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放棄一審 決戰二審
2009/05/22 22:59:04瀏覽294|回應0|推薦0

前總統陳水扁,當庭解除所有律師委任,以及捨棄證人傳訊和詰問,乍看是抗議審判正當性,然而細究相關被告的訴訟策略,其實環環相扣。扁官司不玩了,不無機關算盡,決戰二審意味。

 

阿扁官司啟迪136

 

【王己由/中國時報2009.05.22摘要】前總統陳水扁,當庭解除所有律師委任,以及捨棄證人傳訊和詰問,乍看是抗議審判正當性,然而細究相關被告的訴訟策略,其實環環相扣。扁官司不玩了,不無機關算盡,決戰二審意味。扁從開始全面焦土政策到消極抗爭,在尋求撤銷羈押無效下,才使出空前絕招。

審判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形成法官的心證,才能做最後有罪與否的定論。刑事訴訟採交互詰問目的,即為發現真實和有助形成法官的心證。扁捨棄證人,並非詰問證人就此結束,即使不見公辯,一旦法官職權傳喚證人,公辯還是可就被告的利益補充詰問證人。 

還有扁案目前只是一審,就算扁真的心灰意冷,不想與蔡守訓繼續過招,但他還是可在上訴二審高院後,將所有資源和有利事證,在二審開打。實務上,就有被告,認為一審官司無望,乾脆「放棄一審、決戰二審」,扁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鄭文龍指出,陳水扁拒絕合議庭指定公設辯護人的安排,是否認合議庭的審判正當性,認為審判庭不合法、不合憲,所以選擇沈默抗議,所以拒絕辯論,並不是利用沉默權來取代抗議。 

鄭文龍還說,扁案承審合議庭直到陳水扁絕食後,才將他送醫檢查,忽視他的就醫權,司法就算先不講人權,也要注意到人道,連最起碼的人道、人權都不尊重,扁怎麼會不傷心?儘管陳水扁法庭上做了不與公辯見面的宣示,被指定擔任扁公設辯護人重任的曾德榮,廿一日下午已經開始就扁案追加起訴部分進行閱卷。


分析評論:

1.     任何一個人要上法庭,絕對都機關算盡,阿扁、馬英九、吳敦義、陳長文、李濤等權貴要上法庭,沒有一個不機關算盡。

2.     檢察官要起訴,法官要判案,沒有一個不機關算盡;新聞媒體背後的老闆來自於各黨各派,誰不機關算盡?

3.     小偷,要偷東西,當然要機關算盡;警察,要破案,也要機關算盡;大學教授寫國際學術論文,要不要機關算盡?

4.     所有的人,都是為了自己的權益與生存在奮鬥。無法機關算盡的生物,一定會被天擇掉。

5.     律師、會計師、醫師、股市分析師,都是靠機關算盡,才有前途。郭台銘、張忠謀、張榮發,如果不懂得機關算盡,企業就即將破產。

6.     新聞記者,如果不懂得機關算盡,就跑不到新聞,就會被長官罵,不是嗎?連下午要摸魚喝咖啡,也要機關算盡,找對地點,不是嗎?

7.     法官斷案,最重要是要追求真實、真相,他的判決必須要經得起國內外學者的檢驗,他的個人心證並不重要,不然就不需要三審定讞。會有三審定讞的制度,最主要就是考量法官會自由心證偏差、胡亂判案,不然,一審定讞就好了。

8.     司法檢調記者,經常聽一句檢察官的話,加上檢察官的一支眉毛,就開始編故事,來滿足長官的「求知」欲望,對不對?不要否認,大家都是內行人。檢察官也經常利用被告意識不清的時候,所講的一句話來起訴他,不是嗎?法官,也往往用被告知識不足的狀況,讓他坐牢,不是嗎?

9.     日本就是因為考量到,縱使有三審定讞的制度,還是有不少檢察官與法官,相當地愚蠢,為了保障人權,所以,在大陸法系裡頭加進了英美法系的陪審團制度。司法的最核心目的,就是保障人權,不是讓人坐牢。

10.  司法官員,如果滿腦子都是想讓人坐牢,這就是一種心理不正常、不衛生,還找一大堆社會正義等名詞,為自己的偏見來佐證。

11.  不可否認的,新聞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有一些還很敗類;因此,常常報導的內容,不同的媒體相差甚遠。同樣地,法官與檢察官的素質,也是非常地參差不齊。

12.  記者當中,比較強勢、有偏見、口齒伶俐的人,都去當名嘴,對不對?當名嘴有個好處,就是權利不對等,他們在電視上胡扯,但是,當事人很少有機會可以跟他們公平正義地辯論。

13.  現在的法庭與法律,比較客觀公平,因為,檢察官與律師,可以公開地辯論,各自機關算盡,這是法律所保障的權利。雖然,也不一定非常公平,還是有許多人冤枉坐牢,但是,絕對比百姓面對電視名嘴要公平得多。

14.  絕大部分的傳播學院畢業的學生,都會有共識,畢了業之後很難找工作,因為老師無法讓學生變得非常地專業。回想起來,傳播學院的教授不懂憲法與六法全書,沒有社會學的學術地位,也沒有醫學常識,更沒有經濟學的素養,事實上,毫無科學知識。

15.  此外,傳播學教授的文章都寫得很爛,沒辦法成為名筆,可見得他們的傳播技巧很爛;更糟糕的是,傳播學院的教授語言能力都非常地差,文言文看不太懂,白話文不太會講,英文、德文、客家話、原住民語、語言學等等,傳播學院教授絕大多數不熟練,不是嗎?

16.  教口語傳播的教授,口齒能力比吳宗憲差,不是嗎?教新聞學的教授,沒有跑過新聞,不會寫專欄,不是嗎?教傳播法規的教授,不知道完整《世界人權宣言》的內容,不是嗎?

17.  台灣傳播學院的教授,絕大多數沒有國際學術地位,是屬於學校教授群當中,知識最底層的教授,他們對社會的了解程度,並不比一般高職生好;趨炎附勢的學生,懂得討好老師,跟著老師一起升官,多數的學生則打混過日子,那優秀的學生怎麼辦?

18.  優秀的學生,是懂得自我要求、挑戰困境的學生,面對比自己愚蠢的老師,只能裝傻,自己私底下讀原文教科書,充實科學知識,訓練自己一定要博學多聞,不可以比百科全書差

19.  陳水扁,不管官司會贏會輸,都不應該浪費時間,不管身處什麼樣的環境,都應該把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讀通,好好地研究柏拉圖,立志成為一代大學者,這樣對台灣的社會才有實質的貢獻。


參考資料:

特別 國民黨最忌談有罪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rkKnight&aid=297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