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6/08 13:47:04瀏覽871|回應0|推薦0 | |
論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和對策[上] (點計數:1463)
作者:張慶松 http://www.pen123.net.cn 2002-8-29 11:32:09 士柏咨詢網 作者最新論題 ·論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和對策[下] (08-29 11:32) ·論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和對策[上] (08-29 11:32) 作者文集 (如有報刊雜志有意刊登此文,請與作者聯系,) 最近據報道,歐盟官員曾宣布,中國將會在今年夏季加入國際貿易組織。隨著加入WTO的時間接近,中國走向經濟全球化的決策已經成為定論。因此,人們討論和研究的重點也將由中國是否和何時加入WTO,轉向經濟全球化的具體弊端以及應該採取的對策。本文就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和對策,提出一些看法。 全文共12500字。 一,WTO與經濟全球化的關系 曾幾何時,人們還在擔心中國會不會重走計劃經濟的老路,改革開放政策會不會倒退。自從中國政府決定加入WTO以后,這種憂慮已經煙消云散。中國政府加入WTO的努力表明了,改革開放將不會再倒退。人們(特別是關心中國的人),反而開始擔心中國的經濟開放是否已經走得太快了。過去一兩年里,有一些文章指出WTO將會對中國產生巨大的衝擊。因此他們主張,中國應該暫緩加入。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WTO對中國是利大于弊,所以應該加入,而且要快加入。就在這兩派激烈爭論的時候,中國的WTO談判仍在繼續而且即將成功,真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就出現了一個理論落后于決策的局面,也就是說,海外的一些評論家們的眼光是落后于形勢發展的。中國政府決定加入WTO,必定有自己的道理。從中國經濟近些年的表現看,中國政府領導人對經濟大形勢的分析觀察能力和把握控制能力是可以令人信任的。所以,應該相信,中國加入WTO的決策是經過分析並判定WTO是利大于弊的。在這種情況下,再討論WTO該不該加入的問題就已經落后于形勢,是浪費時間。 反對WTO論者的缺點就是光看到WTO會帶來的衝擊,但是卻沒有看到WTO是改革開放政策的繼續,是改革開放政策邁上的一個新台階,而且從長遠來說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必經途徑。WTO將會把中國經濟帶向全球化,而經濟全球化是發展經濟必須的道路。從發展的角度看,WTO利益再多,衝擊再大,其影響力也不過十多年而已。經濟全球化才是未來更長遠的目標,因此具有更大的意義。WTO只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一小步。而經濟全球化這一趨勢才會是中國將來長久面對的衝擊和挑戰。 智者高瞻遠矚。理論研究也要超前才能形成指導性作用。既然中國政府已經做出加入WTO的決策,那麼理論研究就應該超越是否加入的層次,而應該進行超前性的研究。這樣的研究就應該把WTO的衝擊以及對策,作為要解決的主要目標。如果要把研究推展到更超前,更遠的範圍,就應該把視野超越WTO這十多年內的衝擊,而以“經濟全球化”這一影響中國未來幾十年的趨勢作為研究對象。也就是說,對WTO的研究應該放在經濟全球化這一大題目下進行。 實際上,人們對WTO的擔心還是源自對“經濟全球化”的擔心。由于對經濟全球化這一概念的疑慮,反感和敵視,才使得一些人對中國經濟全球化這一趨勢存有擔心,懷疑和恐懼。只有當人們對經濟全球化這一經濟遠景建立信心和信任后,像WTO這樣的短期問題才不會造成太大的抵制或混亂。 所以,本文要探討的是經濟全球化的利弊,以及中國可能採取的對策。 二, 中國學者的關注 經濟全球化的弊端,中國學者已經有了較為正確的認識。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轉載香港《信報》題為“中國學者應對‘經濟全球化’新觀點”的文章,詳細地列舉了中國學者對經濟全球化”的批評和疑慮。現把其中的一些主要觀點摘要如下: 中共中央理論權威刊物《求是》半月刊今年第一期在署名“本刊課題組”的文章中,提出“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主義剝削的全球化”的新觀點。這種觀點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趨勢,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運動的產物。特別是在20世紀8、90年代之交,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為資本的進一步國際化消除了壁壘的情況下,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成為一種舉世矚目的洶湧潮流。 截至1999年年底,全世界有六萬多家跨國公司,其對外投資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控制了世界生產的40%,國際貿易的50%至60%,國際直接投資的90%以上。憑借其雄厚的資本和先進的技術,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資本主義通過不平等交換,把廣大發展中國家變成它們廉價資源的供應站、獲取高額利潤的投資對象和推銷剩余產品的市場。正所謂“資本流遍世界,利潤流向西方”。 隨著這一進程的發展,南北發展差距愈來愈大。北方發達國家富者愈富,南方發展中國家貧者愈貧。全世界有13億人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下,日平均生活費不足1美元。發達國家擁有全球生產總值的86%和出口市場份額的82%,而占世界人口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僅分別擁有14%和18%。有關統計資料顯示,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窮的人均收入,是30比1,而今已上升到74比1;20年前,聯合國成員國中最不發展國家僅20有余,而今卻增加到48個。 學者們還指出,尤其美國總是千方百計遏制中國經濟發展。中國至今未能加入世貿,都與雖同意中國入世卻仍在背后作梗的美國有關。是以不能盲目樂觀。與利相比,弊的方面亦即挑戰的情形顯得更為複雜。國際資本主義在輸出資本的同時,從來沒有忘記和放棄對社會主義國家尤其中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諸如在經濟、科技“援助”中附加政治條件,通過基金會之類的“民間組織”收買和培植顛覆社會主義國家內部的敵對分子,輸出資本時附帶兜售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等等。 中國的年輕經濟學者指出,這就是以經濟全球化推動政治全球化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全球化,又以政治全球化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全球化來保障經濟全球化。這種國際資本主義主導經濟的戰略,對發展中的中國構成嚴重威脅。 三, 應付挑戰,趨利避害 在列出上述弊端的同時,上述文章也透露出了中國學者在這個問題上體現出了辯証的思維方式和積極進取的態度。這是令人可喜的現象。 文章指出,中國年輕的經濟學者認為,誠然入世對中國有負面影響,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中國與世界經濟的整體聯系日趨緊密。中國應當權衡入世的利弊,以便趨利避害。中國入世,有利于吸引外資,擴大對外貿易,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例如對外經濟貿易方面,中國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已經使它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99年中國出口總額達3606億3000萬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6.4%。近年來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額中,靠外貿拉動的部分約占兩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每年占四分之一左右的增長是靠外貿實現的。(這一部分並不完全准確,去年的增長基本是靠內需拉動。外貿的拉動效應微乎其微)。 這些年青學者指出,對經濟全球化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盲從;既不能全面拒斥,也不宜全面迎合。也就是說,既不能說經濟全球化為洪水猛獸,也不要隨波逐流,去“傍美國這個大款”。中國雖然落后,但經過五十多年的艱苦奮斗,已經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發展經濟,抵御各種風險的物質技術基礎已經比較雄厚。中國雖然落后,但具有一百多年反對外來侵略、五十多年自立自強、二十多年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這是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的歷史前提和現實基礎。這就決定中國在全球經濟化的浪潮中可以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掌握發展主動權。 年輕經濟學者指出,既不回避也不盲從,以豪邁的姿態勇敢地殺入經濟全球化大潮,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相信中國這個歷史悠久,潛力無窮的泱泱大國,既能吸納百川,又能化掉一切污泥濁水。 這些年青學者的思路是對的,態度也是正確的。經濟全球化既然是未來的必然趨勢,那麼因為困難和挑戰就退縮不前是不正確的態度。勇敢地面對挑戰,採取積極進取的態度,用高明的方法來趨利避害,這才是正確的指導方針。 四, 需要深層次分析 要想避害,首先就必須要清楚地了解什麼是“害”。經濟全球化既是機會,也到處布滿了陷阱。一不留神,就會掉入陷阱。而一旦發生重大的錯誤,可能就會對經濟造成嚴重的傷害。所以,中國的決策者們需要了解經濟全球化在哪里和有什麼樣的陷阱。只有有了一個清楚的“地圖”,描繪出了陷阱的所在,才能夠事先採取對策,予以避免。中國有那麼多學者,只要好好地組織,對這樣的問題應該是能夠研究的很透徹的。 從上述文章看,中國國內學者對經濟全球化弊端有了一些認識,但是還非常不完全,對一些關系還不是分析得很清楚。所以,有必要對經濟全球化的弊端進行深層次的分析。 從上面文章中可以歸納出,中國學者對經濟全球化的弊端認識是這樣的一段話:“憑借其雄厚的資本和先進的技術,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資本主義通過不平等交換,把廣大發展中國家變成它們廉價資源的供應站、獲取高額利潤的投資對象和推銷剩余產品的市場。正所謂“資本流遍世界,利潤流向西方”。這就是以經濟全球化推動政治全球化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全球化,又以政治全球化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全球化來保障經濟全球化。這種國際資本主義主導經濟的戰略,對發展中的中國構成嚴重威脅。” 總起來說,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最根本的威脅就是“不平等交換”使得發展中國家淪為西方發達國家的廉價資源供應站和剩余產品的市場。而所謂的政治全球化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全球化只是用來保障經濟全球化的。 筆者認為,這種對經濟全球化弊端的分析不夠全面,不夠深入。經濟全球化的弊端還遠遠不止于此,而且政治和意識在經濟全球化中起得也絕對不僅僅是“保障經濟全球化”的功能。僅僅從邏輯分析的角度來看,上述的結論也是不夠嚴密。也就是說,論點的各個組織部份之間還沒有形成有機的聯系,仔細分析之下,就會遭到質疑。 比如,說資本向全球的擴張會損害不發達國家如中國的利益,這一點如果進行單獨地分析就會產生問題。如果資本的擴張和輸入是不利于不發達國家,那麼為什麼各國還千方百計地要吸引“外資”呢?說先進的技術導致不平等交換,從而損害了不發達國家的利益,也有問題。辯解的人就可以回答說,經濟全球化是自由地進行的。科技不發達的國家可以通過加快科技的發展來改變這種局面,市場是通過競爭得來的。而且科技產品向不發達國家推銷,也使得那里的人民可以接觸世界的先進科技。所以,從這兩個方面看,經濟全球化是同樣有利于不發達國家的。既然如此,那麼政治全球化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全球化只是用來保障經濟全球化,有什麼錯呢?又怎麼會損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呢? 所以,對經濟全球化的弊端還應該進行更完整,更精密的分析。比如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傷害僅僅是“不平等交換嗎”?政治全球化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全球化真的只是用來保障經濟全球化嗎?這后一種觀點尤其值得討論。它未免太過樂觀,不符合歷史事實。對這個問題如果不看清楚的話,后果是危險的。因此,必須要對經濟全球化可能出現的每一種弊端進行認真地分析。是弊端還是挑戰,是害還是利,往往也由對應者的思維和策略而互相轉化。 五, 科技剪刀差不足為懼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國學者把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弊端確定為“不平等交換”。這種不平等交換實際上就是一種剪刀差。過去人們用過工農剪刀差的說法,現在也可以用“科技剪刀差”來描述南北的“不平等交換”。 在這種科技剪刀差經濟體制下,西方發達國家利用其雄厚的資本和先進的技術,從發展中國家輸入低廉的原材料,經過高科技加工后,再返銷給不發達國家,從而賺取高額利潤。形成“資本流遍世界,利潤流向西方”。發展中國家賣出的是低價原料,但買入的卻是高價的科技產品。所以發展中國家是越來越窮,而北方發達國家富者愈富。南北發展差距愈來愈大。最近幾年,發展中國家對這種狀態表達出非常強的反感。世貿組織新一輪談判也進程緩慢。反對全球化的聲浪也日益高漲。 可是,這種不平等交換不見得會是將來最大的衝擊和威脅。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國也因為這種不平等交換而吃過虧。比如,中國的出口都是靠的勞力密集性工業,賺取的利潤微薄。而發達國家的公司賺取了大量的利潤。所以,中國的貨幣含金量小。比如,中國的軍費養幾百萬兵員沒有問題,但是購買高科技武器上就顯得力不從心。這是因為,中國的稅收對高科技產品的購買力小。 盡管如此,中國的廉價勞力和廣大市場卻同時也吸引了海外的大量投資。這些投資使得中國的制造業也迅速成長,使得中國有成為世界制造工廠的趨勢。所以,這種不平等交換從效果上來說,並沒有損害中國的利益。它不平等,但是是歷史和現實環境所決定的。因此,在特定的環境下就是合理的。 但這不等于說,這種不平等交換可以繼續下去。從中國的經濟戰略角度來看,這種不平等是不能允許永久存在的。而打破這種不平等的方法就是大力發展科技創新,提高中國的科技研究發展能力,提高中國的工藝水平,提高中國產品的高科技份量。為了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為了縮小同發達國家的差距,為了繼續提高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為了增強中國的科技自主能力,為了提高中國的國防能力,發展高科技是必經之道。 在這個領域,中國是不必擔心的。同其他發展中國家不一樣,中國具有發展高科技所需要的一切條件。資金不是問題,中國的儲蓄率是最高的國家之一。人才不是問題,中國人聰明肯幹,每年培養的大學生達數百萬人。市場不是問題,中國的13億人口已經是全球的五分之一。有了這些要素,還怕科技水平提高不了? 現在中國的科技發展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這是事實。但是這有很久的歷史原因。從短期來觀察,中國過去計劃經濟下的科研模式存在許多問題。但是,中國已經走上了市場經濟這一條正確的道路,而且正在由計劃經濟下的科研模式向市場經濟下的模式轉變。實際上,中國近年對經濟和科研的發展已經基本上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和方向。要素具備,方法正確,假以時日,中國的科研水平肯定可以領先世界。 在這個領域里,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中國科研水平的進步。某些西方發達國家為了阻礙中國的發展,對中國實行高科技禁運。但是,事實表明,這並沒有阻擋中國科研水平的進步。而且將來也阻擋不了。這些國家最后會發現,吃虧的是禁運者自己。中國最大的優勢是市場。只要保住了自己的市場,自己的科研隊伍就有了發展和發揮的余地。市場對科研的重要性是非常明顯的。比如以色列造軍火,但是美國不讓賣,那軍火就銷不出去。沒有市場,科技再先進都沒有用,因為產生不了經濟效益,就不能夠產生資金積累循環效應,科研就會失去動力。中國就不一樣。政府可以通過各種合理手段來保住自己的市場。哪怕不外銷,只要保住自己的市場,就是全球五分之一的銷售額,就能夠最起碼在世界上占有立足之地。 所以,在高科技領域,中國未來要考慮的不僅是如何發展高科技,和發展什麼高科技,也要考慮如何通過合理的方法來為自己的高科技公司保証市場。在這方面可以採用的方式很多,比如反壟斷,反傾銷,外國公司本土化,產地要求,以世界五分之一的市場為依托建立中國自己獨特的標准體系(外國公司的產品必須要改造才能符合中國的要求),等等。 即使在某些科技領域內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那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中國過去20多年來,採用了以市場換科技的方法,今后還能夠使用。而且,在個別技術領域內的落后,不會對整個國家經濟體系產生衝擊。因此,“不平等交換”的問題對一些小國家會有麻煩,但是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就不會是大問題。中國應該,而且有充分的條件和能力,在科研水平上迎頭趕上,消除與發達國家的“科技剪刀差”。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