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另一隻手的故事(新圖文版)—錯綜複雜的繁簡之爭《一》
2009/06/20 15:57:41瀏覽1346|回應0|推薦3

另一隻手的故事(新圖文版)—錯綜複雜的繁簡之爭《一》 

上接:錯綜複雜的繁簡之爭《前言》

下接:漢字演化的“真相”? –錯綜複雜的繁簡之爭《二》

火車一節一節的車廂,原來是連著的,現在從中間斷開,原來的車廂就被無情地甩在後面,等它自生自滅。前面(簡化字)往前迅跑,因爲與後面很長一段的車廂脫鈎(信息丟失),顯得很輕鬆,但從知識財富而言,損失太大了。--天風

萬能的“又”字

今天的故事與手有關。

這是一隻手:


 
這一個手掌的正面圖,經過了幾千年的錘煉,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用的“”字:


 
我們的祖先用這個“手”元素發展出了“推”、“拿”、“擡”、“擧”、“拾”、“打”、“拜”、“奉”等等各種形態的漢字。

不過,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和另一隻手有關:


 
上面這隻手是一張“側面圖”,也就是今天的“”字:


 
我們的祖先用“又”(本意手,後來借作虛詞)這隻手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拿它摘一種叫“菽”的豆苗(),可以割下敵人的耳朵回去邀功(,如輕取、取勝),也可以駕御馬匹():


 
逮小鳥()可以逮一、也可以逮一


 
這隻手可以接受船舷裏遞到岸上的東西()。老年人視力弱,可以拿著火把找屋裏的東西()、有人擋路可以拿著掃把一面掃地一面徐徐將人趕走()、可以拿著方尺丈量房屋()、可以拿著竹竿支撐東西()、當然,也可以在追上別人時一把抓住他(=人+又):


 
用手抓住一個犯罪的人,代表他的報應到了()、天地之間(上下兩橫)一個人(中間一彎)又要動口又要動手,用盡心力,極爲不易,寫作“”、用手拿著斧頭寫作“”,後來被借去代表爸爸,又再加了一把叫做“斤”的斧頭,成了“斧”。


 
“又”這隻手形狀一變,又可以成爲這個樣子:


 
古人以手腳的長度為一尺,又說十寸為一尺,而十個手(十尺)就是一丈了()。也有說手上拿一根拐杖寫作“丈”()。把手放在火上居然不燙,這是怎麽囘事呢?原來火已經燒成灰了()。


 
一隻右手加上一個口,既代表邊,又代表手口並用地護佑他人()。一隻左手加上一個工具(工),既代表邊,又代表使用工具輔佐他人()。


 
“又”字代表的這隻手如果橫過來就變成這樣:


 
用手拿筆()可以寫、可以作


讓我們再看看,“又”字這隻手,若畫成朝下就成了“”:


 
上面的人援救下面的人叫“”(援),摘果子叫“”(採),伸手到臼中取物叫“”,用手按著(跪下的人)叫“”。


 
拿著針灸用的針可以治病()、加上用口發號施令可以治國()。上下兩隻手爭奪一根繩子叫“”。把握著一株禾苗叫“”、要是同時握著兩株就寫成“”了。手上拿著掃把寫成“”、所以“掃把星”稱爲彗星。古時耕田的百姓受人欺負地位低下,寫成“”:


 
這三個字,有人說三字同源(手持甲骨文件,本意為掌管文件),也有人說持“中”為“”,加上代表一心一意的“一”變成“”,而栽種植物叫“”。不管怎麽說,都跟“手”有關:
 

手朝下用力就是“”:


 
雙手共用就成了“”。“具、共、弄、與、棄”等字都以這個“廾”為下半部,不過“棄”字下面後來訛變,成了“木”。


 
如果兩隻並排的手都是右手,那麽大概是屬於並肩的兩個人的手,他們是朋


 
手肘就是中醫“寸、關、尺”中的“”,後來加上“肉”偏旁變成“”:


 
用手掌管家中事務叫“”、把東西交給別人叫“”。兩手伸開的寬度叫“”(有本科幻小説就叫《海下兩萬噚》;兩手加上一張嘴和工具,表示幾個人合力,是“”的另一種寫法。用手伸進他人衣服中搶奪小鳥叫“”,用火燒過的石頭(“示”形部分)在病人身上熨燙叫“”也就是“熨”。如果熨燙治療的是受傷的心,就變成安慰“慰”了。


 
手指頭分叉開來打一點表示分叉的“”:


 
手指頭打上點表示在運動中,就成了“”,也就是今天“扭”、“紐”、“忸”的祖先:


 
手旁邊畫一個橫折表示把手翻轉,也就是“”,如此説來,用二簡字寫的口號:“产两反几反”(產量翻幾番)裏頭“反”的用法頗有古意(雖然翻跟反聲調一個平聲一個上聲並不一樣):


 
手上拿著工具的基本圖形是“”或“”:


 
拿著硬物可以衝進屋内打人(“元”),這就是“”。拿著鞭子趕牛是“”。拿著鼓槌可以打“”這種打擊樂器、拿著“家法”可以督促一個跪下的人(己)悔改(),樹枝砍下來可以做成一枚枚的手杖()。


 
攴部另外還有啓、攻、收、攷、敲、放、孜、更、故、政、敗、效、致、敏、救、敕、斂、敢、數、變等字多與用手打擊有關或是動詞。

最後,讓我們看看“又”這個手形象的“現在進行式”:


 
由這個“”字又能衍生出另一批漢字,其中包括“殺”、“毆”、“投”、“發”、“役”、“疫”、“毄”(擊、繫)等等,多和手的“動作”或“現在進行式”這兩個概念有關。

文章結語

從“又”的龐大應用範例中,我們可以看見繁體字原有的、令人驚嘆的合理性。因而本文的副標題中說“萬能的‘又’字”。這些字也是先民雙手萬能改造世界的一個見證。我們平常說起文物總是令人想到甲骨、青銅、陶瓷、書畫之類的“硬件”,殊不知漢字作爲幾千年文化的見證者,更是一種“文化軟件”,需要我們去珍惜。

“又”字的確萬能,然而它的簡單造型和無所不在卻給人一種錯覺,認爲它無關緊要。在歷代俗體字的發展過程中被人們輕易地當成了“造字萬靈丹”一般地濫用亂用。自此,凡是筆劃稍多的漢字,例如“漢”、雞、“勸”、“對”等字皆可以一個“又”字來摻水沖淡。至此“又”字成了一個毫無生機的“真空填充材料”。我們學習語法,尤其是英語語法時,都會學到動詞的重要。沒有動詞無法成句,動詞對一串分散的概念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而我們如果以一個漢字為表示概念的單位,“又”和“手”正是聯結一個漢字字裏面衆多元素不可或缺的“動詞”。

我們當然不可否認,非正式的俗體字,以其省事便利的特性,在很多場合確有它的利用價值。文字的非正式用法無所不在,就像飯館裏爲了效率而把“揚州炒飯”簡化成“Y反”,美國黑人將ask省略念成aks,商業廣告將源自德語nacht, richt的night和right簡化成nite和rite,以及牙買加人乾脆把英語中的This寫成Diz還貼在交通告示牌上。但是,在今天報紙媒體天天教育我們“做”和“作”不可混用,“街”、“蛋”不可寫成“亍”、“旦”的同時,還有人天天在大談“俗體字早在宋代就有了”這種轉移焦點、避重就輕的言論,這實在令人遺憾。所謂“劣幣驅逐良幣”,這是文化發展必然遇到的阻力,這也是國家需要重視教育和文化政策的原因。倘若把劣幣當作良幣來沾沾自喜,還說這是“歷史的潮流”“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這是隨波逐流,不是我們復興崛起的今天應有的態度。

很遺憾地,以“又”字為代表的這種令我們自豪的漢字寶藏,曾幾何時,讓被越級提拔的大量非正式俗體字所沖淡混淆了。我們真的仔細想過,這種交換的代價是什麽?讀過水滸傳的朋友們不妨想想,不學無術的高俅是怎樣憑球技一項優點就連升三級,官拜太尉的嗎?如今忝居廟堂的許多俗體字,本質不也是“不學無術”,唯一的優點就是筆劃少嗎?換個角度來説,“又”字的用法和用例是那麽簡明易懂,這種知識能夠助益多少學習漢語的人們?爲什麽我們在學校從來沒有人傳授這種學習漢字的捷徑?

如今,我們知道了“又”字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讓我們再看看這些宋朝乃至民國時期的所謂“俗體字”,也就是今天的“規範字”。我們該如何解釋這些“文化瑰寶”?

对:用右手肘頂著左手背,這樣如何對得起?
叹:用手捂著嘴,是不是說錯了話?
仅:這是從背後一把抓住別人的“及”字另一種寫法嗎?
汉:洗完手甩甩水?
难:小鳥站在手背上?
鸡:大鳥站在手背上?
欢:打呵欠用手捂著嘴?
凤:不懂。
邓:“手”之都?
戏:戈靠在手背上?
树:右手肘頂著握著樹幹的左手?還是“木”加上“對”的形聲字?
圣:抓一把故鄉的土?
等等…

中日兩國的簡化字(不管是日文的“対”還是中文的“对”、“叹”、“仅”)大量使用又字以求達到節省筆畫的目的,其副作用就是使原本尚算清澈的“漢字合理性”之水又變得更渾濁一些,到底這是在容忍範圍之内,還是污染物超標呢?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XZ18&aid=30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