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它要的不是觀眾而是人民
2005/06/01 18:07:52瀏覽120|回應0|推薦0
它要的不是觀眾而是人民 (點計數:1530)

作者:曠新年 http://www.pen123.net.cn 2001-10-30 10:01:57 士柏咨詢網

作者最新論題

·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胡適 (05-25 10:14)
·文化研究這件“吊帶衫” (02-24 10:53)
·它要的不是觀眾而是人民 (10-30 10:01)
·文學的重新定義[下] (08-13 11:33)
·文學的重新定義[中] (08-13 11:33)
 
作者文集

  
  
去年我去上海參加“左聯”70周年紀念和學術活動的時候,“左聯”紀念活動的那種不尷不尬,使北師大王富仁老師感覺到了“左聯”的複位。今年魯迅誕辰120周年,張廣天從民間(請原諒我在這里使用這兩個在90年代就已經被用髒了的、鐫刻在流失的國有資產上面和與官場權力勾肩搭背的學士文人臉上的骯髒的漢字)出發來紀念現代中國的“民族魂”。這是魯迅的複位,也是左翼思想的又一次複位。

去年張廣天的《切‧格瓦拉》在北京首演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朋友都表示了好感,甚至平日里對于革命深惡痛絕而標榜是自由主義的朋友也打電話來質問我:你這個資產階級教授,為什麼不去看《切‧格瓦拉》,你們應該去看一看!我不是什麼資產階級,也不是教授,但是我沒有想到要買票去看《切‧格瓦拉》。本來據說在北京,話劇的觀眾就是那麼一個固定的圈子,一種中產階級的身份標志。當那一輪演出結束的時候,我的一位朋友終于把我拉進了劇場。我沒有看到傳說中的全場合唱《國際歌》的火爆場面。它帶給我一些激動,也帶給我一些失望。它給我的感覺是類似蔣光赤那種從蘇聯留學而帶來的革命的浪漫諦克的東西。尤其是那些多少有些簡單、生硬,有些歇斯底里的口號,不過說明了90年代中國左翼思想的崩潰。也許每一場演出以后都會重複的關于革命/改良的爭論使我感到深刻的無聊,那些要把格瓦拉做成道德木乃伊的肥腸滿腦的正人君子的“思想”和“良心”更讓我感到惡心。

《魯迅先生》的演出有些冷清,沒有等待入場的長長的隊伍,沒有飛長流短的謠言。每一幕結束,從顯得有些空曠的劇院里發出不約而同的肯定的掌聲似乎經過了某種沉澱。和我談起《魯迅先生》的每一個人都流露出驚異,因為事先誰也無法想象怎樣在舞台上用音樂來演繹魯迅。對于我來說,張廣天的這個《魯迅先生》過于抒情,過于明亮,過于風花雪月,過于風和日麗。不論是魯迅的生存環境,還是魯迅的思想和文學,實際上都是幽暗和凝重的。它過分地受到了80年代以來“人性化魯迅”的侵蝕,因此影響了它對于魯迅思想和文學的真正提煉。然而,也許是因為它的細膩,所以不能像《切‧格瓦拉》那麼“吸引眼球”。我們的媒體,不論是從《切‧格瓦拉》那里,還是從《魯迅先生》那里,聽到的只是“打倒打倒”。我們的“記者”叫喊著需要“藝術”;然而,他們真正需要的是喧噪。

張廣天對大眾文化有過戰略性的思想。他像本雅明一樣對于現代大眾文化充滿了樂觀的看法。《魯迅先生》從《格瓦拉》的基本美學觀念出發,又吸收了新的藝術表現手段。他不僅轉換了當代大眾文化的立場,而且把當代大眾藝術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傳統戲劇、曲藝和現代影像技術在《魯迅先生》一劇中已經結合成為一個藝術整體,不論是高度概括化、類型化了的魑魅魍魎,還是投射的歷史時空,都有機地傳達了張廣天的美學理想,充分拓展了現代藝術的表現力。

張廣天的“史詩劇”的概念無疑就是布萊希特的理念:他要的不是“戲劇”,而是“思想”;他要的不是“觀眾”,而是“人民”。

張廣天提倡黑白分明的認識論和美學,這不過是這個黑白不分或者顛倒黑白以及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時代的一種理性蘇醒和重返樸素的知識的要求,它要求以大是大非的抒情方式重新奠定人類思想、知識、價值和感情的坐標。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BoDa&aid=9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