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團體展現力量 推動台灣加入世衛不遺餘力 | | | |
自從1997年台灣參與世衛組織,來自海內外僑胞與民間團體自願組成宣達團,每年在世衛大會召開期間,都風塵僕僕、不辭辛勞從各地前往日內瓦,他們搖旗吶喊、引吭高歌,年復一年、風雨無阻,只希望各國能正視台灣被排除在全球防疫體系外問題,期盼2300萬民眾想要加入世衛組織的基本健康人權呼聲,總有一天能被世界聽見。
◎ 民間團體展活力 推動世衛不遺餘力
在眾多僑胞與醫界團體的熱情參與下,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呼聲不絕於耳,在瑞士日內瓦湖畔旁的加油口號聲更是響徹雲霄。
『Taiwan,GO GO GO!WHO,OLE OLE OLE(西班牙文加油之意)!』為了捍衛台灣2,300萬民眾健康,包括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北美洲台灣婦女協會、德國台灣協會北區分會、台南新樓醫院等海內外僑胞與民間醫事團體,數年前就自動自發前往世界衛生大會(WHA)會場,在聯合國歐洲總部前的廣場高舉布條,唱著台灣全勝利、We shall overcome歌曲,希望國際正視台灣無法參與世衛組織事實。
『台灣全勝利,台灣全勝利,台灣全勝利、全勝利,哈雷路亞。』
◎ 颳風下雨不畏苦 宣達團受挫更鼓舞
為了推動世衛組織工作,宣達團積極參與遊說與宣傳活動,至今已經邁入第11年,雖然叩關世衛年年失利,但他們愛台灣的心卻不曾改變,即使颳風下雨、全身濕透,臉上早已分不清淚水或雨滴,但為了台灣有朝一日能成為世衛正式會員,宣達團成員個個不喊累、不怕苦,堅持理想、勇敢挑戰逆境與困難。
到日內瓦參加宣達活動長達9次的台杏診所醫師鍾坤井說:『天氣非常的冷、下大雨,我們在聯合國廣場已經既定活動了,一定要去,但是那一天真的是淒風苦雨啦,冷到兩隻手都不能動,還是要喊口號、舉布條,替台灣爭一口氣,冷的受不了啊,回去就是感冒,受不了,整個就是裝置淋濕,那時候真的是第一次來,讓我們印象深刻,而且在(WHA)會場上要進去就被警衛阻擋,不讓我們進去。』
每年都到日內瓦的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董事長吳樹民也指出,從1997年迄今,他已經連續11年號召各地僑胞與醫界人士踴躍響應宣達活動,過程中即使天候不佳、天氣陰晴不定,叩關行動屢屢遭到挫敗,不過,他們卻不氣餒,而且這次以台灣名義直接爭取成為世衛組織正式會員,更讓長期致力於世衛工作的民間團體受到莫大鼓舞。
吳樹民說:『我們在1997年的時候到這裡(日內瓦)來,每次出來就颳風下雨,每次回到旅館就天晴,那種感覺其實是蠻淒楚的,因為好像是在測試台灣人的毅力,不過以後每次來的時候,天氣好像每次都越來越好,我們這一次11年來我們的感覺好像是第一次,又碰上下雨,好像老天爺也是在測試我們的毅力,我想這次用這個名稱來談,大家非常鼓舞。』
◎ 前進世衛不分彼此 捍衛健康無怨無悔
今年第6次參加宣達活動的台中市醫界聯盟理事長林恆立指出,健康議題是全世界每個人都非常關心的事,雖然家人曾抱怨為什麼要犧牲寶貴時間與賺錢機會,自願前往日內瓦參加WHA大會,但後來太太也逐漸瞭解,為了台灣爭取國際衛生及外交空間,勢必要有所犧牲,因此,這次她也主動參與宣達團活動。
林恆立說:『放下工作到這邊來,當然會有一些complain抱怨說,為了台灣、你犧牲這麼多時間,犧牲你自己的工作、還有你自己的收入,但是基本上她也贊成說,是要為了台灣爭取一些國際上外交的空間或者衛生的空間,這樣的付出必定要有一些犧牲啦。』
在參與宣達活動的過程中,除了參與世衛的共同信念外,台灣海內外的僑胞與民眾為了捍衛基本健康人權,大家更不分彼此出錢出力。林恆立說:『個人從過程裡面學習到很多,這幾年的感覺就是說,台灣海內外所有的民眾對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大家都真的是有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管用自己的時間、用自己的金錢,每一年來到這個地方,可以看到很多的朋友、很多新的面孔,很多不一樣、不同階層的人,都來關心這個議題,台灣健康的議題不管是全世界的人民,或者是台灣的民眾都非常的關心。』
◎ 防疫無國界 人道健康無法阻擋
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副理事長涂醒哲表示,2003年台灣歷經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造成70多人死亡,上千位民眾遭隔離,社會陷入一片恐慌,雖然事情過去,但SARS帶來的慘痛創傷,至今傷痕還烙印在台灣民眾心中,由於全球不斷傳出包括禽流感等新興傳染病,在防疫無國界的觀念下,台灣爭取成為世衛會員國的基本人道健康權,無人能阻擋。
涂醒哲說:『一個人要做一件正確的事情,這一件是正確的事情,因為防疫沒有國界,我們當然要向世界走出去,為了台灣2,300萬人民的健康,像SARS或其他的,我們都要進入世界衛生組織,這是人道健康,這是絕對沒有人抵擋的住。』
雖然叩關世衛行動一再失利,但正因為有這群默默關心台灣,不怕挫折、勇敢向全世界發聲的人,使得台灣2,300萬民眾健康權能被世界聽見。 |
新聞來源: http://www.rti.org.tw/News/NewsContentHome.aspx?NewsID=71927&t=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