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馬克思主義主體性原則及其現實意義
2005/05/30 17:48:12瀏覽81|回應0|推薦0
論馬克思主義主體性原則及其現實意義(點計數:617)


--------------------------------------------------------------------------------
作者:李德順 http://www.pen123.net.cn 2003-1-3 18:44:37 士柏咨詢網

歷史的偉大轉折總是以思想革命作為先導的。而思想革命最深刻、怠義最深遠的內容就是思維方式的變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衝破陳舊殭化的思維方式,捕挺時代精神的脈動,提煉時代精神的理論精華,從而盡力造就富于時‧代特色的新的思維方式,正是我國哲學理論個年來真正的探索和收獲。十年來,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發生丁巨大的變化,屁在些變化相聯系的新的精神、新的思維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馬克思主義主體性原則的重新確立和貫徹。

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的主體性原則

所謂主體性原則,一般來說就是承認、重視並堅持主體在實踐和認識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則。
主體和客體是人的對象性活動衝的一對關系範疇,二者之間有一種“相關律”的聯系:人和物、人和人之間只有構成一定對象沒關系(如實踐和認識)肘,它們才是主體和客體。因此離開了這種具體對象性關系,失去了其中任何一方,主體和客體概念都是沒有意義的。在此前提下,白然會進一步提出問題:在主體和菩體的相互作用中,哪一方屬于主導和支配的地位?再明確些說:主體的結構、特性相作用在這樊占什麼地位?這就是所謂“主體性問題”。劉‧于這個問題,不同的哲學有自己不同的(自覺或不自覺、或隱或顯)答案。其中對主體的地位和作用做出肯定結論的不同方式,就榆成了不同性質的主體性原則。
馬克思主義的主體性原則,是建立在辯証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實踐的唯物主義”基石上的,其基本內容最集中池包含在馬克思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這篇天才綱領、特別是它的第一條中。馬克思指出,科學的“實踐的唯物主義”對對‧象、現實、感情的理解,不是只著眼于客體的成直觀的形式,而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即從主體的方面去理解”(見中共中央編譯局的新譯本《費爾巴哈》第87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列寧也曾以同樣明確的語言表達了這一原則:以必須把人的全部實踐……包括到事物的殼滿‵定義”中去”(《列寧選集》第4卷第453頁)。實踐是人的對象性物質活動。在實踐中,一方面,作為主體的人必須面向客體,必須重視客體的作用即效應,按客體的本性和規棒辦事,即核世界(包括作為客體的人)的本來面目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另方面,更重要的是,主體總是從自己出發的,是按自己的能力、方式、需要和尺度去理解客體、改造客體,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因此,在任何認識和實踐中,都必須客觀地存在著一種“主體性效應”。前一方面可以得出客體性原則,后一方面則得出主體烴原則。馬克思和列寧都不否認前一方面,但他們更強調后一方面對前一方面的影響,提醒人們:對客體、事物的理解和理論概括(“定義”),都不可能脫離主體性因素而孤立地達到,因而應該自覺地貫徹主體性的原則。這一主體性原則在認識論上的表現具有普遍意義。
完整地把握馬克思主義的主體性原則,首先應該充分理解它的下述規定和要求,並同以往和自前流行的某些錯誤觀念劃清界限:
第一,它是一個充分承認並揭示主體性效應的原則。對事物要從主體、人的實踐方面來理解,是一個真正的辯証唯物主義結論。在這一點上,它同某種把唯物主義解釋成“喉客體主義”的傳統偏見是格格不入的。這種傳統偏見表現為:把“存在第一性、思維第二性”這個正確的唯物主義基本原理錯誤地搬用到主客體關系上,得出“客體第一性、主體第二性、客體決定主體”這婁違背事實的、宿命論的結論。實際上,這不僅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唯物主義在去甚遠,就是同舊的、一股的唯物主義相比,也是一種倒退或停滯。這種“唯客體主義”式的偏見,曾長期束縛了對主體性問題的科學探討。
第二,它是一種客觀性的原則。在馬克思主義這里,主體性與客觀性不是對立的概念。主體,作為各種不同清況下的現實的人及其群體,首先是一種客觀的存在一一社會存在。不是人們的社會意識決定他們的社會存在,而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他們的意識。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主體性原則中,包含對人的主體性做社會的、.歷史的客觀性的理解。若把主體性婦結為人的精神、意識、主觀性,無視人的社會物質性、社會存在及其關系的客觀性,並不是歷史唯物主義即馬克屑主義的方式,而恰恰是歷史唯心主義的各式。
第三,它是要求對主體做具體分析的原則。“主體”不是一個一般的抽象或實體,它是一個關系範疇。因此,必須在具體的對象關系中確認誰是主體,把握主體的具體結構、功能、特性及其作用,探討不同層次主體間的相互關系,而不能抽象化。在理論研究中文在著把某一特殊關系層次上的特殊主體一般化的兩種極端:一種是把婁主體--人類或群體主體一一社會、階級、民族等當作喉一的“主體”;另一種則把個別主體.-個人當作唯一的t‵主體”。兩個極端互相排斥、二者擇一,其結果或者導致抹殺個人及其個性,或蓑導致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而否認集體、社會,這都是違背馬克思主義主體性原則的精神實質的。這一原則恰恰表明:世界上和社會生活中存在著多種不同層次和不同方面的主客體關系,每一關系中都有自己具體的主體。只有正確而充分地理解每一主體各自的特點和作用,才能科學他說明其關系的存在和發展,而不能把不同的關系及其主體混為-談,互相取代。
第四,它是強調人的權力和責任相統一的原則。承認主體的具體地位和作用,正是為了科學地確立人在自己的實踐和認識中應有和能夠承擔的權力和責任的界限,並使二者合理地統一起來。任何把主體性原則理解為人可以隨意地千事,只要權力不負責任,達到“絕對意志自由”之婁的想法,至少是一種片面化的想象。權力和責任都來自主體的實際地位和作用,權力和責任又是彼此不應分離的。在客體面前,主體的權力所在也就是責任所在,反之亦然。因此,任何現實的主體(人類、社會、階級、個人)從主體性原則所得到的第一條啟示,就是要自覺地認清自己的權力和責任及其統一,而不是其它。在這個意義上,主體性原則也可以說正是加強主體自身建設與充分發揮主體玖造世界的能動性相統一的原則。
第五,馬克思主義有自己的主體性原則,並不等于它否認客體性原則,這兩看的相互制約和相互補充才能保証認識和實踐富有成效。它們各有自己的側重J兼和功能,對于我們的思想和工作來說,同樣都是必須遵循的。但是比較而言,特別是當代歷史條件下,主體性原則有著更為深刻、積極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確立“主體性思維”的深刻現實意義

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主體性原則來思考、認識、決策和評價,意味著在一個新的高度上自覺掌握和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維方式。迄對于曾長期受陳舊殭化思想束縛的人們來說,有巨大的思薄解放扣思維方式變革的意義,是我國當前改革和建設的一種重要的精神保証和思想武裝。
(一)“初級階段理論”是我國社會主體正確自我認識的產物。
從國情問題的提出到做出回答,並不家有些人理解的那樣,僅僅是認識“客體”的過程,從更深刻的實質意義來說,它是我國社會主體的一次寞正的自我認識,這一點,通過回顧三十幾年來的歷程就會發現:看到我國“歷史爆久,地六物陌,人口眾多,貧窮落后”這些國情的“客體”方面事實,並不是使五十年代“三面紅旗”和六七十代之間“反對資本主義複闢”的理論同今天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區別開來的根據。使今天的理論同昨天“左”的理論根本區別開來的基礎,在于對下列問題的不同回答:“我們的社會和國家處在歷史發展序列的何種位置上?”“我們的社會是什麼樣的社會,人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現在需要什麼和能夠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等等,簡言之就是“作為社會主義事業主體的我們的國家、社會、民族自身的狀態、需要和能力如何”問題。總結以往錯誤和挫折的慘痛教訓,難道不正是因為在“一窮二白”的客觀事艾面前,忘記了我國是一個從半封建半殖民地脫胎而來的社會,而僅僅從“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先進”這一抽象觀念出發,採取了-口系列超越主體現實的決策沂造成的馮?這正說明,僅僅了解客體如何,還不能保証正確地決足我們應該怎樣做;只有同時深刻全面地了解作為主體的我們自己,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因此,脫離這一理論的主體自我認識價值,就不能真正深劾地理解祁正確地貫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對于我國當前改革和整個現代化迸程的根本意義,也向我們証明了確立主體性思維的方法論意義。可能有人不同意這丁一點。常可以聽到這樣一種觀點,認為三十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之所以曲折坎坷,共主要原因就是對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強調過頭了,加對吝體莊涼燦重視和貫徹不夠。這口觀點當然不能說不對,但它對以往經驗教訓的總結,從方法論上說來卻不夠深刻,由此提出的結論更是消極的、片面的。似乎我們屢受挫折的原因只在于我們對客體懂得或認識得如何如何少,至于為什麼認識得少一一這顯然涉及到我們主體自身的因素一-則沒看到。強調尊重客休及其本性和規律對人的削約,這當然沒錯。但是,正確對待客體卻正是主體自身的權力和責任,因此不能跌乏主體對自身的批判反思。在三十多年來的社會主義建設活動中,與其說我們餅主體性、人的能動性過頭了。還不如說我們長期未能理解主體性,不怎麼懂得主體在事物的發展及一切活動中的地位、作用、效應,主要是對主體性講得太少,理解不透。過去為什麼我們屢遭挫折,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我們受“客體決定主體”觀念時影響,不承認或不能正視對客體的任何理解中都有我們自己(主體)的介入,反而斷定它只是由客體造成的。這就為一切不負責任、“只交學費不長見識”的行為提供了托辭。目的我國正在進行的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多方面的全面改革,說到底是社會主體對自身結構、能力、狀況進行改造祁變革。因而,作為社會主義初汲階段的社會主體,必須對自身狀況有清醒的認識;否則就難以超越自己,並自覺地創造性地從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保障社會主義建設穩健迅速的發展。
(二)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本質是充分實現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馬克思主義的主體性原則特別強調凳尊蠶和發揚社會發展主體的地位和作用,而這反映到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和組織制度上,就是必須建立社會主義的高度民主。
無論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還是它閃中級階段乃至高級階段,人民群眾當家作主都是乞的根本標志之一。所謂“當家作主”,就是指成為社會占有、管理、決策、實施、檢驗、監督和評價的主體。從理論上講,社會主義制度結束了少數剝削者的統治,實現了大多數人根本地位上的平等,公民共同占有和支配生產資料,從而也就當然地成了社會政治的主體。在這種意義上,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度本質上是一種新型的‵‵最高類型”的民主,同資產階驕的民主相比具有廣泛性和莫割義但是由于兩個方面的主要原因,使得我園的現實同這種理論上的實質有很人差距。目前,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制度在我國雖然已經建立,但還不完善。無論是民主發展的廣度(民主實施的範圍)和深度(人民實行管理國家和社會的狀況和程度)都很不充分。官僚主義、權力過分集中、家長制等現象還廣泛存在,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經濟管理的民主化和整個社會生活的民主化還有待進一步發展。這兩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我國客觀歷史條件的制約下,民主素質程度不高。所謂民主素質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指對自我地位和作用的自覺程度;二是指對國家和社會的政治生活實行監督、參與議証和管理的能力。由于中國曾長期處于封建社會的專制統治中, 缺乏民主傳統、民主意識薄弱、民主要求不強成為一種較普遍的現象。民主化的主體性基礎薄弱這種情況決定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由于主體本身的狀況而不能很快地完善和健全起來。改變這種狀況,即提高民主化主體的素質,造成適合民主化的社會基礎,是社會主義民主化建設的首先前提。
另一個原因則是在處理民主過程內在矛盾時所發生的主觀錯誤。民主,實際上是一定社會、群體的成員處理社會內部事務的權力。因此任何民主制度的主體總是一定範圍眾多個人的聯合。“少數服從多數”和“自下而上的授權制”是民主的基本形式。而民主制的客體,即通過民主而實施管理的對象,則是社會的公共事物和得在民主制度範圍內的個人。這樣,個人在民主制度下就可能有兩種不同的身份:主體和客體。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一方面是民主制度的主體中的一員,是主體;另方面作為個人行為的主體,他又是民主管理的對象,即客體。個人的這種雙重身份,是一般民主建設,特別是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所必然遇到的一個矛盾。而民主建設的目的正是要使這兩種身份有機地、充分地統一起來,即達到充分地由人民自己來管理自己。
以往的根本錯誤就是在認識上和行動上往往只把人民群眾個人當作民主的對象、客體,因而導致了兩重身份的分離和對立。其主要表現就是:不是由提倡人民群眾自己來實行民主,健全民主制,而是強調從上面“對人民內部實行民主”;不是把集中當作民主的手段和形式(按照“少數服從多數”,正是民主過程本身的一個集中意見的環節),而是把集中當作高于民主的“指導”形態;缺少有利于群眾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議証權和決策權的高效率形式,與之相比,直接管理、幹預群眾個人思想行為的途徑卻相應地比較有效;行政權力在實質上是自下而上逐級授予的方式,兩者之間存在著事實上的不協調,等等。上述錯誤的處理不僅與具體歷史條件的限制有關,也同理論上思想上未能充分理解民主的主體性特征有關。
馬克思主義的主體原則告訴我們,社會主義民主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和目標,在于充分依靠人民群眾自己來全面地落實人民群眾在社會、國家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主體地位,通過經濟、政治等社會體制的改革,使用權群眾真正在各個領域、各個部門都成為主體,而不僅僅是對象,都達到責、權、利的統一。只有不僅在根本實質上,而且在具體形式上都使人們感到自己是事實上的主體,才能夠增強主體意識和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和道德意識。使社會主義的高度民主才能健全和完善起來。
(三)增強民族主體意識是我國改革和建設成功的保証
馬克思主義的主體性原則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世界、制定方針政策的方法論原則,同時也倡導著一種改造世界的最先進、最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精神氣質,一種精神境界。今天,我們要科學地、自覺地樹立起中華民族的社會主義的主體精神,團結一致、同心同德,經過獨立自主的艱苦奮斗,去育得改革和建設的勝利。
樹立中華民族的主體精神或主體意識的基礎,在于自覺地、充分地認識到,我國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體,是一個包括國內各民族、各階層和每個公民在內的整體,即整個中華民族、社會主義的祖國,百是不任何個別的民族、階級、階層或個人。任何群眾和個人只有站在這個立場上實際地為整個民族的振興事業服務,才有資格充當這個事業的主體。因為只有這個偉大的主體才能夠承擔這項偉大的事業。所以,改革和建設要想取得成功,必須依靠從總體上樹立和發揚全民族的主體意識和主體精神。
“弘揚民族主體精神”不是一句空洞抽象的口號,它有著豐富而具體的內涵。在當前我國社會思想和行為中,存在著許多歪曲和損害這種精神的表現。例如,以民族傳統文化虛無主義和盲目崇拜外國為特征的民族自卑感;以缺乏時代感和拒絕對傳統做自我批判為特征的自大主義和保守態度;以旁觀者、“看客心理”對待祖國事業,並在困難面前失去信心,採取逃避現實態度的“候鳥之愛”;等等。我們認為,其中在目前影響最大、最深,因而也最值得注意的,是社會上出現的一種“主體分解化”的傾向。
“主體分解化”在思想和行為上的表現,主要有兩個相互聯系的形式:“權力個別化”和“行為短期化”。“權力個別化”是指,本來屬于民族、社會主體的權力被變成了當事者個人或者小團體的權力;本應代表民族、社會主體行使權力的人,實際上只為個人或局部群體行使權力,只承擔對個別(局部)主體的責任,而不是向整體主體(民族、社會)負責。與之相伴隨的是目標和行為的“短期化”:因為實際的主體是個別的、有限的,因此目標和行為就必然從只顧局部走向只顧眼前,不顧長遠, 特別是不顧民族、社會的長遠利益。“權力個別化”使主體從空間上被分解,“行為短期化”使主體從時間上被分解。“主體分解化”的必然后果,是造成許多社會公共權力和事務在形式上“主體不明”和“主體錯位”,而在實際上則滋長和強化了各種不良風氣、腐敗現象。以權謀私、貪污受賄、任人唯親、以關系代政策、地方或小團體割據的保護主義、利用行政權力經商的“官倒”、用公款吃喝旅游的損公肥私行為、競相攀比擺闊氣講排場的鋪張浪費作風、迷戀權位而不負責任的官僚主義、以及大大小小“走后門”、“賣人情”等不正之風,實際上正是一些人把手中掌管的公共權力變成了私人的權力的結果。畸型的“急功近利”,為了在自己任期內取得“輝煌成績”而不惜採取種種“殺雞取蛋”、“竭澤而漁”的做法等短期化行為,其思想根源也與此有關。
“主體分解化”現象,一方面產生于社會體制的不健全和不合理,另一方面產生于人們整體主體意識的薄弱。這兩面三刀方面的原因相互迭加、相互轉化,就會造成某種惡性循環,從而對興中華的大業構成嚴重的危害。要從根本上防止和杜絕其危害,就必須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全面深化改革,使相應的主體權力和責任得到層層落實,行之有效、衡之有法。與此同時,加強對全民族主體意識的提倡、宣傳和教育。
說到全民族的整體主體意識,還有一些思想理論問題需要澄清。例如,近年來國內學術界有同志提出:中國封建的傳統文化中,了一種“社會本位”(實際上是以社會為名義的少數統治階級)為本位,在社會生活中忽視個人、抹殺個性, 這是一種落后的觀念;在今天,應該提倡的是“個人本位”觀念,即在充分解放個人、發展個性的基礎上實現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等等。不能否認,他們的這些思想中包含了某些合理的、積極的因素,因此也產生了一定的良好影響。但是我們認為,簡單地提倡“以個人本位取代社會本位”,不僅在理論上有片面性,而且在中國社會當前的歷史實踐中也欠妥當。
在各個歷史時代的社會生活中,以什麼為“本位”是歷史地具體地變化著,沒有一成不變的、永恆的絕對公式。從封建主義以宗法為實質的、抹殺人的個性的“社會本位”制,到資本主義以私人經濟利益為實質的“個人本位”制,都只是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社會文化現象。從整個人類歷史發展的全局來看,他們並不是絕無僅有的兩種“本位”形式,並不是人們只能從它們中“二者擇一”的兩極。現代社會的發展,事實上已經突破了在兩極之間跳躍的單一本位制形式,而是走向多元化、多級化的“主體本位”制,即:在多層次、多側面、多重關系的社會生活中,誰是一定關系的主體,這種關系就以誰為本位,而不是便某種特殊的主體地位普遍化,使全社會的本位畢一化。這就象當代遇到的全球性問題(生態、能源、和平、人口等),必須以全世界的人類為本位、階級斗爭問題只能以階級為本位、民族問題則以民族為本伍、個人的事情要以個人為永位一樣。各個不同層次、側面的主體不能混淆和取代。因此“本位”不是在單一、准一的意義上被絕對化的。落實証明,有意或無意地混淆不同的主體、不同的水位,正是造成決策和選擇簡單化並早致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
“主體本位”的思考方式應首先確認不同的社會關系中的具體主體(迄樣將會青清個人、群體、社會實際是不同層級社會關系、社會活動的主汰),在此前提下進一步承認每一主體在各自層級和範圍內的本位地位。筒言之,就是對一“本體”做具體分析,而不是簡單地一概而論。例如,純屬個人的活動、個性發展方而的客清,必須緝逗個人的主體地位,不能由他人、群體和社會來包辦代替,甚致祖暴幹涉;但是當個人僅僅作為一個共同主休中的一員、一個整體中的部分時,就必須以整體主體為本位,而不能以個人為水位了。假如國家領導幹部、社會組織的公務人員、大工業生產系統中個別環節上的工人等等邦以個人為木價,都僅僅對個人的利益、興趣和個性負責,而礬整體權力和責汀為異己之物,那麼會早斂什麼法束。不是可想而知的嗎?
可見,確立“主體本位”觀念,不僅是解放思想,促進社會生活多元化、多樣化發。展,促進個性解放和個人自由發展的理論根據,而且是增強合理的社會聯系,強化國敵、民族、社會整體性和統一性建設的理論根據,是把兩者科學地、合理地結合起來的必要思想前提。在這里,任何片面化極端化的態度,將民族和個人先全對立起來,都是與時代和現實不相容的。而正確地理解和處理兩者的關系,則正是現時代的革命者、透設者應有的起碼覺悟。
科學地、全面地理解中華民族的主體精神,才能夠白覺地、有效地使它發揚光大。作為一種社會整體性的主體,這種主體精神:要求全體成員密切合作、同心同德,蒙一個人一樣有承當任何困難風險的意志;要求民族整體形成自己肘獨立形象,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建設現代化的文明,等等;這一切,同國家、民族、社會內部絕大多數成員個人的充分發展,民主。自由、科學文化的繁榮發達,人們個性的豐富化勻健康之間,並不矛盾,而恰恰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達到這種理想的結合,同時意味著造就未來社會主義中高級階段的新型主體。因此,把不斷譜強民族主體意識、弘揚中華民族的社會主義主體精神、堅作當前改革和建設的必要條件與內在目標瑚統一,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中州學刊》88、6期)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BoDa&aid=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