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6/08 13:48:08瀏覽64|回應0|推薦0 | |
全球化的理論與實踐 (點計數:2453)
作者:西方學人 http://www.pen123.net.cn 2002-8-15 16:37:24 士柏咨詢網 作者最新論題 ·約翰‧卡西迪:馬克思的回歸 (05-16 10:10) ·文化帝國主義與在第三世界的消費主義文... (05-16 22:56) ·克拉克:美國的文化霸權:21世紀主宰... (05-14 10:37) ·西方左翼學者對當代資本主義的研究 (05-13 10:15) ·哈貝馬斯談全球主義、新自由主義和現代... (05-13 10:15) 作者文集 K。Z。波茲南斯基著 劉耀輝譯 原載《國外理論動態》2002年‧第8期 K。Z。波茲南斯基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對轉型經濟學有獨到的研究,他給雜志社發來的專稿《全球化的理論與實踐》,對全球化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對盛行的貨幣學派的觀點提出了質疑。全文譯載如下。 10多年來,全球化概念在經濟領域大受歡迎。經濟學家們通常認為,全球化已使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更為成功的時期。全球化的確存在,但它也很容易被嚴重誤解。全球化的本質和實際結果都未得到正確的理解。坦率而言,它並不是人們所宣稱的那樣,它也沒有產生預期的結果。 定義問題 全球化一般被界定為市場與外部聯系這一過程的加速和隨之而來的民族經濟融入到統一的規則中,在這里,國家受到限制,市場則不受限制。但這並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定義,因為它沒有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即這不是一個僅僅由特定的政府排除連續的障礙以達到各種跨國聯系的量變過程。這是一個質變過程,民族經濟的整體從開放產品市場發展到開放資本市場。產品市場,或外貿,在10年前就已相對地不受束縛。比較新的情況是,最近10年對資本流動的障礙急劇減少。這意味著質變而不是量變,因為這兩種類型的市場之間存在一個根本的差別。 它們是不同的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以下事實:就本質而言,資本市場較少競爭性,或者說更傾向于壟斷,如銀行業那樣。正如斯蒂格利茨所強調的,市場經濟中資本的配置主要是以賣方所定的價格來進行的□。另一個差別是,由于信息的匱乏,資本市場比產品市場更易于遭到投機和崩潰的打擊□。因而,資本市場比產品市場存在更多風險,因而,當資本流動的障礙減少時,民族經濟必須增強。換言之,如果像上面那樣界定的話,全球化將民族經濟和世界經濟帶入了一個新的、風險更大的領域。進一步而言,這些風險一方面與更為顯著的壟斷活動有關,另一方面與更為劇烈的經濟變動性有關。理論模式的轉變戰后兩種主要的理論模式,即凱恩斯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都充分意識到自由資本所包含的風險。雖然通常被人們看成競爭對手,但由于這一原因,這兩種理論事實上有許多共同之處。二者皆主張本國經濟對外國經濟的優勢地位,希望由政府來處理快速增長和充分就業問題。為了給政府以必需的自由處理權,凱恩斯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都提倡限制跨國資本的流動性。這兩種理論都應當被看成是對戰前幾十年資本市場迅速開放的一種反應。它們都把30年代的大蕭條(有史以來資本主義最低迷的時期)歸咎于大規模的資本自由化。兩種理論對政府的信任反映出了相同的道德使命:如果市場不能為整個社會確保公正的結果,那麼政府必須以某種方式介入並糾正這些結果。 從更深的層面而言,可以將這些經濟學說看成是一種受道德驅動的、對可能無法令人接受的非正義的反應,這種非正義導致了資本主義近乎完全的崩潰。然而,必須注意的是,雖然公開提出道德問題,但兩種學說在運用道德概念時存在一些差異。凱恩斯主義的道德觀主要是個人主義的,而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基本上是集體主義的。 相應地,這兩種學說在實現公正的(在道德上是可接受的)結果的首選方式上存在差異,凱恩斯主義是改良的學說,主張在傳統的機制內進行有限的修改。它尤其贊同政府對很大程度上受市場左右的經濟的幹預。相反,馬克思主義是一種革命的學說,主張對制度的根本變革,從而政府而不是市場將成為主角。 樂觀的觀點 全球化意識形態要獲得支配的地位,就必須對上述兩種學說提出質疑。這種質疑主要來自貨幣學派,它宣稱市場不得受到政府過多的限制。貨幣學派不是將大蕭條或別的不利事件歸咎于過度的市場,而是將這種挫折歸因于政府機構的管理不善。 隨著貨幣學派的成功,不僅出現了對大蕭條的不同解釋,而且也否定了作為重要變量的道德。這是一種脫離了道德的學說,道德被看成是與(受到功效而不是同情驅動的)經濟行為不相容的因素。因為增長的效率是對社會問題的最好救治,既然市場對效率最有益,那麼政府就沒有必要引入道德。 凱恩斯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家的相對悲觀的經濟觀已經受到挑戰,這一挑戰來自相對樂觀的主張跨國聯系的貨幣主義者。后者不但提出這種聯系不會是一種威脅,而且為所有參與者提供了機遇。並且辯稱使經濟體更為緊密並不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因為需要做的無非是縮小政府的活動範圍而已。 這種樂觀精神充盈于貨幣主義的派生物───全球化學說中。簡單而言,這種學說聲稱摧毀政府對外部聯系的障礙將釋放兩種積極的力量。其一是最好的運作機制(市場)從最先進的經濟區域擴展到所有的政府放棄了控制權的經濟區域。其二是隨著這種最為有效的機制的擴散,最不發達的經濟區域也會繁榮起來。全球的現實不可否認的是,隨著理論模式轉向貨幣學派,正在發生的全球化讓人覺得民族市場正在逐漸向外來的利益開放。最為實質的轉變很可能就是近年來得到最為妥善保護的資產市場也放開了,外國投資者不但可以接近股票市場,而且對國有資產相當規模的公開購買也得到認可。 這一開始于發達國家的過程近來也波及到了不太發達的經濟區域,如果全球化的論據是正確的,那麼人們就會期待不太發達的國家的機制將愈益類似于發達國家的。隨著這種最好的運作機制的普遍傳播,欠發達世界的經濟將加速發展,它們與發達國家的國家財富的差距也會縮小。然而,無論從機制上還是繁榮的程度上而言,全球化的現實並不是世界經濟變得更為統一。正在進行的全球化並沒有如同人們所宣稱的那樣成為統一的力量。相反,概而觀之,經濟聯系壁壘的消除(開始于戰后初期)事實上深化了近來世界經濟中的差異。 簡而言之,從實踐而不是從理論層面來看,全球化產生了自相矛盾的結果,這種結果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方面。這並不奇怪,沒有哪種經濟過程只產生積極的或只產生消極的結果。令人驚訝的是,全球化積極的一面主要產生于發達國家;消極的一面主要積聚在欠發達的地區。 政府機構 特定的經濟會產生何種類型的結果關鍵在于它是否與有效的政府一起加入了世界經濟,有效的政府是指它有能力控制經濟,足以吸收由于開放國內市場而帶來的不可避免的額外風險。因為絕大多數的額外風險來自于資本市場的開放,最為關鍵的是政府有能力確保這些風險不會破壞經濟的運行。 由此可見,如果要使全球化在任何經濟區域產生積極的結果,某種程度上的政府調整(改革)是必需的。因為,不管特定的經濟區是發達的還是不發達的,政府不會為開放資本市場所帶來的額外風險做好充分的准備。事實上,在資本市場具有同等開放程度的兩個國家,較為發達的國家將比不太發達的國家更容易對政府進行改革。 全球化的運作不僅需要市場的擴展,也需要政府(職能)的擴展。全球化的過程不是通過市場代替國家來進行的,而是在兩者都擴展的情況下進行的。為了處理市場擴大所產生的額外風險,政府必須承擔更多的責任。為了應付這些風險,政府的權能也得擴大,正是由于這一原因,政府的改革在發達國家比較容易。當政府有能力吸收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所固有的風險時,就可以看到全球化的積極后果;而政府缺乏這種能力時,就會出現相反的情況。政府效力的差異造成了全球經濟效益事實上的差別。這也就是說,北美和西歐表現了全球化積極的一面,而拉美和東歐則表現了全球化消極的一面。相反的趨勢認為發達國家在適當地調整它們的政府方面大多取得了成功,不太發達的國家大部分失敗了,這種說法沒有完全理解全球化的現實。真實的情形更為生動,在發達國家的政府興盛的同時,不太發達國家的政府在衰退。事實上,在不太發達的經濟區,許多政府陷入了嚴重的危機,即赤字和(或)地方腐敗。 資金缺乏和腐敗在全球化發生之前就已成為拉美國家的特征,但東歐並非如此。然而,拉美首先投身于全球化,隨后就是東歐(1989年),但政府都已經歷了更深程度的腐化。在東歐尤其如此,原本非常強大的東歐各國政府已遭受了最為急劇的能力上的退化。 政府腐化的事例沒有比陷于危機的俄羅斯政府所表現出的更為引人注目的了,在這里,強大的政府權力突然被所謂的寡頭政治執政者的權力所取代,他們有自己的強制性力量(保鏢和私人“軍隊”)。但在像波蘭這樣的國家,政府看上去處境好一些,但非常類似于政府的真空狀況,因為波蘭政府很大程度上被非政府的行為者(他們的行為類似寡頭執政者)的利益所左右。在拉美,也存在政府腐化的跡象,特別是在那些近期卷入世界經濟的國家,如秘魯,尤其是阿根廷。多年來被看成是最沉迷于市場改革的阿根廷2002年已陷入了最為嚴重的經濟不景氣中,經濟學家將其歸為結構問題。這也就是說,政府的崩潰是經濟崩潰的根源,因此,沒有政府的重建就不可能有發展。安全毯貨幣主義者聲稱,最好的運作機制在世界經濟中的擴展意味著市場替代政府,部分原因是市場在為個人平衡經濟機遇方面更為有效。隨著全球化的進行,戰后以上述平衡為目的的“福利國家”的幹預很大程度上將不再需要。不管這一理論宣揚什麼,事實上,至少在發達國家,事情恰恰相反□。 在全球化占據經濟議程之前,更為開放的經濟,像奧地利、丹麥或瑞典這樣的小國,在社會福利計劃上的花費很多,以此來資助陷于困境中的個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時期,福利開銷普遍增加,國民生產的稅收額同樣如此,例如,1990年到2000年,法國的稅收從47%增至50%,德國從42%增至44%,意大利則從41%增加到44%□。 然而,東歐的情況並非如此,因為它最近才向世界經濟開放。1989年以來,福利國家大幅度地解體,這從福利計劃有系統的收縮和稅收的持續下降中可以看出。這些福利項目曾經可以與發達經濟區域,至少與西歐相媲美,現在正在被遺棄,令人擔憂的是,有時候還低于國家承諾的水平。 因而,一度脫離貧困的東歐已經距離脫離了貧困的西歐很遠了,並將大量的人推入了悲慘境地。這種狀況即使在相對成功的經濟區域也不例外。如波蘭,社會福利計劃所占國民產值的份額從23%降到20%,失業率從0增至2002年的25%,就業的人中也只有20%的人獲得報酬。大約55%的人口處于社會最低保障線之下,10%的人口的收入不能維持生存。 各種壟斷勢力 當全球化的主要鼓吹者聲稱市場取代政府將帶來普遍的利益僅僅適用于不太發達的國家時,另一種主張針鋒相對地指出,隨著全球化的進展,市場改善的狀況並不適用于不太發達的國家。后面這種主張在發達國家開放的背景中很有意義,但不適用于不太發達的經濟區域,肯定也不適用于東歐經濟區。 市場改善意味著壟斷受到整頓,但與全球化的論斷相反的是,向世界市場的開放會增加壟斷傾向。壟斷是世界市場的一部分,就好像它是地方市場或國內市場的一部分一樣。當特定的經濟區整合入世界市場時,壟斷必須受到政府而不是其他機構的控制。這是發達國家的事實,在歐盟中也的確如此。 然而,隨著政府處于極度的混亂狀態,從1989年以來,東歐經濟區的壟斷實質性地增強了。這是非常令人震驚的,因為1989年之前,這些仍處于中央計劃之下的經濟體已經高度壟斷化了。當然,這些壟斷的本質已經從國家(強制性)壟斷轉向了市場(自發的)壟斷,但這並不等于就不能減少甚至是消除這種壟斷狀況。 東歐國家已經達到的壟斷程度主要是由于如下事實所致:對私人利益的關注削弱了政府的能力,政府現在願意向公司讓步以換取支持、賄賂和捐贈。在獲得政府讓步的游戲中,較大的公司(資金更為雄厚)比小公司具有明顯的優勢,它們正利用其影響力從現有的橫向的集中轉向更為強有力的縱向集中。 經濟增長的不均衡分布最好的運作機制(政府的和/或市場的)並沒有由于全球化而從發達國家向不太發達的國家傳播,經濟繁榮的世界性驅動力因全球化之故而不可避免的說法不可能是正確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事實上,除了為數不多的值得注意的例子(主要來自東亞經濟體,包括中國),與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不太發達的國家比以往表現得更糟。 一方面,許多發達國家在最近的十年出現了經濟的加速增長,這是許多經濟學家未曾預料到的。這些國家通常是成熟的經濟區,沒有喪失戰后的推動力,並保持低增長率,但最近十年增長率突然飆升。在1990─2000年間,美國的增長率在3%-4%之間搖擺,很明顯,這是一種歷史的反常。 在發達的經濟區,全球化所伴隨的這種反常具有積極意義,但它同時將一種消極的反常置于不太發達的經濟區,至少是東歐。毫無例外,這一地區的所有國家在轉向市場性的改革后,在1990年到1991年間,一個接一個地陷入生產的低迷期,它比30年代的大蕭條更為糟糕,不僅程度深而且持續的時間更長。 像匈牙利和波蘭這樣受破壞程度最輕的國家的生產下降了20%,其他像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幾乎下降了40%,在俄羅斯,幾近50%,在烏克蘭則為60%。受大蕭條打擊最為嚴重的德國和美國的生產下降了25%,但在5年中就完全恢複了。但10年后的2001年,東歐地區仍然沒有恢複到1989-1990間的產量。雖然俄羅斯和烏克蘭開始了經濟複原,但或許需要20年的時間。 資本的重新配置 人們認為全球化對不太發達的國家很有助益,因為通過全球化,資本明顯從發達的經濟區向不太發達的經濟區流動。據說在資本富裕的發達經濟區,資本的收益,或者所得要比資本匱乏的不太發達的經濟區少。當資本市場開放時,對最高回報的追求將會使資本轉移到不太發達的經濟區,因此,那里生產增長的機遇也會增加,最終會追趕上發達經濟區。 即使如上所述,但相反的情況也發生了,在東歐最為明顯,東歐國家致力于以市場取代中央規劃,多數國家在1989年之后忙于私有化方案(它主要有利于外國人,他們幾乎全部來自發達國家),並以極度低廉的價格來推行。資產的流失是由于肆無忌憚的政府官員為了私利而廉價出賣的結果。 依照筆者2001年的一項調查,匈牙利在2001年大約有80%的銀行業被外國擁有,在波蘭,銀行業同樣如此,在工業中,外國所有者占有了資產的60%,外國人以實價的10%-15%購買公司。在波蘭,每1600億美元的國民收入就意味著85-90%的資本價值的損失,當向外國人的出售活動結束時,大約2000億美元落入資本富足的買主之手。 先前已存在的民族資本的流失並沒有被資本的加速形成所彌補,也沒有被國外新的所有者的投資活動所彌補,將資產轉給外國人並創造一種發達國家並不存在的所有權結構,這背后似乎隱藏著某種合理性,但是沒有証據能夠証明,因為投資比率和國民生產中的投資份額已開始顯著下降而不是相當程度的恢複。蕭條經濟學全球化的提倡者聲稱,與發達國家的整合不但使資本匱乏的經濟區更容易獲得發達國家的資本,而且更為緊密的聯系也會給這些地區帶來更多的穩定性(這些發達國家在“二戰”后就已經獲得)。近來的經濟表現中的上述差別証明,這種狀況並沒有發生,主要是因為發達國家向國外宣傳它們並沒有真正實行的思想。 事實上,在發達的經濟區,貨幣主義已經深深地侵蝕了凱恩斯主義,它的穩定和抗危機的特性在發達經濟區得到鼓吹。但這更多是文字上的表述而不是經濟實踐的現狀。當面臨困境時,政府繼續求助于凱恩斯主義的手段,例如,對積累需求的管理,而且因為政府仍具有內聚力,它們隨時准備採取行動(如美國在2001-2002年間的表現)。 然而,在不太發達的國家中,凱恩斯主義不但在思想層面上不被承認,而且在實踐上也是如此。所以貨幣主義的處方就隨之出現了,當面對不利的景況時,政府就採取反凱恩斯主義的步驟□。因此,政府不是通過刺激(例如,降低利率,貨幣貶值,或者預算赤字)以減少生產所遭受的破壞,卻反其道而行之,所以它們實際上使生產更為低迷。 不太發達的經濟區的政府所採取的相反措施並不是由于信念恰好改變了,而是反映了全球化已經開始深入到這些經濟區這一新的事實。這種行為過程在損害地方利益(如地方勞動力)的同時卻有利于外來者的利益(例如外資)。在外資占優勢的地方,或者如同外資幾乎處于獨占狀況的東歐(在拉美也日益如此),政府軟弱無力,對外來者的利益無可奈何。 結論 以貨幣主義作為思想基礎的全球化理論聲稱,民族經濟向世界的開放使得在發達經濟區運作的機制向不太發達的經濟區傳播,並且使得世界財富在這兩個區域均衡化,這些變化的積極后果主要發生在發達經濟區,因此,全球化的進程事實上加深了發達經濟區與不太發達的經濟區之間的傳統差別。 在世界的發達地區,政府已經變得益愈強大,市場也愈加有效率,這就是它們發現自己處于全球化的積極一端的原因。對不太發達的經濟區而言,事實恰恰相反,政府軟弱無能,市場機制同樣殘缺不全。如果人們能夠談論政府正在被市場所取代,那它僅僅是東歐和拉美這些地方的事實,在這里,已經惡化的政府被惡化的市場所取代。 全球化有著這樣多的結果,因而需要對它進行更加仔細的審視,它的理論基礎貨幣主義(對自身的利益具有不可動搖的信念)同樣如此。是重訪它的競爭對手───凱恩斯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時候了,它們對資本自由化(或者對不受國家監督的一切市場)有著更為清醒的看法,重要的是,它們對政府機構中的道德關懷的作用有著更高的評價。■ 注釋: □約瑟夫‧斯蒂格里茨,《枯萎的社會主義?》,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1998年版。 □賈格迪什‧巴格瓦蒂,《資本的神話》,《外交》,1998年5-6月號。 □丹尼‧羅德里克,《全球化是否走得太遠》,華盛頓特區:國際經濟研究所(1997);《全球化爭論中的理性和荒謬》,《外交政策》,1997年夏季號,第19-37頁;傑弗里‧薩克斯(Sachs,Jeffrey):《讓全球資本主義運作起來!》,《經濟學家》1998年9月12日,第23-25頁。 □《經濟學家》2001年9月20日,第12頁。 □保羅‧克魯格曼,《蕭條經濟學的回歸》,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2000年版。(責任編輯劉淑春)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