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叛變
2013/04/09 06:00:00瀏覽160|回應0|推薦0
政治是現實的、醜陋的,宦海浮沉之中,狠狠挑戰提拔自己的長官,在共產或社會主義國家肯定人頭落地 (HBO"權力的遊戲"連續劇中,男主角承先王之命,挑戰王子仍遭砍頭);在自由民主國家頂多落個"不忠"或"叛變"罷了。
英國前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在昨天 (48日)逝世,享年87歲。這位唯一女性英國首相 (1979年~1990年,三度蟬聯 ),原來受邀在愛德華希斯首相(Edward Heath)內閣當閣員,但是她對政治充滿野心,1975年公開挑戰當時保守黨黨魁兼首相希斯的權位,希斯極為憤怒,卻誤判柴契爾尚未成氣候而大意失荊州。柴契爾不但在第一輪投票就打敗了希斯,並在第二輪複決中成為保守黨首位女黨魁,更在1979年大選中擊敗工黨。柴契爾叛變奪權成功,將提拔她的貴人踢下黨主席與首相寶座。
 Heseltine                                                                                   
話說鐵娘子(Iron Lady)意氣風發多年,卻在1990年的保守黨黨魁選舉中,無法以壓倒優勢擊敗黨內最大政敵、曾擔任她的國防大臣麥克赫賽廷(Michael  Heseltine, 1995-1997擔任副首相),被迫宣佈辭去黨主席。政治是醜陋現實、可以複製的,柴契爾當年不念舊情,不懂感恩,強取黨主席職位,後來她還警惕自己 : 帶著微笑的背叛是世上最可怕之事;然為時已晚,15年後,她遭遇了相同的下屬挑戰和叛變。

同屬大英國協的澳洲,也有相同的故事;至今唯一的女總理吉拉德( Julia Gillard)取得權位的經過較之鐵娘子更勝一籌。2007年底,工黨黨魁陸克文邀吉拉德擔任副手和執政的自由黨競
選大位成功,吉拉德成為副總理。陸克文當時稱讚她是一名極優秀的副總理,有一天也將成
為極優秀的總理;結果一語成讖,他拉拔的副手竟然還在任期中就恩將仇報,叛變奪權。

 Julia Gillard
2010年6月23日晚上,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透過媒體表示,吉拉德剛剛向他「逼宮」,要求讓出工黨主席及總理職位;因此他宣佈第二天工黨立即舉行黨魁選舉,吉拉德也表示將參選。結果在這場不到24小時的工黨政變中,陸克文含淚宣佈退選,才48歲的吉拉德在無人競爭下當選黨魁兼總理,陸克文成為19年來首位在任內遭罷黜的澳洲總理。 

陸克文下台固然與錯誤的政策有關,但是宮廷內鬥引發各界的批判讓吉拉德深陷困境。因此她接任總理一個月就宣佈將原定當年底才要舉行的總理大選,提前到8月21日舉行。這是一場豪賭,賭輸則臭名昭彰,而且在野的自由黨虎視眈眈,想奪回總理權位,會說流利中文、廣受移民華人支持的陸克文不服被逼下野,也捲土重選,吉拉德面臨腹背受敵。

 Kevin Rudd
結果吉拉德領導的工黨在華人選票眾多的新南威爾斯州和昆士蘭州失去大量選票,參加大選的三個政黨和獨立人士都未獲得過半選票和國會席位,依規定三黨和四位獨立競選人可以協商,讓某一位候選人獲得過半選票,若協商不成就須再度重選。經過半個月的檯面下運作和交換條件,吉拉德終於贏得綠黨議員以及3位獨立議員的支持,保住總理席位。

英國人的紳士風度在政治場合上似乎也不適用,1939年9月1日二戰爆發幾小時後,英國首相張伯倫(Arthur Chamberlain)邀邱吉爾加入戰時內閣。由於戰事進展不順利,下院議員們在19405月對張伯倫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投票,張伯倫被迫辭去首相職務,並推薦和他理念相同的外交大臣繼位(張伯倫一向如此)籌組聯合政府,結果卻由反對張伯倫綏靖政策的邱吉爾接任。傳統上,新任首相都會向前任寫一封表示惋惜感念的信件,但邱吉爾自視極高,他打破傳統,沒有寫信給張伯倫。

 Winston Churchill
二戰結束後,戰時內閣也必須解散,邱吉爾信心滿滿,認為戰勝的功勞必能讓保守黨勝選,未料提出建設福利國家政策的工黨獲勝。邱吉爾贏得戰爭卻失去大位,當初對前任首相張伯倫不假顏色,戰後卻也黯然下台。不過他後來引用希臘作家普魯塔克的話說:「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政治人物的自我安慰可是真有一套呢。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nnis2000&aid=882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