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各盡所能(上)
2005/06/08 13:45:16瀏覽98|回應0|推薦0
論各盡所能(上)(點計數:869)


--------------------------------------------------------------------------------
作者:李延明 http://www.pen123.net.cn 2002-11-9 8:06:44 士柏咨詢網

論 各 盡 所 能
李延明

內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在各盡所能思想上馬克思主義與空想共產主義的聯系,論述了由馬克思所科學地闡明的實現各盡所能的條件,區別了馬克思說的各盡所能與斯大林說的各盡所能的不同含義。文章認為,馬克思說的各盡所能是以人要活動和表現自己能力、發展自己能力的要求為基礎的,它指的是人在一切自己願意表現其能力和個性的領域,自由地和充分地發揮和發展自己的體力、智力和創造能力,充分地實現自己個性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在馬克思那里,各盡所能與按勞取酬是不能並存的,這種互相排斥是共產主義社會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互相區別的標志之一。此外,本文還就馬克思怎樣對待空想共產主義學說中的人道主義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一)
"各盡所能,各得所需" 是空想共產主義者最先提出來的。
根據我國學者所見到的資料,"各盡所能"與"各得所需"聯在一起最早出現在1845年法文版《伊加利亞旅行記》的扉頁上 。至于"各盡所能"和"各得所需"這兩個思想則在其他空想共產主義者和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著作中早就有了。例如,在莫爾、摩萊里、付立葉的著作中就闡述過近似于"各盡所能"的思想。在歐文的著乍中有過"各盡所能" 的直接的提法。莫爾、康帕內拉、溫斯坦萊、摩萊里、馬布利、歐文都主張按需分配,對于個人來說,也就是各得所需。在《伊加利亞旅行記》中,卡貝對于"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並沒有直接加以說明,因此,把這兩項主張聯在一起的用法既有可能是卡貝首創的,也有可能是當時已經在法國空想共產主義者中間流行的一個共同用語,而在1845年重版《伊加利亞旅行記》時被採用。不論屬于哪種情況,"各盡所能,各得所需"是空想共產主義者提出的這一點都是沒有疑問的。
空想共產主義者把各盡所能,各得所需看成是人類的一種理想狀態,這種理想狀態是他們所設想的理想社會的內容之一,也就是說,這是空想共產主義所空想的內容之一。
恩格斯指出,空想共產主義者和空想社會主義者設想理想社會是從理性出發的。只要我們深入考察,又會看到,空想主義者所謂的理性實際上又是以人的一般本性 為依歸的。例如,摩萊里就直接指明了理性和人的自然本性的一致。而付立葉則直接指出,社會運動起源于"情欲引力",而"情欲引力"則來自人的本性。大家都知道,在空想主義者的人道主義中,"人"是抽象的,不分階級,不分等級的,這種"人"在他們所生活的社會中並不存在。然而我認為,設想出這種不分階級,不分等級的"人",既有人類共性的存在為其依據,又表明了他們消滅階級、消滅等級的朦朧的意向。這種"人"是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中的人身前的影子。抽象的"人"認既可以被資產階級作為抹煞階級差別的工具,也可以被共產主義者用來表示消滅階級差別的要求,空想共產主義者所說的"人"正是表示了這樣的要求。
在空想主義者那里,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與人道主義是直接相通的。馬克思說,卡貝等人所鼓吹的共產主義"只不過是人道主義原則的特殊表現" ,就指出了這種空想共產主義(也包括空想社會主義)的實質。既然"各盡所能,各得所需"出現在卡貝的《伊加利亞旅行記》中,既然它是空想共產主義者所設想的理想社會的內容之一,那麼它當然也是人道主義原則的一種特殊表現,是根據人的一般本性提出來的。除了人的一般本性這個出發點,它不可能還有別的出發點。
對于各得所需,除了在說明各盡所能時有時需要加以聯系外,本文不擬加以論述。這里只指明,空想主義者所說的各盡所能所依以出發的人的一般本性具體來說是什麼。
在卡貝之前,付立葉曾經提出這樣一種思想,即人有著要求活動的天性。恩格斯說,付立葉第一個確立了社會哲學的這樣一個原理:人類精神本來就有活動並且促使肉體活動的要求。每個人天生就愛好或者喜歡某種勞動。這種勞動本來同時也就是享受。人的天性是活動的 。因為卡貝的共產主義學說對在他以前的各派空想主義學說兼收並蓄,吸取了以前空想主義學說包括付立葉學說中一切合理的東西。所以,可以認為,卡貝的"各盡所能"是以付立葉闡述過的人有活動天性的原理為依據的。
在空想共產主義學說那里,各盡所能既然是一種人的一般本性的要求,那麼它就只能是這樣一種意思,就是人在一切自己願意表現其能力的領域,充分地和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智力和創造能力。不但在勞動領域內是如此,而且在非勞動領域內也是如此。在空想共產主義學說中,"各盡所能"既是一種共產主義概念,也是一種人道主義概念,兩者是合二而一的。

(二)
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講到"各盡所能,各得所需"的地方只有一處,就是《哥達綱領批判》。
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是這樣說的:"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上,在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后;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湧流之后,--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各得所需!"
在這里,我們應該特別注意馬克思敘述所用的語氣。這種語氣就是:只有在那個時候,社會才能夠實現各盡所能,各得所需。這種語氣表明,在馬克思論述問題的這個場合,"各盡所能,各得所需"已經是個被大家所共同接受,至少在該場合中盡人皆知,無需加以論述的問題。馬克思需要做的僅僅是指出"各盡所能,各得所需"實現的條件而已。鑒于馬克思在自己每提出一個新觀點時總是要加以論証,在自己每指出一種新的事物時總是要同時說明它的條件,而不是在事后才說明它存在的條件,所以,馬克思在這里所用的語氣還表明,他在這里指出其條件的這個"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並不是他自己首先提出的思想,而是別人提出的思想。
本文前面已經說明,"各盡所能,各得所需"的思想是空想共產主義者提出來的,至少在馬克思寫《哥達綱領批判》之前三十年就已經出現在公開出版的空想共產主義的書籍上了。這個事實與本文對馬克思所用語氣的分析是一致的。
根據這個事實,根據馬克思在提到"各盡所能,各得所需"時所用的語氣,我們可以認為,馬克思對空想共產主義著"各盡所能,各得所需"的提法是完全接受了。根據現有材料,我們沒有看到馬克思對于空想主義者的這個提法、對于這個提法所表示的思想有任何否定,對于空想主義者賦予"各盡所能,各得所需"的原有含義有任何改變。
我們已經知道,空想主義者是把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作為人的一般本性的要求提出來的,空想主義者對理想社會的整個設想都是從人的一般本性出發的。本文又說馬克思完全接受了空想主義者的各盡所能,各得所需的觀點。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馬克思究竟怎樣對待空想共產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學說中的人道主義?
毫無疑問,馬克思對于空想共產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把人道主義作為自己的哲學基礎是採取徹底的批判態度的。馬克思認為從人的一般本性出發說明不了資本主義社會怎樣轉變為共產主義社會的問題,從人的一般本性出發提要求解決不了這些要求的實現問題,且不說在資本主義條件下首先應該解放受壓迫最深的階級--無產階級,而不是立即解放全人類。空想主義之所以是空想,就在它立足于理性即對"內在人類本性的意識" 的基礎之上,立足于從人的一般本性出發的道義要求的基礎之上,而不是立足于現實的基礎之上,立足于社會發展的規律的基礎之上。然而,馬克思在否定空想主義以人道主義為自己的哲學基礎的同時,並沒有否定這種人道主義本身的合理性,並沒有反對以人的一般本性來作為衡量和取舍事物的一種尺度。本文前面說馬克思完全接受了空想主義者的各盡所能,各得所需的觀點,就是說,馬克思也接受了空想主義者對各盡所能,各得所需的從人的一般本性出發的理解。
事實上,我們只要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馬克思只是反對共產主義理論研究中的單純人道主義觀點,對于共產主義學說當中所體現的人道主義原則本身是從來沒有否定過的。馬克思只是認為靠人道主義解決不了共產主義的實現問題,而並不認為共產主義與人道主義是相悖的。同時,無論是馬克思還是恩格斯,都不一般地反對人的一般本性這個命題。例如,馬克思說過:"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個時代歷史地發生了變化的人的本性" 。恩格斯不但直接使用"人的這種共同特性" 的用語,而且他所說的"真正人的生存條件" 中的"人"指的也是沒有階級性、沒有等級性的一般性的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些場合所說的"人的一般本性"、"人的共同特性"與他們早年所說的"人類本性" 在意思上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指的人類共性,都是指的人的非階級的、非等級的一般性。
馬克思在其著作中,還表示過這樣的意思:作為一種社會發展形式,共產主義社會並不是人類的目的本身,人類的目的是人類能力的發展 ,也就是他在另一個地方所說的個人的獨創的和自由的發展 。而人本身的發展正是人道主義從人的一般本性出發提出的要求。馬克思不但不否認共產主義具有從人的一般本性(而不是具有階級性的具體的人性)出發的人道主義的意義,而且他本人就表述過共產主義社會將實現人道主義目標的思想 。所以,根據馬克思的學說,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它既是資本主義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結果,又是人道主義的實現。在馬克思那里,這兩個方面是並存不悖的,前一個方面並不否定后一個方面,而只是使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學說與空想共產主義學說區別開來。在認定共產主義社會將實現人道主義目標這個方面,馬克思與空想主義者是一致的。
經過這樣的分析,我們就可以判定,馬克思所說的各盡所能同樣是以人要活動和要表現自己的能力、發展自己的能力的要求為基礎的,是以"一個人’在通常的健康、體力、精神、技能、技巧的狀況下’,也有從事一份正常的勞動和停止安逸的需求" 為基礎的,是以"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著的潛力發揮出來" 的要求為基礎的。
我認為,人表現和發展自己能力的要求既有橫方向的,又有縱方向的。在橫方向上,人要求自己能力的表現和發展具有廣度或多面性,即在一切自己願意表現和發展其能力的領域都能夠得到表現和發展,不但在自己具有優勢的活動領域內是如此,而且在自己不具有優勢的活動領域內也是如此。例如,一個嗓音條件不好而且又缺乏音樂素養的人要唱歌,一個跑得不快的人要奔跑,等等。在縱方向上,人要求在他的每個活動領域內能力的表現和發展都是充分的,或程度隨意的。所謂程度隨意,就是指願意表現和發展到什麼程度就到什麼程度,既可以表現和發展到自己的最大限度,也可以不表現或發展到自己的最大限度。除此之外,每個個人還要求表現出自己與別的個人的差別,表現出自己與別的個人不同的、多種多樣的獨特的個性。
因此,馬克思所說的各盡所能,與空想主義者的意思差不多,醛指的都是這樣一種狀態,就是人在一切自己願意表現其能力和個性的領域,自由地和充分地發揮和發展自己的體力、智力和創造能力,充分地實現自己個性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在這種狀態實現之前,它又表示人發揮和發展自己能力的要求應該得到滿足,而不應該受到壓抑和束縛的主張,表示人的體力、智力和創造能力既應該在廣度上得到表現和發展,又應該在深度上得到表現和發展的主張。作為主張,它既不是如現在有些人所說的一種分配原則,也不是一種生產原則,而是一種人的全面發展即多面發展的原則。
毫無疑問,每個個人對不同領域活動的適應性是不同的,因而他就表現出對某些領域的活動擅長而對另一些領域的活動不擅長。同時,不同的個人對同一領域活動的適應性也是不同的,因而,對某一領域的活動來說,某些個人就會表現得較為擅長,而另一些個人就會表現得較為不擅長。所以指出這一點,是為了說明,各盡所能並不是一種表示每個個人都僅僅在自己最擅長的活動領域里發揮作用的思想,各盡所能絕不是這個意思。為什麼呢?因為,第一,所謂每個個人都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里活動,就是每個個人都固定在某個活動領域中,這與各盡所能中人的活動的多方面的要求是相反的。第二,在生產領域中,社會勞動的總量和整個社會對各種勞動需要的比例是一定的。在通常情況下,擅長某種勞動的人的數量與社會對該種勞動需要的數量在比例上不可能一致,在所有的個人都可以自由表現和發展其能力的條件下尤其是這樣。如果每個人都只在自己最擅長的活動領域里發揮作用,那麼某些社會需要的勞動就會因為擅長它的人不足而不足,而另一些勞動就會因為擅長它的人過多而過剩。在后面這種場合,一部分人的勞動就會因為社會不需要而不能進行,從而他們的能力在他們最擅長的領域內就不能發揮。這種情況與各盡所能中所有的人的能力都能夠得到發揮的要求是相悖的。如果把"各盡所能"規定為每個人都只在自己最擅長的活動領域內發揮作用,那麼各盡所能就不可能實現。所以,各盡所能不是各個人都只在自己最擅長的活動領域內發揮作用的概念。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BoDa&aid=1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