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原則與她的生命力》的看法(上)
2005/05/30 17:50:03瀏覽137|回應0|推薦0
對《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原則與她的生命力》的看法(上)(點計數:501)


--------------------------------------------------------------------------------
作者:曉垣 http://www.pen123.net.cn 2002-12-22 14:34:13 士柏咨詢網

對《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原則與她的生命力》的看法

曉垣

本文對犁鏵先生《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原則與她的生命力》一文談點看法。
首先,討論一下文前的幾個觀點。
一、"如何保証它的基本原則能夠具體化為不同時代和不同國家的真正體現它們的次基本原則和具體理論論斷、方針政策,並被無產階級政黨或號稱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政黨不走樣地貫徹仍是問題"。我想,目前的問題是應當聯系現實,討論一下:為什麼會走樣?其原因僅僅或主要是個別領導人或政黨的理論失誤造成的麼?
二、"正確運用這種武器的主體"指的是什麼呢?既然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理論武器,那麼,正確運用這種武器的主體就只能是無產階級,而不可能僅僅是某個政治集團,是其它的階級及其代表。這就不得不涉及下面的問題:目前在中國有沒有具備這種素質的階級,或者說,中國是否發展到這樣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上,無產階級已經強大到能夠自己代表自己。當然,階級可以有代表它的政治集團,但如果這樣,它首先要求的就不是代表者的道德修養,而是對代表者的制約和選擇權力。另外,道德在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標准,或者說,道德與一定的社會歷史狀況相聯系並以其為基礎,因此,文中所期望的道德修養是由無產階級的發展程度來保証的,而不是以理論措施做保証的。
三、"馬克思主義具有的生命力,我現在認為主要是他提供了一種認識人類社會的框架"。我覺得"框架"不如"方法"來的貼切。用不同的方法認識世界,當然是應當允許的。馬克思從未認為和提出在無限豐富多樣的人類思想認識領域只能有一種思想一統天下。中國近幾十年來在思想領域的做法,是違背馬克思理論原則的,無非是中國幾千年來"獨尊儒術"政治統治方法的延續。這種情況之所以能夠存在,當然有著深刻的現實社會基礎。而由于政治權力"獨尊"的學說與這種學說的批判、發展精神不相容,因此就不得不對學說進行曲解和用政治權力的理解為標准以擺脫困境。
"馬克思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殘忍的剝削和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公正"。這種說法與有的人以為中國社會的落后是源于理論認識一樣,都是欠妥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殘忍的剝削和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公正"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無產階級的發展。社會現象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社會現實之中,雖然理論具有指導作用。
人們有自由用不同的方法解釋世界是一回事,能否正確的解釋世界又是一回事。而正確的解釋世界是正確的改變世界的前提。儒家學說並非無一可取,然而對于解釋世界是無能為力的,林語堂先生在《中國人》一書中有著幽默而深刻的論述。而宗教不過是在人們還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由于對外在力量的不知所措而尋找的心靈慰藉。至于法輪功,則是利用了人們內心的自私、貪婪、愚昧無知,以及社會劇烈變化給自身未來命運帶來的恐懼;它是利用中國人的玄學傳統愛好,運用薄利多銷的推銷方式給其始作俑者帶來巨大經濟利益、並給社會發展和信仰者帶來危害和損失的精神和商業欺騙,造假者對信徒們說:"買我的精神產品吧,你們將得到去天國的通行証",而其初衷無非是覓視著他人的錢袋。因此,用儒學、宗教的理論去認識世界,除了走進死胡同,不會有更多的出路。

以下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原則與她的生命力》(簡稱《原則》)一文的看法
一、"而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並不像有些學者所斷言的那樣,僅僅在于它提供了一種批判現存社會制度的武器。事實上,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建設性學說,它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是因為它首先有一套建設新社會的理論,它是以一種完全是為了建設的方法和原則為參照,來批判現實社會的"。這種理解是有問題的。首先,它沒有看到批判與建設的內在聯系。其次,這可能導致一種錯誤觀點,似乎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觀虛構的產物,是某種強加于這個世界的已定的"框架"。即使空想共產主義也是建立在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基礎之上的,只是由于空想共產主義者不能找到改造社會的正確途徑,才使這種理論陷于空想。馬克思恩格斯的功績,不在于首先提出了一套建設新社會的理論,這在他們之前幾百年空想共產主義者就開始提出了。他們的偉大功績在于:在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得出了資本主義社會必然滅亡、必然要被更高級的社會狀態取代的結論,並指出了到達理想社會的現實道路。因此,他們不是先樹立一個原則、或者是理性社會,並以此為參照去批判現實社會,而是從現實社會的現象和內在矛盾出發,得出新社會必然取代舊社會的結論。
二、能夠將馬克思主義與其它社會科學理論相區分的標志是什麼?
我認為《原則》想探討的是,能夠將馬克思主義與其它社會科學理論相區分的標志。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原理,對世界的最一般的看法,就是能夠將其與其它社會科學理論相區分的標志。這個標志就是辯証唯物主義最基本的原理(歷史唯物主義則是辯証唯物主義在社會生活領域的運用)。簡言之,即:存在決定意識及在此基礎之上的主觀能動性。聽起來似乎簡單,有點老生常談,然而,即使是許多被稱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革命家的人,在實踐中或說明社會問題時,也常常忘記這個基本觀點。而這種"忘記"恰恰又是存在決定意識的有力証明。例如,對現實社會的認識和實踐既是如此。許多人經常犯"某一對象的特性不是從對象本身去認識,而是從對象的概念中邏輯地推論出來"(引自《反杜林論》第93頁)的錯誤。
《原則》所述"價值、認識、目的三個基本原則",如果不是將它們賦予階級性,事實上,任何科學研究要取得成就,都應遵循這三個原則。
正因為馬克思主義認為存在決定意識及在此基礎之上的主觀能動性,正是因為客觀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的,這就決定了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思想體系,決定了它的長久的生命力。
三、《原則》中說:"為大多數人謀利益,規定著馬克思主義改造世界的實踐的方向,決定著馬克思主義對各種社會改造方案是肯定或是否定,是取還是舍"。這是對《宣言》思想的誤解。《共產黨宣言》中說:"共產黨人為工人階級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爭,但是他們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為大多數人謀利益"只是在現代工人階級成為社會的大多數的時候才是正確的。否則,我們怎樣理解《宣言》中"在德國,只要資產階級採取革命的行動,共產黨就同它一起去反對君主專制、封建主義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動性"這段話呢?難道中國的落后不就是因為總是力圖照顧小生產的利益和維持其存在麼?難道事實不是反複証明小生產正是中國發展的最大障礙麼?因此,馬克思主義改造世界的實踐的方向,是推動社會和經濟不斷向前發展,因為這是消滅階級的必要前提條件。
四、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是否能超越,實際上就是辯証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能否超越的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幾千年來人類認識領域的兩大基本體系,而辯証法是認識的最高形式。因此,我認為,超越辯証唯物主義的最基本的原理(歷史唯物主義表述為:"每一歷史時代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共產黨宣言》序言))、即對世界和社會的最一般的認識是不可能的。但這並不等于馬克思主義的某些具體結論和看法不能否定和修正,不等于不需要運用基本原理對客觀事物的變化發展做出新的說明,不等于某些適用于特定歷史階段的原理不會隨著這些歷史階段的消失而不再適用,不等于馬克思主義不需要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反對將他們的理論當成一成不變的教條,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他們在世時,就對某些結論做了修正。然而,理論發展要建立在對客觀事物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存在決定思維,不但理論發展、甚至對理論的理解都與現實基礎緊密相聯。在一百多年來,某些所謂理論發展,的確值得商榷。例如"一國勝利論",它在事實上已經破產了。正如人的成長一樣,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民族能夠跨越必要的發展階段。這一點,在前蘇聯已經得到証明,在中國則正在被証明。不過,我們在此談談《原則》中所舉的理論發展例子。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個觀點在理論上是不正確的。馬克思曾經說過:"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更具體地說,是"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科學技術只有運用于生產過程,才能成為現實的生產力,在這之前,它只是潛在的生產力。這是顯而易見的, 並不會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而有所不同。否則,我們在現實中就不會為科技轉化而大費腦筋了。理論家們反複論証這個觀點的正確性和超越意義,無非反映了權力既真理、權力崇拜的傳統劣根性。當然,這個觀點的提出有深刻的現實社會原因。但是,由于社會原因,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不得不大聲疾呼,強調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是一回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理論上是否正確又是一回事。
《原則》中引用毛澤東的一段話,斯大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中有極為相似的論述。至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生產關系,在此前提下,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發展的反作用"是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著作中進行証明的主要觀點。斯大林和毛澤東的問題在于並沒有真正了解"反作用"的前提條件到底是什麼。沒有認識到:生產方式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人們如果不能決定怎樣生產,也就不能決定怎樣分配。革命不能隨心所欲地制造。他們將生產關系的改變僅僅理解為分配形式的改變,並且不恰當地強調這種改變的"決定"作用。當然,如果將中國幾十年來的彎路僅僅或者主要歸咎于理論的失誤和領袖個人的素質和修養,那就錯了。雖然領袖作為偶然因素對歷史產生著巨大影響,但這種偶然因素之所以產生作用的必然因素卻在現實社會之中。正是中國這樣的社會條件才能產生毛澤東這樣的領袖,對共產主義理論進行小生產者的平均主義的理解和實踐才會得到廣泛的認同;也正是在中國這樣的社會里他才能取得作為領袖的巨大成功,和因為失誤而給中國社會帶來長久的創痛。
五、另外,《原則》中用"善"、"真"這種半是道學、半是宗教的用語,去形容無產階級運動的目的,也是不恰當的。

2001.9.16



附錄:

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原則與她的生命力(劉利華)


下面這篇文章的主要觀點提出于1996年龔育之在《人民日報》發表了那篇載有"鄧小平理論是區分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的坐標"的觀點的文章之后。但其形成是我在多年馬克思主義教學與科研工作中慢慢積累的一個結果。正式發表是在1998年。在這篇文章中我把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原則歸納為互相聯系的三條:它的認識原則,價值原則和目的原則。
我母親說我有一個毛病,從小就有,那就是如果我認為什麼東西好的話,我會傾注一切言行(傾情?)去証明它好。后來我發現,認真說來,我的毛病是我對于事物或人的積極的或美好的一面敏感,對于消極的方面醜陋的方面反映遲鈍。我發現認識對象好的方面后,會不由自主地將其理想化,形成已經包含了我的主觀理想化的我對它的注釋。因此當我要超越我的前一階段的認識時,我往往需要突破的並不是對那個認識對象本身的
迷戀,而是對我自己的認識的迷戀。我對法輪功的曾有的執著,現在想來,許多是對我自己的認識的執著。
由于我對于馬克思主義在1998年形成了如下的認識,所以當您看了我的這篇文章后,一定會得出結論,我要超越我的這樣一種馬克思主義觀是很難的。
但是,我現在還是松動了。我現在有如下一些認識:
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即使如我所概括的,如何保証它的基本原則能夠具體化為不同時代和不同國家的真正體現它們的次基本原則和具體理論論斷、方針政策,並被無產階級政黨或號稱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政黨不走樣地貫徹仍是問題。
二、如果說馬克思主義提供了一種指導無產階級最后解放全人類的理論武器的話,那麼正確運用這種武器的主體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這是一個必要前提,但是馬克思主義中沒有提出任何措施可以保証這一點。在一定歷史條件下,道德墮落的主體,可以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旗號成為最殘忍的政客。
三、馬克思主義具有的生命力,我現在認為主要是他提供了一種認識人類社會的框架。在這個框架中,物質是第一性,社會存在是第一性,生產力的發展是第一性的。以此來解釋人類社會,確實可以得出一種符合經驗科學的結論。在一定程度上,這個框架可以指導人類改造社會的實踐。馬克思主義與反映剝削階級利益的思想體系相對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殘忍的剝削和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公正。但是,我覺得儒家強調的倫理道德也可以是一種解釋框架,甚至法輪功提出的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存在,離不開一個情字,也可以是一種解釋框架。宗教對于人類社會的解釋,是人類社會只是無數生命空間中的一種生命空間,人類只是無數生命層次的一個生命層次,...這都可以是一種對于人類社會的解釋框架。
我的這些觀點很不成熟,我想提個問題,如果您有興趣歡迎參加討論:馬克思主義最本質的內容,或最基本的原則是什麼?
您可以系統地闡述您的看法,也可以對我這篇文章做一些批判性評點,或指出我的文章不通之處。
您還可以談您認為更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問題。
犁鏵(劉利華)
□□□□□
紀念《共產黨宣言》
發表50周年
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原則與她的生命力
劉利華《人文雜志》1998年第6期

《共產黨宣言》從它誕生時起,已經走過了150年的歷程。《共產黨宣言》的生命力,其實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而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並不像有些學者所斷言的那樣,僅僅在于它提供了一種批判現存社會制度的武器。事實上,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建設性學說,它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是因為它首先有一套建設新社會的理論,它是以一種完全是為了建設的方法和原則為參照,來批判現實社會的。

在馬克思主義的原則和方法中,最基本的是相互聯系,不可割裂的三條。而《共產黨宣言》也全面而深刻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這三條最基本原則。一是它的價值原則,這就是為全世界大多數人謀利益。《共產黨宣言》指出,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一是它的認識原則,這就是實事求是。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指出,他們的理論,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都是來自于對客觀世界的實際研究,而不是他們的想象或用黑格爾的三段式去套現實而得出的結論。在《共產黨宣言》中,我們可以看到,馬克思主義對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規律,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的闡述,都是嚴格地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和方法進行的。一是它的理論目的,就是改造世界,或者叫作實踐。在《論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明確提出,過去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而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將這一理論目的更加具體地落實為無產階級推翻整個私有制革命實踐。這三條原則不僅鮮明地體現在《共產黨宣言》中,而且貫穿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任何一個社會歷史問題的看法中。在所有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中,這三條原則都是不言而喻的。它們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核。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BoDa&aid=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