋種,釋迦牟尼佛都沒有辦法,目犍連尊者以他的神通力送五百人到天上去,留個種子,結果全化為血水,眾生的業果不失!

 

這三種輪第一個是占十業,所以叫十輪,占了初輪之後,就能知道過去所造的業,但只能知道善惡的差別,還不能知道這善惡種的深厚不深厚,積的久遠與否?猛利與否?同樣是殺人,有猛利和不猛利的,猛利的以極重的瞋恨心,報復心乃至於手段也很毒辣的,這個殺業就重了。有的則是無意的,例如執行槍決的劊子手,因為他吃這碗飯,做了這個職業,雖然一樣是殺業,就不猛烈了。這個業有大有小,那怎麼知道呢?擲第二輪。這個畫紅槓表現明顯是積善大或久,一生、兩生、三四五生我們過去也不知道生幾回天?或者做惡業的時候下地獄好多回了,都不一定的。第二輪就占身、口、意三業,來判斷前頭那個十業,強不強?大不大?大呢懺的方法就不同了,得下點功夫,多做一些懺悔。這善業也如是。如果過去積善積的很猛利,修行起來進步就很快,修定慧很容易,容易證道。我們大家都想知道各種問題的答案,想得個宿命通。三業清淨了,求宿命通一百天就得到,準得到。為什麼我們修的很多也得不到?相應的問題。三業不清淨,修定慧不成。地藏菩薩說的,說不定還著魔。在各各道場裡,不論在終南山或五台山,這種著魔的事很多,失心錯亂要想糾正,很不容易。等著了魔再來懺悔,魔會來擾亂你,使你懺悔不成。因此要先懺。身、口、意三輪要一個一個擲,不是三個一起擲。身業殺盜淫,口業妄語、兩舌、綺語,惡口,如果是貪瞋痴就屬意業。三個不能一起擲,所以要占第二輪相者,要依初輪相中所現的業,就是看作用的大小強弱。如果說我要知道是妄語重還是綺語重,還是惡口重,都有的話就要擲四次。先擲妄語、再擲綺語,一定要擲四回,要是殺盜淫都有,身業就擲三次。

 

這第二輪多在什麼時候擲呢?後文告訴你,必須拜過懺七天之後,清晨就擲,才能知道業清淨與否?已經清淨了,或重惡變輕了,就可以修定慧了,不會著魔了。有人問念佛禮懺仗他力為什麼還著魔?因為宿業的關係,楞嚴經上說,我們五蘊有五十種魔,就在自己的含藏裡有五十種陰魔。身、口、意清淨之後,這種魔才不現。或者自己所得了加持,但眷屬並沒有修,找到小孩身上,牽涉到你不能修,必須得照顧小孩。像這種魔障特別多。

 

「應當隨業主念一一善惡,依所屬輪,別擲占之。

 

隨著你所做的業,有善業、有惡業。並不是說個「業」字,就是業障。不一定是惡業,戒定慧也能成障。例如智慧很大,你認為有本錢了,了不起了,就會成障礙。所以善業惡業都能成障。業輕懺悔起來,一懺就清淨了。重業可不行,重到什麼程度?就依著懺悔所現的輪相而定。例如我們沒有擲輪相以前,看見地藏菩薩放光,或者做夢夢到釋迦牟尼佛或觀世音菩薩,那是魔境,絕不可靠。鬼神都能現菩薩相來擾亂你的道業,鬼像個鬼你知道對治,以前我跟大家講過當頭棒、腦後針,因為你拜佛念經都只求個聖境,它就給你現了,香上現花或者屋子裡頭現奇異香,乃至於現出天人散花,這是魔境,不是聖境。三業清淨了,就是沒有光、沒有花,沒有什麼境界相,只要三業清淨,也容易成道。發大心的人就是發了菩提心,要行菩薩道,我們舉個例子說,我發了大心要建道場,希望佛菩薩加持我,心發了,障礙很多。沒發心的時候,收入很好,一發心馬上就倒楣,生意立刻賠錢,那是菩薩沒加持嗎?不是的。是因為三業不清淨!發心之前屬於魔子魔孫的系統,是魔在加持你,要是跟他對立了,他馬上不加持你。因為一發了菩提心,魔就退了,就不能再近你的身了。所以假使我以前是行外道的,皈依正道、正語、正業、正命等八正道法,馬上過去所有的神通、智慧就沒有了,重新再來。這個關係如果不明瞭的話,反而認為信佛還沒加持!加持的是正道,邪道馬上斷,否則照著去修就很嚴重,這個我們不知道,占察一下就會告訴你,所習的都是魔業。

 

學某個法對不對?或是正道法,但對你不相應,修好久不能成就。比方說有些道友們念了很多,好像相應的不大。現在我們講地藏經的系統,念地藏菩薩,有很多人馬上就得了相應,見光見花且不說,心裡非常喜悅,這就叫「相應」;以前沒有這種安慰,沒有這種快感,念下來之後感覺身心輕安,這就叫「相應」。那修這種法很快就能成就。個個菩薩的願力不同。讀書的時候,你的願力也不同,有想讀木土系的,有想讀電機系的,那就看那個相應了。這種情況用來印證我們佛經也是這樣。我們不能千篇一律的念咒。佛在印度還沒說咒呢!必須要用占察輪這一法,這是地藏菩薩特別的慈悲。問的人是堅淨信菩薩,所以首先要堅固我們的信念,不能夾雜,要至心、要清淨。堅淨信菩薩不是一般的菩薩,是菩薩摩訶薩,摩訶薩的意思是這個菩薩已經是地上的菩薩了,不是三賢位了。三賢位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一登了地就是菩薩摩訶薩了,就是法身大士。

 

「復次!若占初輪相中,唯得身之善,於此第二輪相中得身惡者,謂無至心。不得相應,名虛謬也。

 

怎麼叫不相應呢?占初輪的時候,得「身」是善業,但擲第二輪「身」現惡了,這叫不相應了。不相應就都不算了。為什麼呢?不至心。就是求的時候不夠至心誠懇。不得相應就是虛謬的。怎麼辦呢?馬上,再念一千聲地藏菩薩聖號,重擲。好比今天早上擲的身業是善,意業是惡。明天擲的意業是善,身業又是惡了,不相應。不相應的時候就得重新第二天再拜,再擲。如果第一輪殺盜淫沒有了,第二輪是善業,那就相應了。以後就再不要擲身業了,再也不管它了。如果三業都這麼擲兩次都相應了,就不要再擲一輪、二輪,這時相應了。身、口、意都清淨了,這時候可以修下卷,一實境界,二種觀行。二種觀行就是定慧,就是止觀雙運,就很相應,很快能得到成就。不是了生死的問題,而是成佛的問題了,了生死,三業清淨,惡業沒有了,要求生極樂世界,準去。不要擔心,也不用懷疑,一定能生得到。

 

「又復不相應者;謂占初輪相中,得不殺業,及得偷盜業,意先主觀不殺業,而於第二輪相中,得身惡者名不相應。

 

不相應的情況,又如這生所做的事業,從來沒掉過東西,而輪相表偷盜就不相應。

 

「復次!若觀現在從生以來,不樂殺業,無造殺罪,但意主殺業。而於此第二輪相中,得身大惡者,謂名不相應。自餘口意中業不相應義,亦如是應知。

 

有些人生下來就吃素,在我們佛門有些出家的比丘,乃至於在他母親懷孕時就不能吃暈了,吃了就吐,必須吃素。小孩生下來一直就吃素,這就叫胎裡素。但這只是個不殺業而已,十業之中只是一業。修道的時候還是不一定成就。雖然殺業不造了,但或者說瞎話,或者認為自己是吃胎裡素的,好像善業很深厚了,就隨便瞎說,說自己得道了,有神通了,大妄語說的厲害,那不但不得道,還照樣墮落。並不是每個人都十惡具足,善善惡惡都有的,不然我們怎能托生為人?又怎能遇到佛法呢?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因為從生以來就不樂殺業,那說明了意裡頭現殺,或第二輪中得身大惡也名不相應。那意業的三種和口業的四種都照這個去配,叫不相應。怎麼辦?拜懺!重新拜。

 

「善男子!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欲求度脫生老病死,始學發心修習禪定無相智慧者,應當先觀宿世所作惡業多少及以輕重;若惡業多厚者,不得即學禪定智慧,應當先修懺悔之法。

 

這就說未來了,末法眾生想求度脫生老病死。就是沒聽過,沒聞過佛法,現在聞到了,發什麼心呢?有兩種,一種是小乘心,很快脫離苦海;二種是從佛的教導,看我是苦,我受罪,看見眾生有苦我更苦呢!不是為自己,讓大家都了脫,這叫發「菩提心」。這要發大心。因此要了生死也好,想利益眾生也好,必須得修。根據佛所教導的修定,或者修習無相法門。應當先觀察過去所怍的惡業多少,做的惡業多而且重,不能修禪定,也不能學智慧,學什麼呢?先修懺悔,這是方便法門。習定習慧先修一個前方便,先修懺悔。

 

「所以者何?此人宿習惡心猛利故,於今現在,必多造惡,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懺悔令其清淨,而修禪定智慧者,則多有障礙,

 

為什麼不能學禪,也不能學慧?學慧就是學經,學教理。參禪求明心見性的方法,就是深入的大乘法九次第定。我們往往在大乘和小乘的名詞上混淆不清。例如大家都知道三門。和尚廟門口就叫「三門」。但有些個和尚不懂這意思,寫成山了。遁了空門,就是中間那個大門是空的,左邊是無相,右邊是無作叫三門。我們聽空就引證到心經去了。不是的。佛在印度說法的時候,基本的就是空義。小乘法要修「寂滅」、「空生死」,「空煩惱」。不要作業了叫「無作」。無相呢?就是證得了二乘的涅槃了生死。但以大乘的意思來講,空是般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乃至於無一切相。無作就是無作意,要怎樣的無作意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是不作意。大乘的無相就是觀苦空無常無我。因為觀苦不作一切意,斷集,因為惑而集,就是招感一切業,這些都如夢如幻。大小乘的意思都跟大家講一下,不論你修大乘、小乘都一樣,一步一步入。要是有罪業,惡業不清,修不成的,要修懺悔法。大家信了佛之後,不宜好高騖遠,甚至於還想即身成佛。受個灌頂不容易,三業沒清淨都是魔業。上次我給大家打個比方,有毒碗如果沒洗乾淨,水再倒進去,喝下去一樣中毒。要是身語意沒清淨,不是法器,把禪定智慧裝進去,就是再深再妙也不是醍醐(甘露)。一定要憧得這個道理,必須學懺悔法。

 

這個人宿世的惡心猛利,現在一定要做惡,不會做善事,做善事他臉紅心跳。我們可以知道我們自己,就是不用什麼方法,我們也知道過去是做什麼的,今生做起來就知道了。大家不曉得有這種境相沒有?走著路忽然感覺到這個地方我來過。有些個和尚知道自己前輩子是出家人,為什麼呢?他到廟裡好像極熟,不要人告訴他那個門,他都知道。這可能是出過家沒修好,又墮落下來了,也有乘願再來的。宿習惡重的人,必要犯重戒,假使犯重戒不懺悔,不令他清淨,修戒定慧障礙很多,成就不大。

 

「不能剋獲,或失心錯亂,或外邪所惱,或納受邪法,增長惡見。

 

不能克服煩惱,精神分裂,出家人還有瘋子嗎?有!可不是像社會那個瘋,出家人瘋了就是靜靜的在那兒。修道修不成了,只在廟上掃掃地呀!懺悔吧!因為在這個僧眾之中有一種加持力,如果離開僧眾就不行了。失心錯亂的和尚,社會上的人見不到他,或者傻呵呵的,或者住山裡頭滿山跑。這個失心連妄心也失掉了。還有外邪入侵擾亂你。鬼藉機會就來附體,你就胡說八道起來了,畫符念咒,這個增加罪業,完全墮入魔道。或者正法領著他,他不入,去領受邪法。聽不正確的法很感興趣,這些我們都可以體驗的到。現在離佛已經兩千五百多年了,末法時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五百年早都過了。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大善根的人,對正法不得信入,一增長一接納邪法,就形成惡見。在我們弟子當中,破戒可以救,懺悔完了救得,破見不可以救。破見就是邪知邪見,看問題的看法不同,轉不過來。他說那個是成佛的,他不說那個是邪見,反過來說你是邪見。那些自稱我是某某佛來的,都是落入邪見網了。

 

「是故當先修懺悔法,若戒根清淨,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則離諸障。

 

離了諸障之後,也要修懺悔法。過去善根清淨,罪不太重的,就能見清淨輪相。這時候習定就能得入,開智慧。我們剛才講空、無相、無作。雖然佛門是空門,我們也經常講空,但佛教是「空」和「有」同俱的。「有」是緣起,「空」是體性,叫「緣起性空」,這是佛教的基本定論。要能把緣起性空懂了,那顯密都懂了。這個研究通了,真正理解了,馬上就能離開一切障礙,光明照耀。知道一切法的有是緣起的、善惡業都是緣起的,如夢幻泡影,就像黑雲能遮太陽,白雲照樣能遮太陽,所以惡業能現前,善業也能夠遮住你,這是真實的智慧。但是惡業現前的話,就往下墜的很深。善業一遮住了,只是不開根本慧,但還不會墜落。雖然兩個一樣的遮,一樣的不空,但性質不同。「緣起」就是「有」,在佛經上說叫「妙有」。什麼「不空」呢?佛的一切性功德不空,因為空才能成就有。大家想想看,如果這個地方不是空的,再想要蓋房子,蓋的成嗎?如果腦子裡思想盡是「業」,成就不了!這個原理是一樣的。我們懺悔,能夠逐漸的達到這種境界,以下就說明懺法。上面這段文就是應該修懺法的原因,修懺法必須做個前方便。我們大多數照本拜三十五佛、拜八十八佛或者拜藥師懺,不論拜什麼懺不容易免難,為什麼呢?前方便沒作!既然是消業,講事就有規格,不依規格,得不到成就。但磕頭拜懺總是好的,消的沒那麼快就是了。第一個要道場清淨,拜懺也是道場,現在我們講經說法的法會也是道場,一般要灑個淨。

 

「善男子!欲修懺悔法者,當住靜處,隨力所能,莊嚴一室。內置佛事,及安經法,懸繒旛蓋,

 

要想修懺悔法,先找清淨的地方。初學者必須得清淨,離開干擾。像我們在寺廟裡,闢個靜室,或者感覺大叢林不好住,到茅棚去找個清淨地方。這不容易。我們住的房子都不是很大,能夠拿個布簾隔上一個地方供地藏像。在這個方塊裏,供上花,買幾個蘋果、梨當供具。懸繒幡蓋做不到怎麼辦?幡是扁的,做小一點都可以,買不起綢緞,花布也可以。還有小圓筒,小孩玩具都可以算數,以心量把它擴大。供上經,或請一部占察經,或地藏經或大乘十輪經,再供一尊地藏像,其他相不供都可以,如果能夠,供一尊釋迦牟尼佛像。這個法沒釋迦牟尼佛,地藏菩薩也說不成。頂好能供堅淨信菩薩,大家也沒見過,就請一尊菩薩寫一個名字,拿紅紙寫個名字也可以。拜的時候,能夠磕下頭就行了。我們集體修,道場得大,就得做一番佛事,清淨壇場,潔淨之後就不能隨便進去,除了做佛事的,進去之後則不能來回出出進進的。進去的時候要乾淨,心乾淨。意念清理一下,嚴肅一點。身體要乾淨,要洗澡,不能有氣味,有氣味也不容易得。

 

「求集香華,以修供養。澡浴身體,及洗衣服,勿令臭穢。於晝日分,在此室內,三時稱名。一心敬禮過去七佛,及五十三佛,次隨十方面,一一總歸擬心遍禮一切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圖廟塔,一切佛事。次復總禮十方三世所有諸佛,又當擬心遍禮十方一切法藏,次當擬心遍禮十方一切賢聖。

 

結了界,供養了,一修就要點香,不能省事。倒不是省那一根香。好比一部經沒念完,馬上得香續,不能說香沒了,我就這麼念下去吧!白天就是晝,這是根據印度時間算的,二十四小時晝三時,夜三時,共分六時。一邊稱名,一邊敬禮。一心敬禮過去七佛及五十三佛,完了向東南西北上下這叫十方,當然不是叫你在那兒到處轉。口念意觀遍禮,說一禮遍十方還不只,凡是佛遺教所留下來的塔廟、寺院、浮圖,浮圖也是寺院的意思。一切佛事就是做這些個佛事。如果你心量沒那麼大,或者你信佛不久,心裡就總禮十方一切諸佛,還有十方諸法,凡是十方就包括極樂世界,也包括東方藥師佛琉璃光淨土,也包括上方不動世界,東方還有東方,東方還有阿 毘世界,這個很多意念一觀想就行了。在這個法中,還必須得禮占察善惡業報經,還有十方一切賢聖,菩薩、聲聞、緣覺都是聖眾。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LMUNDO&aid=462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