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些事是無法不回頭的”-----讀張明玉《春夏秋冬》... 白舒榮
2009/07/26 12:56:46瀏覽307|回應0|推薦1

 有些事是無法不回頭的”

                       -----讀張明玉《春夏秋冬》

                                          

                                                     白舒榮

    想不到,這麼快就能和明玉在北京約會。

    五個月前,我和明玉剛在洛杉磯相識。在她主持的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歡迎餐會上,在她掌管的廣播節目演播室內。

    她風姿綽約、精明幹練、熱情爽直,一雙丹鳳眼笑意盈盈。

    分別時,我們彼此都曾說過“再見”。這是人們常用的順口客套,無需當真的。

    我們卻真的“再見”了。跨越太平洋。時間沒超過半年。

    明玉帶來了她即將在美國用多種語言上演的新劇本《春夏秋冬》。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開始執筆寫作,佳作不斷,九十年代初,她從美國回臺灣專職從事編劇,十年之中,完成和播出了九百多萬字的四百多集大型單元或連續劇及三個電影劇本,尚有完成而未製作播出的八十多萬字的其他影視作品。

    當年,她的每部作品皆能創下收視佳績和良好口碑,為此財源滾滾。她的多部影視劇亦曾引進大陸,我們熟悉的不少臺灣當紅演員,都曾在她的作品裏瀟灑過多彩人生。

    曾聽洛杉磯的作家朋友介紹,明玉是他們那裏惟一能靠寫作謀生的作家。

    明玉還是位生活的勇者、智者和強者。

    八十年代初,她隻身從臺灣到美國闖天下。當過老師、記者、專欄及小說作家,受過嚴格的編、導、演訓練,最擅長編劇,還是國標舞高手,參加過大小各類表演和比賽,堪稱多才多藝。不幸正值事業高峰,她罹患了僵硬型退化性關節炎,醫生殘酷地預告,下半生要在輪椅上度日。她竟以頑強的意志最終戰勝了病魔,如今仍為自己喜愛的事業,奔波在美國和海峽兩岸。

    斯人也,令我好奇。所以,當拿到她的這部話劇新作,便迫不及待地想看個究竟。

    我愛看話劇,卻很少留意劇本,對編劇更毫無研究。明玉希望我寫點什麼,卻之不恭。常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說點外行話。

    讀罷劇本,掩卷長思。幕起幕落,演出時大概也就兩個來小時吧,《春夏秋冬》即演繹了清末民初至今,中國近百年的歷史滄桑和中華兒女災難重重的坎坷命運。明玉將長篇小說的容量納入舞臺上的四幕,其勃勃雄心、磅礴氣勢,及編劇功力令我著實佩服。

    “春夏秋冬”,既是一年又一年時間長河的跨度,也是時代變遷、人生冷暖的隱喻和象徵。

    故事不算複雜,主要人物也就是四五個,其蘊含卻極其豐富深刻。

    文本以田翠玉和華竣山一家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將封建末代王朝垂死掙扎、國民革命成功、日寇侵華、海峽兩岸隔絕到改革開放——波濤洶湧的中國百年近現代歷史,用生動形象的繁複畫面,鋪墊成每幕主場戲的時代背景,中心故事和人物命運的起承轉合與之緊密相扣,波瀾壯闊,悲欣交集。

   《春夏秋冬》的成功處,還在於文本將主線故事進展的每個關鍵環節,都放在千鈞一髮的緊急時刻,以劇烈尖銳的矛盾鬥爭和心理衝突,強化了戲劇張力,完成了人物塑造。文本精心刻畫的田翠玉,感念救命之恩、始終不離不棄地關愛和照顧她的革命者夏炎海,以及孝順敬愛她的養子華光等典型人物,表現、並從而讚頌了中華兒女的堅貞忠義、頑強不屈、百折不撓、大智大勇及愛國愛鄉等傳統美德。

    清末,夏家因牽涉革命黨案被滿門抄斬,家丁夏炎海受雇主之托,帶小主人夏曉紅逃亡。在被清兵追殺到的生死關頭,巧遇出嫁路上、在涼亭躲雨的新娘田翠玉,她冒著巨大風險,勇敢機智地救下主僕二人,之後不但做主收留了與自己小女婿華竣山年齡相若的女孩夏曉虹,還支助盤纏,讓急於投入革命陣營的夏炎海逃跑。

    好個田翠玉,善良、機智、急公好義!

    她無私無畏救助夏家主僕時沒有多想,也無法預料到,她救助的這兩個人,會影響到自己的一生。收留夏曉虹為她製造了一個奪去丈夫的情敵,帶給她終生最大的不幸;支助夏炎海,保存了一位革命者,也造就了一個愛她敬她保護她的異性知己,成為她慘澹生命中光輝溫暖的一盞明燈。

    日寇侵華,民不聊生。結婚生子的華竣山與夏曉虹夫妻,決定遠渡重洋留學美國。

    田翠玉口出怨言:“竣山,你可曾想過我田翠玉的出路,你帶著她這麼

一走,何年何月才能回來?我一個人守著公公婆婆,克盡媳婦的孝道,你呢,你

有沒有想過我,從年輕就把歲月埋葬在這裏,這麼多年,盼著你長大,盼著你成

年,盼呀盼,盼到頭來是你早愛上別人,還是我一手撫養長大的夏曉紅。”

    華竣山要寫休書,放她尋找自己的路。她卻說:“收起你那些洋派新詞吧,

我聽不懂也不想聽,我只知道咱們中國人的傳統,我十四歲嫁到華家,公婆待我

如親生女兒,你忍心拋下他們,我忍不下這個心。(擦幹淚站起)你走吧,休書

不必寫,這樣,我也能,名正言順的照顧華家公婆。”

    在渡船碼頭,汽笛聲聲催行人,華家小嬰兒卻發起了高燒。外國輪船不讓生病的孩子上去,即使上去了,缺醫少藥不說,海上的數月的長途顛簸也不是一個小嬰兒承受得了的。

    華竣山和夏曉虹夫妻去留兩難,抉擇無情。

    船員讀秒催促,在最後十秒,數到“三”時,剛才還怨氣沖天滿肚子委屈的田翠玉卻毅然作出了選擇。

    “孩子給我,你們都走。”

    “夏家的根苗,我有責任要照顧他。”

     幾句話,擲地有聲!好個剛烈,有擔當的田翠玉!

     時光匆忽,轉眼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冰河始融,大陸剛打開門戶。

    身為領導幹部的夏炎海想法設法,讓田翠玉帶著養子華光到了香港啟德機場與從臺灣趕來的華竣山夏曉虹夫妻團聚。這是那時海峽兩岸親人見面的一種方式。

    在只獲准一個小時的機場短暫相聚中,分隔了四十多年的一家骨肉互訴別情。

    華竣山為尋大陸親人被以通共罪名身陷囹圄;田翠玉和兒子華山因出身不好有海外關係在歷次政治運動中遭受另類待遇,連夏炎海亦受到牽累。

    一個小時的時限眨眼過去,航班催人歸,夏曉虹對親生兒子華光撕心裂肺地不舍,田翠玉強忍悲痛,堅決地說:“華光,就還給你們了。”

      讀到此,我難禁盈眶熱淚。

      如此這般,《春夏秋冬》的每幕戲都有特別動人心弦感人肺腑之處。

喜劇收場的第四幕。時光進入二十一世紀,生命力頑強的田翠玉居然活到百歲,風光過壽誕。這叫好人有好報。

但喜中仍有遺憾。人生難有圓滿。

受田翠玉捨身救助過、一輩子愛她敬她等她的夏炎海,先她而去,在子孫為她慶生時,她對著埋葬夏炎海骨灰的大樹深情與他定下來生之約。

華竣山也去世了,留給她一封信,旦旦信誓: “下輩子做真正夫妻,我欠你的情也無法償還了,只有來生,翠玉,假如有來生,讓我能遇見你、補償你、選擇你、伺候你。翠玉,我們真的生錯了時代,一切只好寄託給下一世吧!”

聽到這裏,田翠玉竟“羞赧地說:唉!冤家,下輩子我,我已經答應了夏炎海,怎麼辦? 

這令人發噱的神來之筆,將一輩子認死理,一根筋,一條道走到黑的田翠玉刻畫得入木三分。

如此品格,是她的幸,還是她的不幸?

    前來為田翠玉祝壽的不但有當地政府首長,更有來自澳洲、美洲、亞洲、歐洲、南美、南非等遍及五湖四海的華家後代子孫。

華夏子孫遍及全球,這是劇本的安排,也是當今的現實寫照。

我們從多種管道得知,凡有人居住的地方,幾乎都有中華兒女的身影。

他們身在他鄉,卻心存祖國。當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義無反顧。遠的不說,今年為汶川地震捐贈、抗議藏獨破壞奧運火炬海外傳遞,爭當奧運志願者,都有五湖四海中華兒女的積極投入。

華竣山和夏曉虹將子女命名為華光、華明、華遠、華景,寄託並寓意中華民族遠景光明。

    走過去的歷史不能回頭,但中國的百年滄桑,中華民族遭遇過的屈辱和災難,卻需要我們記牢,應該時常回頭看看。

   正中劇中人物所言“有些事是不能不回頭的”。

   回頭看,是為了朝前走得更堅定。

 

                              20081218於北京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amaStudio&aid=316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