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前國際關系格局的特征及其前景
2005/06/02 19:52:42瀏覽92|回應0|推薦0
當前國際關系格局的特征及其前景(點計數:429)


--------------------------------------------------------------------------------
作者:梅振民 http://www.pen123.net.cn 2003-2-24 10:53:55 士柏咨詢網

當前國際關系格局的特征及其前景(1991‧5‧6)
梅 振 民
當前國際關系的格局已發生令人矚目的變化。海灣戰爭以來,美蘇關系趨冷,不能排除緩和進程發生逆轉的可能性。
當前國際關系格局的特征
第一,美處強勢攻勢,蘇處弱勢守勢。
蘇聯就其整體國力而言,仍不失為一個僅次于美國的超級大國。但它同美國的差距已明顯擴大:其國民生產總值己從1978年為美國的55‧4%降為1990年的32%;科技人員數量同美國差不多,但科技水平、特別是在高技術領域已遠遠落后于美國,在47項最尖端基礎技術中,美45項居首,其他兩項為日本占先(日本《產經新聞》1989年2月調查);核和常規武器,數量可能多于美,但質量大都不如美;蘇失去了東歐和華約,失去在第三世界的許多陣地。美卻保留了北約,對世界的影響力,正如海灣危機和戰爭所表明的,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強了。特別是目前,蘇正被國內經濟、政治和民族關系三大危機困擾著,限制了其潛力的發揮。美國則利用蘇國內危機,又壓又拉,攻勢甚猛,企圖影響蘇國內局勢,使之向有利于美的方向變化。
第二,西方處強勢攻勢,東方處弱勢守勢。
社會主義國家在整體綜合國力上弱于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特別是,社會主義已失去東歐一大片陣地,其他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國內面臨一些危機,阿、古、保、羅這些陣地也有失掉的危險。社會主義的名望已不如六、七十年代那樣高,當時許多剛剛獨立的國家仿效社會主義國家的體制,現在,許多國家熱衷仿效的是西方的市場經濟和多黨民主制。西方國家的共產黨也面臨困難,已不象五、六十年代贏得那麼多選民的支持。
第三,北方處強勢攻勢,南方處弱勢守勢。
南方國家六、七十年代民族獨立運動和提高石油原料價格曾給西方發達國家以極大衝擊,但進入80年代以來,它們卻陷入困境,年均經濟增長率低于西方發達世界,南北差距拉大,外債劇增,政治上又四分五裂,形不成統一的強大力量。特別是近年來,美蘇緩和與華約解體導致的兩大軍事集團對立局面結束,不結盟運動似失去了存在的外部環境,再加上群龍無首,已沒有多少有力的活動。美國聲言,它制定政策時已不存在第三世界概念。西方發達國家正利用債權、知識產權、防止武器擴散、石油原料相過剩等手段,置南方在政治、科技、軍事、經濟諸領域于虛弱地位,以達長期控制之目的。
第四,日歐勢增,美仍居首.
日本、西歐經濟實力增加,向美霸權地位提出挑戰。但海灣戰爭表明,美在政治、經濟、科技、軍事各領域仍居首位,日本、西歐難以奪得這第一把交椅。它們之間經濟貿易上的摩擦加劇,但協調能力也有加強,政治的協調行動仍居主導地位。
上述這些特征表明,戰后40多年來東西方綜合力量大體平衡的局面已遭破壞,發生了有利西方,不利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的變化。一個冷戰結束了,兩個冷戰(對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的)開始了。這句話一語道破了此次格局變化的實質和性質。
造成格局此種變化的根本原因
對此,有種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美蘇力量都有削弱,都有困難,都不得不放棄冷戰,奉行緩和政策,結果導致兩極冷戰對峙結束。另一種說法是,蘇經濟停滯,對內要改革,對外不得不奉行緩和與收縮政策,冷戰結束是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推動的結果。這些說法都有道理,但尚未說到更深層的原因。筆者認為,造成世界格局發生此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八十年代發生的以高技術為基礎的第三次產業革命,從而使建立在廉價能源、廉價原料、廉價勞動力基礎上的被稱為"十九世紀技術"的重化工業成為過時的"夕陽工業"。這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歷史過程中一次巨大的革命和質的飛躍。完成這一產業革命的國家就會成為競爭的勝利者,沒有實現這一轉變的,就會陷于被動乃至失敗。正是這次產業革命使世界各種政治勢力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
西方發達國家在70年代三次石油提價和原料漲價的壓力下,首先實現了這次產業革命,結果,效益和產品競爭力有很大提高,經濟實力有很大增長。歷來一向重視發展重工業的蘇聯,既擁有豐富的能源、原料,缺少石油、原料漲價的外部壓力,又處于半封閉狀態,缺乏洞察西方經濟動向的敏感,再加上管理體制的殭化和發展戰略上的失誤,未能及時實現第三次產業革命,結果在西方開始新的產業革命之時,它的經濟就陷入了停滯、危機狀態,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下降。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未完成這一轉變。早在70年代就進行改革、開放的波蘭、匈牙利,后來之所以陷入負債累累的困境,就是因為它們在第三次產業革命前夜借錢引進的技術設備,不久就過時了,產品難以出口競爭,結果連貸款也還不上。民主德國的工業技術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可稱得上是先進的,但它與西德合並后卻不得不關閉大部分工廠,其原因就是技術裝備落后。
正是這次產業革命,大大節省了能源和原料的消耗,石油、原料供應相對過剩,價格大幅度下跌,結果使第三世界國家陷人了困境。亞洲"四小龍"之所以成功,成為第三世界中的佼佼者,就在于它們及時調整了發展戰略,重點轉向了高技術產業.。
這次產業革命使西方內部美、歐、日力量對比也發生平了某種變動。原來經濟技術落后于西歐的日本,在石油、原料漲價巨大衝擊下,及時提出"科技立國"的戰略,較早較好地實現了高技術產業革命,結果其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超過了西歐任何一個大國,並向美國提出挑戰,美國人也感受到威脅。
第三次產業革命還使西方發達國家內部階級結構發生了變化。傳統的產業工人--"藍領工人"的處境惡化,地位下降,被稱為"白領工人"的智力勞動階層的地位和作用上升。階級結構的這種變化導致了社會民主主義思潮滋長,共產黨的影響下降。
緩和進程可能發生逆轉
美蘇矛盾的性質,既是大國霸權利益對立,又是兩種社會制度的對立。戰后四十多年來,它們之間曾經歷過多次緊張--緩和的交替過程。這一過程表明,它們之間關系的狀況受力量對比、各自奉行的政策和國際環境三大因素制約。在力量對比出現某種平衡和國際環境平和時,它們可能奉行緩和政策,兩國關系處于緩和狀態。如果力量對比出現不平衡,有利一方而不利另一方時,有利的一方就可能採取進取性強的戰略,如再遇上爆發點多的國際環 境,它們之間的關系可能出現緊張狀態。現在,力量對比有利美國,蘇國內面臨多重危機,這種形勢對美國主張對蘇採取進取性強的戰略的人是有巨大誘惑力的。如果美國採取這種對蘇戰略,蘇聯也會採取相應對策,這樣,緩和進程就可能會發生逆轉,兩國關系可能再度陷入緊張狀態。海灣戰爭以來,兩國關系趨冷,就表明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但還不至于緊張到爆發大戰的程度。對付伊拉克這樣一個小的地區性軍事強國,美國就動用了差不多一半的軍力,要用戰爭改變蘇聯或中國這樣大國的社會制度,美國還沒有這樣大的軍力。(參考清樣1991‧5‧6第952期)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BoDa&aid=1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