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球化語境中的漢語批評
2005/05/19 23:03:04瀏覽89|回應0|推薦0
全球化語境中的漢語批評 (點計數:214)

作者:張榮翼 http://www.pen123.net.cn 2003-4-3 14:03:15 士柏咨詢網

作者最新論題

·讀者的三種再創作 (05-13 09:35)
·文藝功能變遷的四個方面 (05-13 09:30)
·中國文科無院士,為什麼? (05-13 09:23)
·如何建構我們的認識 (05-13 09:20)
·全球化與中華性 (05-13 09:19)
 
作者文集

  
   【內容提要】論文以文化全球化作為立論背景,從三方面作出論述。首先,指出文化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包括勝者通吃、雁行模式、超級裁判和單向對話等;其次,對文化全球化進行實質分析,它是把某種地域文化放大為全球文化的代表,以此來統領其它地域文化,並且各地域文化要以它作為參照;再次,明確漢語批評作為我們的文化策略,它所追求的旨向和目標,包括立足于漢語文化本位、倡導問題意識、以及追求文化的原創性。漢語批評作為一個命題的提出,往前回溯,包含了20世紀中國學人的思考;往后展望,它有賴于今后中國學者的建設性工作。
【關鍵詞】文化全球化 語境 漢語批評 文化本位 問題意識 原創性

當今世界正在進入全球化時代。全球化的顯著標志,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產品,可以迅疾向各地擴散,並且在擴散中也將環繞該產品的文化觀念向外輸出。當年中國戲劇傳到歐洲時,《趙氏孤兒》獲得比《竇娥冤》更高的評價,因為后者劇末的報應不合于西方的文化觀念與悲劇審美觀念;可是,當狄斯尼的《米老鼠與唐老鴨》走向世界銀幕時,也輸出了美國式幽默,片中不斷出現的輕松的惡作劇並未受到任何道德上的批判,美國觀眾群體與印度觀眾群體對該劇的理解沒有根本差異。--這種狀況,就是全球化的表征。
以下,我們從文化全球化的特征、屬性,及我們的文化立場三方面進行討論。
一、 文化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文化全球化是一種文化一體化的過程。它是甲地文化產品移植乙地后,促使乙地也按照甲地眼光來看待該產品。文化批判家黑默林指出:"有一個大家都接受的結論,似乎是毫無疑問:讓人印象深刻的諸多世界文化體系正在萎縮,這是因為史無前例的’文化同步化’所造成的。"[1]他說的文化同步化就是全球化的意思。文化全球化的特征有以下幾點:
1、 勝者通吃
它是博弈論的一個術語。與之相近的表述有中國成語"勝者王侯敗者寇"與西方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典出于《聖經‧馬太福音》第25章"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種獎勵勝者的狀況無論在市場還是其它分出業績的地方都有體現。一次競爭中的勝者占據了有利的位置,在下一次競爭中更容易取得優勝。
馬太效應自古而然,可在當代更演變為勝者通吃。即在一個行當中,只有一個勝者;勝者獲得全部,負者一無所有!在電視直播籃球比賽前,各地、各單位都可能有自己的明星,而在今天,NBA決賽和NBA全明星賽在幾十個國家直播,這是籃球愛好者的一件盛事!于是,只有NBA的比賽才夠得上籃球;在NBA中又聚焦到幾個球星。幾年前,喬丹成為NBA的代名詞,喬丹離開藍壇,使NBA的魅力也大為減色!喬丹們的存在,使我們身邊所有的籃球運動員都只成為學習者。勝者通吃在文化上的表現,就是某國或某地的文化占據絕對支配地位,其它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只不過成為差異,在對比中顯示出地方特色而已。
2、 雁行模式
在前工業時代,全球幾大文化區各有自身傳統,互不統屬;雖存在中心文化區向邊緣文化區輻射文化能量的狀況,但總體而言,它相當于彩蝶紛飛的圖景,各個蝴蝶的飛行是各行其是的。而在當代全球化語境中,某一文化可能成為全球文化的帶動者,起到領頭雁的作用,領頭雁控制雁陣飛行方向和速度。雁行模式使得全球文化都只不過是被先行者所為所左右。在文藝上,雁行模式首先體現在新興的文化類別如電影、電視上,因為它沒有傳統的束縛。其次,它也要影響傳統類型的文藝,如詩歌、小說等,這里可能存在雙向影響,但歐美文化作為強勢一方,它有更多的影響對方的力量!
3、 超級裁判
一套游戲活動要有相應的游戲規則。文藝活動不象體育項目有嚴格的規則條款,並且文藝要求創新,創新就可能是對原規則的突破,將創新之作納入整個文藝系統,就有一個重新認識規則的問題。由于文藝的游戲規則主要靠人來解釋和認定,因此在實施中就有一些特殊性。譬如,諾貝爾文學獎的對象應是文學作品,但它曾頒發給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丘吉爾文章確有文採,但問題在于他並沒有詩歌、小說、劇本等審美性文學的代表作,就憑他的政論文來獲取重要文學獎項,不能不說可以存疑。在文藝游戲規則的執行上,是由文藝上有更強聲音的歐美國家來掌握。他們在文藝的競技場上是名列前茅的運動員,同時在文藝的裁判所中又是仲裁官。在這里裁判就可能反映他們在運動員角色上對裁判員的期待,他們也更容易接受本方隊員對規則的理解,這里裁判就是超級裁判--不是中立的裁判!
4、 單向對話
對話本身是一種雙向活動,言說者期待對方回答,聆聽者也准備表白自己意見,而單向對話是巴赫金在對話理論中所說的那種對話,他指出:
……自然科學不知道"你"。這里指的是:對精神現象需要的不是解釋其因果,而是理解。當我作為一個語文學家試圖理解作者貫注于文本中的涵義時,當我作為一個歷史學家試圖理解人類活動的目的時,我作為"我"要同某個"你"進入對話之中。物理學不知道與自己對象會有這樣的交鋒,因為它的對象不是作為主體出現在它面前的。[2]
當前西方文化與第三世界文化的交往就基本上是相似于物理學那種態度。如在中西文化交往中,了解了中國文化的人就被尊為"漢學家",而中國的留學者,本來有學兼中西的資格,當他們從中國文化立場再來評說西方文化時,其見解不過在中國產生影響,很難引起西方學者注意。其它第三世界國家也有類似境遇,即文化上處于弱勢地區的學者想同文化強勢地區的人對話,但后者似乎沒有興趣來聽取意見,對話只是單方的要求。對于強勢者來說,他們已通過文化輸出作了表白,如果還要做什麼的話,似乎就是以教師向學生講解那樣言說就可以了。
二、 文化全球化的實質分析
文化全球化是使一種文化超越地域限制,成為全球共享的文化。我們可從舞台藝術作一考察。川劇是源于四川、輻射西南的一種戲曲,川劇以調侃、諧趣作為特色,它缺乏秦腔那種回腸蕩氣的豪唱,也沒有越劇表現兒女私情的纏綿,更沒有京劇那種可正可諧、,既能描敘國家大事,也能表達個人情感的兼博眾家的王者風範。中國以京劇為國劇,與京劇廣闊的表現力是相關的。因此同為戲曲,川劇是地方戲,京劇是國劇,它們的影響力是不同的。再從世界範圍看,由西歐宮廷出來的芭蕾,早先是在意大利產生影響,以后擴散到周邊地區,再擴散到全球,它是一種"世界劇"。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文化全球化不是全球各種文化的平均數,而是某種地區文化的放大,使之成為普遍的意義,成為全球文化的代表。
文化的全球化與文化產生的地域特點有著矛盾。即我們所見的每一種文化產品,都是在某一地區的文化土壤中生成的,都帶有地域文化的痕跡;而在文化全球化態勢中,它是以超越了地域文化的姿態出現,但並不能消弭自身的地域文化痕跡。在這里,處在文化全球化顯赫位置的那種文化及其產品,君臨于各個地區地域文化之上,它不單要引導文化發展,而且還成為我們對于文化現象進行評說的權威參照系,只是以它的標准來衡量相關文化現象。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見解,每一文化在產生淵源而言,都是一種地域文化,不同文化的地區差異,說到底就是各種地域文化的差異,這些地域文化的系列,可以稱之為地域文化1,地域文化2,……地域文化N,在此系列中,由于全球交往的加劇,其中的某一種地域文化,姑且將它看成是地域文化F,被放大為全球文化的代表,而其它類項的地域文化依然只是地域文化。原先它們都只是地域文化時,它們之間互不統屬,而在地域文化F被放大為全球文化后,它就成為了一個領袖,要率領、支配其它文化了。原先的文化格局是聯合國大會,每種文化有平等的投票權,而當其中某種文化被放大后,它成為聯合國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它不僅可以投票,還可以投否決票,這種否決可以是用自己孤立的一票推翻全部不同意見。
在此態勢下,躋身于全球化地位的文化成為各地域文化的當然參照,各個地域文化要在它的映襯下,才能顯示出價值和意義。對此,我們可以從中西文論的研討上作一例析。西方文論已成為全球文化的代表之一,要在它的背景下,中國文論的特征才能得到說明。唐君毅在論說中西文藝精神的差異時說,在西方,"彼偉大人物以其自身偉大,而賜人以藐小之感,是未嘗真洋溢其偉大,以使人分享之,則非充實圓滿之偉大",而在中國,"聖賢式、仙佛式之偉大,乃可使之敬之而親之,而涵育于春風化雨、慈悲為懷之德行之下,使吾人自身之精神,得生長而成就。"[3]美學家宗白華先生,則指出中西藝術有不同的哲學精神,他認為西方是唯理的體系,它追求把握世界的基本結構和秩序;中國是生命的體系,它只是感受世界的意趣和價值。[4]在這些比較中,我們感到確實把中國的文藝美學的特征闡明了。但是,這一闡發難道不是西方中心論基礎上的意識形態的言說方式?如果說中國文藝狀況要在西方狀況襯托下才可以顯示清楚,那麼,西方的文藝思想、文藝美學又何嘗借重過中國的文藝狀況來作為說明、理解的參照!
在這里,站在本土文化立場可能會對問題的認識偏于情緒化,不利于我們對問題作出理智的認識,因此,我們不妨來看地域文化與"全球文化" 的關系。應該說,作為全球文化的那種文化,它要面對的是一個"全球的"整體的對象。在它面前,中國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等,都不過是一些地域文化,它的言說是面向全球而不是逐個的地域文化。反過來,作為地域文化的中國、日本、印度等的文化,當它們處在全球化態勢下時,對于自身文化的定位也就要有一個全球文化的基本言說框架,這相當于建構地圖上標注的經緯線,這樣才使得自己不至于有在全球文化會員俱樂部中迷失身份的危險,也便于標明自己在文化上不應被忽視的獨特性。在這一舉措中,各地域文化都竟相向作為文化全球化代表的文化靠攏,與之"對話"。在此過程中,全球文化的代表者即使也要向這些對話作出回應,那也只能是分向了逐個的地域文化,回應是不充分的,就相當于課堂上的教師往往是學生關注的焦點,而教師面向每一個學生,就不可能對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的關注。
文化全球化是彌漫全球的普遍趨勢,各國各地區的文化要有與之主動接軌的准備和舉措,否則在未來的文化發展中就會越益被動和封閉,與此同時,還應該有一種發揮自身文化優勢的戰略規劃,不至于在全球化中只是被人所化而不能化成他人,只是跟著別人后面亦步亦趨而不能有自己的作為和造化。基于這一理由,我們提出文學批判中"漢語批評"的概念。
漢語批評是在全球化語境中,立足于中國文化狀況、文藝問題基點上的批評,它要順應文化全球化的一般趨勢,同時又要在這一趨勢中找准適合自己發展的策略,不至于缺乏自己原創性的聲音。從初級目標來說,它是中國的文學研究在盡可能地充分汲取外國文藝方法、觀念的同時,也要注重發掘中國的文藝問題,使中國文藝問題不被西方批評家言說的一般"公式"所遮蓋,是使文藝研究深入、具體的必要途徑。從遠景目標來看,它是使中國文藝研究、文論建設獲得話語創生能力的重要准備。
三、 漢語批評的一般旨向
漢語批評是立足于漢語文化背景,面向文化全球化態勢的批評。它的基本立足點和建設目標包括以下方面:
1、 漢語文化本位
漢語批評以"漢語"名之,這不是從語言學來看待的,而是認為漢語是漢民族思維、心理、精神世界的載體,用海德格爾的話來說,語言是存在者的家,它是強調的漢語文化基質。在漢語文化本位立場來看,漢語思維是一種"合"的思維,用錢穆先生的話來說,"中國文化的特質,可以’一天人,合內外’六字盡之。"[5]作為"合"的思維,它在思維方式上不同于西方所用的理性與感性的二分法,它強調在思維中始終關注到具體對象,然后在這具體對象中發掘出統合它的"理"。在思維步驟上它不強調西方那種邏輯三段式的推理,而是推崇不落言筌的悟。在悟中沒有形式上的推理步驟,但又絕不是單由感性的直觀審視就可得到。漢語文化本位的立場還有中國式的心理作為底蘊,這一心理是一種推己及人的體貼方式,是"不忍人之心",是"己所不欲毋施于人",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它是在正心誠意修身的基礎上,追求齊家治國平天下,而與自己無關的事則持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態度,它沒有西方文化那種終極的價值尺度和公理系統作為基本依據。漢語文化本位更重要的方面是漢語文化圈中人們的生活樣態。旅美華人學者張隆溪曾說,"迄今為止,有關的討論都僅僅在西方傳統的範圍內進行的,對此,本人甚為不滿,因為理解和闡釋並非僅僅是哲學的範疇,旨在某種純理論的興趣,而是生活中內在的事實,它可以說是人類存在的重要部分。"[6]這種漢語文化的生活基礎不是在典籍中,而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它要影響到中國的文藝表達,進而也應有中國的文藝批評來作論析。
2、 倡導問題意識
漢語批評是一種文藝批評、文化批評。作為批評,它是有對象、問題的針對性的。批評在作為動詞來理解時有及物的趨向。從問題意識出發,那麼漢語批評所倡導的目標就不是什麼複興古代文論的問題,畢竟古代文論是植根于古代的文藝現象,當今天的文藝現象呈現了新的問題域時,以那種古代文論的思維來面對新的文藝現象也回力不從心。
問題意識要求在文學研究中找准真正的問題。在這方面來看,西方文論中提出的有些問題就不是中國文學研究的真問題,因為西方文論有著自身的產生背景,在該背景上才有了相關的理論研究課題,其他國家的人士可以借鑒西方文論,但如果也來從事相關的研究,就缺乏相應的文化土壤,難以得到真正有深度、有創新能力的表達。有人以為,中國傳統文化在20世紀的突然中斷,切斷了文化傳統在文藝思想上的血脈,應該重新確立中國傳統文論思想在中國文藝研究中的地位。為了做到這一步,則重新恢複古代文論術語的運用,並用現代漢語來闡明其詞義就是有意義和價值的工程。但是,文藝理論是圍繞文藝現象的。現當代以來,中國文藝經過了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后,已與古代"詩言志"、"文以載道"的文藝在思想觀念、表達技巧、作品體式結構乃至審美意蘊的營造上有了質的不同,再以傳統文化來言說20世紀的中國新文藝就力不從心了。因此,對傳統文論作出文論史上的研究是必要的,但要以之作為中國文藝思想發展的契機就可能是錯位了,不是真問題。對中國文藝來說,現代白話文作為文學創作的基本表達方式,它在思想、情感上的興寄與日常語言的區別何以確立?中國傳統文化熔鑄到民族的無意識中,它與科學、民主這種現代化的理性追求下建立的新文藝,如何在審美觀念上實現對接?中國的傳統文藝作品經當代影、視媒介改編后重新贏得了廣大受眾,但改編可能導致了對原著精神的曲解,在這里傳統的真髓與當代接受的反差如何協調?西方文化思想引入中國,在使我們擴大視野的同時,又使我們有文化失根與精神失語的體驗,對此如何認識和解決?等等。這是才是20世紀中國文藝的新問題,並且是有實際意義的問題。
3、 追求文化原創性
這與前兩點相關但又有單列必要。從相關性而言,漢語文化本位是從自身文化來看待和思考問題,但如沒有原創性的精神,這一文化本位的立場不可能堅守;問題意識是要找准自身面臨的真問題,哪怕只是理出一條思路,都可能給學科研究帶來清新空氣,而反之只是對虛假問題的糾纏,則可能陷入學術陷阱,不能產生出新的知識。從單列的必要性而言,學術倡導的核心就應是原創性,這是學術活動的生命所系,價值所系,是漢語批評的終極目標。而漢語文化本位不過是一種文化立場,問題意識是一種方法論,它們都是完成目標的具體途徑,不能取代目標所具有的價值蘊涵。
漢語批評要把原創性作為一個價值目標提出來,是基于一個事實,即有創建的學者,他們在學術上都是提出了一套自己的觀點和方法體系,在本學科的學術史上奠立了自己的學術地位;而在中國的大師極人物,還是傳統"依經立義"的學術思路,他們大多是譯介、闡釋別人早已提出過的觀點,這一工作雖有必要,但不能給學科思想的發展提供新鮮的東西。在當今,國際背景下的學術評價方式已從摳出經典著作中的微言大義,轉到對問題的新理解、闡釋的新維度上,這種"新",有對舊有知識的依托,也有對于現象的新思路,它其實是一種認識原創性的評價。

漢語批評作為一種文藝研究的基本立場與追求,它是文化全球化對漢語本土文化強大壓力下的反應,文化全球化是當代文化的一個突出趨勢,構成了現代性的基本內容。對此問題,我們既要熱切擁抱它,又應懷有一份警覺。19世紀的思想家如韋伯、馬克思等人,都分別從各自角度對現代性作了剖析,現代性使人從狹隘、迷信、愚昧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但又將人帶到了另一種被支配形式。文化全球化作為20世紀以來現代性的基本內容,目前正通過電腦網絡化的手段,將人的思想與行動聯結為一個整體,它對于人的文化,包括文藝在內的衝擊力已經呈現,而在可預期的未來,還會有更為強勁和廣泛的衝擊。這一文化趨勢在柏曼《現代化的經驗》一書中有所闡釋:"現代環境貫穿了所有的地理疆界、所有的氏族、所有的階級與民族,貫穿了所有的宗教與意識形態:就此而言,現代性可以說造成了人類的統一。但這卻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統一、分裂中的統一:它將我們丟進了恆久解體與更新的旋渦。"[7]在這一恆久的更新過程中,中國的文藝研究也應作出調整,那麼,漢語批評也許是我們可能作出的較好選擇之一。
注:
[1] C‧J‧Hamelink,Culture autonomy in Glob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Longmans,1983,p.3
[2] 《巴赫金全集》第四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11頁。
[3] 唐君毅《泛論中國文藝精神與西方之不同》,載《文藝報》1996年6月21日。
[4] 《宗白華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646頁。
[5] 轉引自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編《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三聯書店1988年,第29頁。
[6] 張隆溪《道與邏各斯--東西方的文學闡釋學》,杜克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9頁。
[7] 轉引自湯林森《文化帝國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7頁。

E-mail:zry-zry@263.net
Tel:023-65362539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BoDa&aid=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