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哲學視野中的全球化問題
2005/05/19 23:05:08瀏覽103|回應0|推薦0
哲學視野中的全球化問題 (點計數:588)

作者:名報雜評XR http://www.pen123.net.cn 2003-3-1 9:46:03 士柏咨詢網

作者最新論題

·房寧:謹防美伊戰后的雙重石油價格 (05-20 22:51)
·“SARS衝擊與中國危機治理”‧薛瀾... (05-21 00:10)
·王金紅:真功夫、真問題、真學問──《... (05-15 15:50)
·郭正林:寫在泥土上的文字--讀《新鄉... (05-15 15:50)
·公眾外交:美國對外政策的重要工具 (05-14 10:37)
 
作者文集

  
   “哲學視野中的全球化問題學術研討會”綜述
金秋時節,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陝西省社會科學工作者聯合會、陝西省哲學學會與 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聯合舉辦的“哲學視野中的全球化問題學術研討會”于2001年10月12 日至14日在西安交通大學隆重召開。有來自全國的5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這次會議,提交 論文40余篇。
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從哲學的高度、以哲學的思維、用哲學的話語,討論經濟全球化問題, 即把經濟全球化問題置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視野中予以觀照,加以反思。經濟全球化是當代 的國際性發展潮流。在當今世界,任何國家如果無視于這個發展態勢,游離于經濟全球化潮 流之外,就會很難使本國經濟獲取到所需的必要條件,很難形成自身的發展機制。自改革開 放以來,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一直在致力于加入經濟全球化進程。隨著加入 世貿組織,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大潮已經成為歷史的必然。面對著這一歷史趨勢,置身于這 一世界發展潮流,有許多既重大而又複雜的問題,需要我們深入思考、認真研究,並加以切 實解決。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從各種角度、以不同學科的方法進行研究,而馬克思主義 哲學由于它所具有的高屋建瓴、揮賾索隱的優勢,它所體現的反思方式和批判精神,它所運 用的辯証方法和唯物史觀,一定會在思考和探索這些問題時,發揮其獨特的理論功能,閃耀 強烈的智慧光芒,形成寶貴的思維成果,從而為我們在理論上深刻認識經濟全球化問題,在 實踐中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在工作中制訂趨利避害的方略,提供有益的啟示。這次學術 研討會就是本著這一宗旨召開的。
本著這一宗旨,與會的專家、學者在提供的論文和發言討論中,對全球化問題的諸多層面 進行了深入研討。
一、關于經濟全球化的涵義和實質問題
有的專家提出,要哲學式地深入仔細地考察“全球交往問題”,可以把人類全球交往的歷 史分為四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近代以前的民族間關系和國家間關系;第二階段,歐洲海 盜搶劫非洲、拉丁美洲和東方的階段;第三階段,歐美資本向全球輸出階段;第四階段,亞 非拉民族獨立的階段和資本主義文化價值符號形成輸出的階段。在廣義全球化的大形勢下, 我們遭遇到的最深刻最迫切的問題是文化問題,是歐美文化與發展中國家的傳統文化的關系 問 題。有的專家指出: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市場經濟的世界化,亦即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越來 越在廣度上和深度上衝破了民族與國家的界限,而成為全球經濟的共同的運行機制,這個運 行機制使任何一個民族或國家的經濟行為日益失去歷史所形成的文化個性和地域性特征,由 此帶來了資本的國際化、資源配置的全球化和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世界化。如果說市 場經濟是現代經濟形態發展的不可逾越的階段,那麼,經濟全球化與現代化就同屬于一個歷 史進程;如果說市場經濟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越來越尖銳,那 麼,克服這些矛盾的努力,有可能使經濟全球化進程超越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有的學者認 為,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和有關“世界歷史”的理論來看,當今方興未艾的新的經濟 全球化浪潮,只不過是馬克思所講的普遍交往實踐在全球範圍內的進一步擴展,是“世界歷 史”在當今社會條件下所採取的新的“歷史形式”而已。它在本質上並不專屬于資本主義, 更不專屬于少數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是人類普遍 交往實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進一步展開,是社會進步和人類解放的必由之路。因此,任何現 代國家都可以借經濟全球化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來推動本國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不僅要積極響應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而且要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性 機遇,全力推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事業向前發展。
二、關于經濟全球化歷史進程及其內在規律問題
有的專家指出,經濟全球化本身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過程,是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必然 趨勢;生產力的大發展必然要求與其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但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推動的經濟 全球化過程是旨在借生產力的全球化推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全球化,這也是資本主義根本 矛盾的普遍化過程;而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參與的經濟全球化過程,是旨在大力發展生產力 的過程,而不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全球化過程。有的學者提出,經濟全球化的動力,來自 資本主義的與生俱來的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化與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而經濟全球化並 沒有消除這一基本矛盾,只是使它從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內部轉移到全世界,轉化為錯綜複雜 的國際化矛盾;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逐步發展,全球資源越來越深廣地卷入全球經濟體系之中 ,這些矛盾將會不斷深化和激化,產生出全面的危機:首先,社會主義因素將會在國際關系 中逐步增長,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依存度會逐漸加深,發展中國家的力量會不斷增加, 對全球事務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大,這種趨于平等對話的國際秩序,將會通過對全球公共問題 的解決,而逐漸誕生更多的社會主義因素;其次,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將會使資本主義的 固有矛盾推向發展中國家內部,使這些國家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社會主義因素將會逐步在這 些國家內部誕生和增長;最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全球擴張,疏通其國內淤積的資本, 以緩解其固有矛盾,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日益深入,這種緩解矛盾的手段將會遇到越 來越大的阻力,發達國家的內部矛盾將日趨激烈,經濟將會面臨衰退,一旦經濟全球化過程 達到它的目標狀態──全球資源全部實現資本化之時,或者資本的全球化過程遇到的障礙越 來越大時,由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差距逐漸縮小,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能容納的 生產力便逐步趨向于極限,這些國家的社會主義因素也將會逐步增長。
三、關于經濟全球化與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內在聯系問題
有的學者認為,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全球的普遍聯系會更加具體化,經濟實力的強弱與 大小、經濟活動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則和法律的公平正義原則變得更加相對化和附有條件性, 為了整體的、長遠的利益,放棄局部的、眼前的利益,各個主權國家進行適當的協調,達成 共同的行為准則,而傳統的理念等,都將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得以重釋。有的專家指出,經 濟全球化將人類社會帶入一個快速變化的新世紀,也給世界各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前所 未 有的挑戰;為了在日益加快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趨利避害,各國紛紛進行著多方面的戰略性 調整,而政府在這種調整中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就經濟全球化引發的挑戰而言,目前最為 直接和突出的是對政府管理體制和行為方式的挑戰,這就要求在新的形勢下進一步轉變政府 的職能,加快政府管理體制改革,進而創造有效率的市場環境,促進國家經濟方面持續、穩 定地發展。就此,也有的學者提出,研究經濟全球化問題,應當運用馬克思的“世界歷史” 理論,尤其是他晚年在“跨越”卡夫丁峽谷的論述中強調的重視世界經濟交往的大背景,以 及從世界的總體聯系中進行考察的方法,客觀分析經濟全球化的利弊;中國要增強在世界 經濟舞台上的競爭力,要趨利避害、興利除弊,就必須正視和善待經濟全球化問題,繼續擴 大 對外開放。有的專家指出,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中華文化的特質和個性是我們發展 的根基,經濟全球化必將帶來文化的多元化,而文化的多元化是以文化的個性為前提的;當 今各民族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相互交往的同時,也格外珍視自身文化發展的獨立性,以 保存和發展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特質;在各種不同文化的交互作用中,每一個民族的文化傳 統都有可能在時代大潮中迷失自我,特別是那些經濟上處于發展中的國家應有所警惕;經濟 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斷加強,必然會促進全球文明的整體發展和共同 進步,其間,既有不同文化間的相互吸收和融合,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不同文化間的相互對 抗和較量;因此,國際政治社會應是多極的,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也應是多元而又互補的;對 文化霸權主義,我們應予以堅決的抵制,以保護本國文化的持續發展。還有的專家認為,社 會主義文化在當代的歷史使命,就是要努力克服西方文明與民族文化間的尖銳對抗,盡力避 免和克服西方工業化以來日趨嚴重的社會危機,謀求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本身發展的協調統 一,而這正是社會主義文化的一個基本內容。
四、關于經濟全球化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
有的學者明確提出,當我們考察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的同時,絕不能忽視經濟全球化帶 來的負面效應,即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的出現,源于資本追求最大化利潤的本性,是資本主 義的生產方式的結果。我們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條件下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定 要力求減少或避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效應,應注意社會與自然、人與環境間的協調發展 ,保護生態、環境,以便使我們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占據更多更好的有利條件,走上一條可 持續發展之路。
五、關于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價值觀念和倫理道德問題
有的專家認為,應從經濟全球化形成的過程、技術前提,以及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複雜性、 多面性和非平衡性等特點出發,探討不同社會制度之間、不同經濟體制之間、多元經濟主體 利益之間、區域性經濟集團與全球性經濟之間、企業發展與國家經濟管理方式之間的價值衝 突問題。專家指出,建構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基本原則是: (1)堅持以人民為本位的價值主體論;(2)以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協同共進為價值取向, 以人民幸福為價值目標;(3)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價值評價的尺度;(4)以創新實踐為 實現價值的基本手段。也有學者提出,經濟全球化要強調新型的公平理論即發展公平,發展 公平是可持續發展觀,為“公平”這一道德與價值範疇注入了新的內涵;發展公平在于謀求 自 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受益方面的公平、區域公平、產業公平等。
六、關于經濟全球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問題
許多學者都指出,經濟全球化既為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俱進提供了現實的素材,也為馬克 思主義哲學與時俱進增加了難度,關鍵在于如何不斷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前提 下實現理論創新。有些專家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始終是馬克 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品質,是使其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思想保証和認識論前提;馬克思主義 哲學的理論權威要靠它的科學性、實踐性與強大的創新活力來加以維護,因此,發展是最好 的堅持;樹立全面開放意識,以全球視野和世界胸懷廣納人類一切文明成果,豐富和發展馬 克思主義哲學;崇尚實踐,堅持實踐第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要善于以求實精神開 拓創新,從對經濟全球化時代課題的求解中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還有的 專家預測,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推動下,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實踐過程中, 將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形成若幹新的理論生長點,如發展哲學、價值哲學、文化 哲學等等。
七、關于全球化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在關于全球化諸方面問題的討論中,對于全球化研究的方法也引起了一定的關注。有的學 者認為,研究全球化問題首先應明確其基本的概念,確定研究的視角,比如,應區分本義的 全球化與廣義全球化,區分現實的全球化與作為理想的全球化等一系列概念,明確這些概念 的特定意義與一般意義,並深入研究經濟全球化的前提。有的學者認為,全球化不僅僅是全 球經濟互動與日益一體化的過程,其間也不可避免地要影響到各主體國家的政治、文化等領 域的演化過程。有的學者提出要從整體上把握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能以其部分的特點代替 其整體的特征;而且,還要注意考察在經濟全球化的整體趨勢中存在著的各種各樣的反全球 化過程與反全球化因素的意義與作用。還有的學者認為,要深入地認識經濟全球化的未來走 向,細致地分析與科學地預測經濟全球化整體上的各種可能的變化,據此進行相關的對策與 決策研究。有的專家提出,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不同國家與民族,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首 先要注意自己的特點,一方面在自身一定的調整中適應經濟等環境的變化,另一方面要趨利 避害地自覺地選擇好適合自身發展的最佳道路與可行途徑。
在方法的選擇上,要區分哲學的方法論與應用的方法論之間的不同層次。就哲學而言,歷 史與邏輯的統一仍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應用層面而言,建構數學模型、探索隱顯結構等也是 不可忽視的方面。這里特別要防止那種萬應靈藥式實則毫無一用的殭化教條主義方法,也要 警惕獵奇西方模式實則與現實毫不相幹的“拿來”方法。方法就在使用之中,離開了使用, 方法也就不成其為方法了。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BoDa&aid=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