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8/28 16:04:16瀏覽133|回應0|推薦0 | |
楊志良的論述不是臨時起意,早在2012年他就寫了《台灣大崩壞:挑戰沒有希望的未來》,當時蔡英文還沒有執政,崩壞的社會,指的是【馬英九治下的台灣】,這是內容簡介: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對台灣「不婚、不生、不養、不活」及「多數年輕人覺得沒有前景」的「台灣新四不一沒有」現象深感憂心,為此著書論述。 台灣民主化後,政治充滿黑金、派系、貪腐,民主政治劣質化、民粹化,加以稅制不公,對家庭及弱勢的照顧日益惡化,導致人民普遍不信任政府,形成一難以破解的惡性循環。 高希均: 這位在密西根大學受過「人口計畫」嚴格訓練的博士指出了台灣面臨的「新四不一沒有」: 書摘: 每個人的一生中必然都有過高潮與低落、順遂與逆境、成功與失敗,不知道會經歷多少次「過不下去」的關卡,這時最需要至親好友撫慰淌血的心靈或指點迷津,這種心理支持是身心靈健康的要素。 在人際關係疏離的現代社會,很多人以飼養寵物做為精神寄託,寵物成為家庭重要成員,在很多沒有生育的家庭中,寵物更取代原本子女的地位,造就大商機。 》按:他在講不是蔡英文嗎? 台灣無論小學、中學或大學,學校校數都多,沒有足夠新血進入,教育嚴重貧血。首當其衝的是幼稚園和小學,90學年度(2001年)全台國小新生約32萬人,但100學年度(2011年)就滑落到僅有20萬9千人 隨著小朋友成長,減班廢校的效應將如骨牌般延燒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資源供過於求,以後多少學校會倒閉、多少老師沒有頭路?在大學教了一輩子書的我,差不多該退休了,應該不會受到什麼影響,但想到那麼多年輕的同事教授們的未來,就頭皮發麻。 我忍不住要批評台灣廣設大學的政策,20年前台北區高中職聯招就出現私校招生不足的窘況,學生人數只減不增的大趨勢是看得出來的,但政府仍然廣設大學,高職升格成專科,專科升格成學院及科技大學,造成「學士高中化」、「碩士學士化」。特別是教改造成一種風氣,促使學生及家長認為好像不上大學就「前途無亮」,不論是否適性都上大學,耗費家長多少學費,埋沒多少才華,浪費多少青春。事實證明這項政策錯得離譜(可參考嚴長壽的《教育可以不一樣》(天下文化出版)),不但毀掉一整個世代青年人的前途,也浪費了國家巨大的資源。 人口問題未獲改善,勞動供給緊縮,台灣產業面臨嚴峻的考驗,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生產力勢必消退,政府稅收減少、國民儲蓄下降。而青壯人口撫養負擔加重,不是個人經濟壓力變大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經濟壓力都相對升高。 》這不就是現在年輕人的處境? 人口減少對房市的衝擊也大,目前全台空屋率20%,未來空屋率必然只會升高不會降低,高居不下的房價疲軟下跌,對想購屋的民眾來說是好消息,卻大大衝擊營建業。 台灣目前對老人經濟安全的維護,規劃老人年金、老農津貼,此外還有針對中低收入戶老人的生活津貼及特別照顧津貼金等。目前一名老人一年要耗用近7萬3千元健保費,比非老人多出近5萬元,可以想見未來社會的養老福利支出及健保費會大增。 台灣目前的老人福利措施中,免費公車及高鐵敬老優待票備受稱許,我滿65歲拿到新北市政府給我的敬老悠遊卡時,本想只要用一次就好了,體會一下政府的德政,但實在太好用了,欲罷不能,我就一直用下來。老人搭公車免費現在是縣市政府編預算,但當老人大增,預算要膨脹多少?如果轉嫁由公車業者負擔,那公車票價要調漲多少才夠? 話說回來,很多老人是有能力付錢的,只因為年紀大了就可以這個不付、那個不付,是不對的。老人福利措施不該全面免費,像我就覺得我搭公車應該付錢的,一直用敬老悠遊卡怎麼對得起社會呢? 但福利易放難收,哪個市長敢提出老人公車免票改為排富,肯定第二天就被轟下台,特別是老人每日都在增加,政治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不當的福利就像糖尿病,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只能死而後已,也就是等到國家垮了才會終止。 》他的論述不是和柯P不發重陽敬老金一模一樣? 台灣每逢選舉,政治支票滿天飛,當選民結構高齡化、有選票的銀髮族多過沒有投票權的幼兒及少數的媽媽時,政治天平會向哪個族群傾斜,用膝蓋想就知道了。尤其未來老人族群的教育水平一定比現在的高,很多高級知識份子,當他們組成壓力團體,左右政府施政的力道強勁,未來婦幼及青少年變成弱勢團體是可以預見的。 》可以看看王婉諭,講的也是一樣
》結構偏頗,譁眾取寵,陳吉仲、鄭文燦為代表,他們就是「債留子孫」的代表 唯有體質堅實,這個島上的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年輕的你,會做哪個選擇? -- 郭正亮說:「這次選舉,柯P要贏要訴諸『這一票聽孩子/孫子的』」 我認為這是不對的。 這次選舉我觀察很多老人,特別是「藍營長輩」都不準備投票。 楊志良說台灣有憂鬱傾向的人口約3百萬人,確診的人則有125萬人,而這些人近年來不斷在增加,他舉例,2014年15歲到24歲的青少年自殺、自殘有1千人左右,但2018年有2千6百人,去年更增加到1萬人,可以看出年輕人不想活了,不能說他們(年輕人)是草莓族喔,因為(他們)對台灣、對未來沒有希望了。 楊志良形容的家暴心態,來自無力感,這種心態在高齡人更普遍,他們心理鬱卒,無力發洩,所以每天都是無奈地活著,他們覺得台灣未來沒希望了,有些藍營長輩根本覺得或許對岸打過來,他們的子孫輩就投降就好。 透過孩子影響大人不可能奏效,因為這些長輩已經「視死如歸」、「哀莫大於心死」。 侯友宜、柯文哲都無法說服他們出來投票。 楊志良瞭解他們的心態,楊志良可以說服藍營長輩出來投票。 楊志良是少有七十幾歲,快八十,還對子孫的未來關心,還對社會改革保有熱忱「藍營長輩」。 郭台銘找楊志良輔選,找到了2024勝選的鑰匙。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