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13 09:15:12瀏覽1534|回應16|推薦32 | |
美國的政治 「期中考試」 剛剛結束, 結果大家都已曉得, 民主黨在國會和地方的選舉均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共和黨的失利不是什麼令人意外的事, 看來老美終於了解伊拉克的政策是一個爛攤子, 很難吃乾抹淨, 一走了之, 加上對卡崔娜颶風的處理失當, 小布希的聲望是如跌入十八層地獄, 難再翻身, 現在和他一起陪葬的是共和黨在國會的主導優勢。 台灣的政治喜歡跟著美國走, 美國這次的選舉是如此, 那台灣下次選舉會有麼樣的結果? 同樣有著辜負選民所託的總統, 一個失策, 一個失德, 一個靠 911 後高漲的愛國主義情緒, 另一個靠子彈的幫忙, 兩人都奇蹟般的當選第二任, 兩人也都讓 Bostonian 搖頭嘆息, 嘆息的不光是這兩人的是無能與無知, 嘆息的是人們只會感情用事, 不用腦子來投票, 如今的哀嚎與怨恨, 始作俑者其實是選民自己。 Bostonian 不住在台灣, 對於哪個政黨好, 票該投給誰, 不能置一詞, 但對台灣的選舉方式卻有一些印象與感受, 感覺台灣的選舉是以 「搏感情」 取勝, 有沒有政見, 沒問題, 沒有經歷, 也不要緊, 只要能標新立異, 搶上頭版, 那就是 「凍蒜」 的第一步, 多少人在投票時會有這樣的迷惘: 「.....嗯, 這個人的名字聽過..... 就選他吧....」 試問, 這是選舉, 還是買樂透獎卷? 燃燒 「民族感情」 是最常用的選舉伎倆, 一個候選人站在小發財車上, 沿街掃票, 車上的擴音機傳淒厲的呼嚎: (台語) 「台.....灣.....建.....國.....啦.....」 好悽慘..... 語調之悲悵, 令人鼻酸, 回頭想把這位 「建國烈士」 好好地認識一下, 結果發現他的政見就只有五個字 ── 已在擴音機裏已全說了。 言簡意晐也不為過, 但是如何建國, 為何建國, 總得說來聽聽吧? 否則我怎能知道你是不是玩真的! 這樣就是就嘩眾取寵, 這種人在美國當選不了, 在台灣卻是高票當選 。無怪乎現在的候選人都穿著一條背心夾克, 上面繡上自己的名字, 乍看之下好像回到小學生時代, 又彷彿是候選人得了健忘症, 深怕出了門就會忘掉自己的名字, 其實為的是加深選民的印象, 因為了有太多的選民只憑印象來選人, 這是台灣選舉的畸形。 另一個印象是悲情的訴求, 強調自己做過黑牢, 受過不公不義的迫害, 如今要為民前鋒, 替天下蒼生伸冤昭雪, 聽起來是冠冕堂皇, 但明查暗訪下, 這人其是掃黑入獄, 伸冤昭雪就是替黑幫弟兄開脫關說, Bostonian 未出國前, 有個鄰居就是如此, 成天無所是事, 在家門前大榕樹下擺龍門陣, 三教九流人物絡繹不絕, 抽煙喝酒, 亂吐檳榔汁, 有次經過, 鄰居突然喚住, 要 Bostonian 加入其 「民主論壇」, Bostonian 聽了心裡暗笑, 不過基於好奇, 還是聆聽了一會, 內容不外乎是謾罵詆毀, 或是大吹法螺, 皆言己勇 (亦即進出幾次牢房), 毫無任何建設性的言語, 沒隔幾天又從鄰居家經過, 一塊大招牌豎立在老榕樹下, 寫著 : 「xxx 選民服務處」, Bostonian 看了差點沒從腳踏車上摔下來。另外也有 「代夫 (或代父) 出征」 而高票當選的奇人異事, 反正, 在台灣選舉, 只要裝成政治被迫害者, 搏取同情, 那也是凍蒜的第一步。 台灣的民主師出美國, 效法美國, 但依我看來, 台灣沒學到真正的民主, 因為 「民主」 不光是投票選舉而已, 民主更深的一個層面是能選出有操守、有能力的人來為人民說話, 辦事, 及謀福利, 要做到這一步, 必須知道 「如何選」 而不是「亂選」, 「亂選」 有時是比 「不能選」 危害更大, 更不民主。 Bostonian 寫這篇文章, 若是只有批評而無建言, 那也未免淪於 「譁眾取寵」 之譏, 那麼該 「如何選」? 其實不難, 打個比喻, 就像公司招募一位經理, 過程不外先從應徵者的履歷與經驗看起, 與之面談, 聽其言, 察其行, 最後再多方的考證應徵者的風評 (References) 與信用 (Credentials), 選擇理想的候選人也是同樣的過程。 以這次的麻州州長選舉為例, 四個候選人, 共和黨, 民主黨, 綠黨, 及一位無黨籍, 兩男兩女, 一黑三白, 撇開政黨, 性別, 膚色這些先天有利或是不利的因素, 我們用這樣的方式來篩選候選人: 履歷與領導經驗 ─ 四人當中只有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候選人有足夠的公職經驗, 共和黨的候選人是現任副州長, 過去四年任內幹得中規中矩, 頗有佳評, 民主黨的候選人是一位曾任職於克林頓時期的聯邦法官, 現任于可口可樂的副總裁, 主管可口可樂公司各項法律事宜, 這兩位候選人皆出身哈佛, 但不重要, 因為哈佛也出過殺人的學生, 也有如小布希之號的庸才, 我更看重的是畢業後的領導統馭能立及公職經驗。講到公職經驗與領導能力, 台灣那一套 「代夫出征」的戲法, 可真令人瞠目結舌, 想想, 問政的能力是可以轉移的嗎? 在國家的民主殿堂上, 為民喉舌的民意代表, 可以說出 「等等, 我回去問完我先生再說」 嗎? 政見.政見.政見 ─ 對 Bostonian 而言, 沒有政見, 不投, 沒有說明 why & how, 不投, 哪怕候選人是如何地有名氣, 長得多好看, 有顯赫的家庭背景, 除非你把 「牛肉」 端出來, 否則休想從我這兒得一票, 原因很簡單, 譁眾取寵的人可以天花亂墬, 但會破綻百出, 無法自圓其說, 例如, 某個候選人提出台灣申辦奧運, How? Why? 台灣連亞運都申請不到了, 奧運有可能嗎? 再說, 對台灣有什麼好處? 當然, 政見不只是辦不辦奧運而已, 對我而言, 教育是第一, 治安第二, 經濟第三, 其次是社會福利, 兩岸, 外交, 軍事等等, 因此, 我對教育有見解的候選人, 通常給的分數最多。 信用 ─ 最後考察候選人過去的所作所為, 看其言行是否一致, 開出的政見支票是否都能對現,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 這些資訊都不難找, 只是必須是從可以信賴的來源。 或許你要懷疑上述三個步驟要花多少時間與精力, 其實不多, 在波士頓, 人人都關心選舉, 大家對候選人的政見, 經歷, 過去, 未來, 都能如數家珍, 侃侃而談, 電視辯論更是選舉的焦點, 他們花的時間是不少, 但無人覺得這有什麼不應該的, 畢竟這樣才是真正的參與民主政治。 台灣下次選舉到底會怎樣? 天曉得! 會不會又有一顆神奇子彈打穿過膝蓋再劃破肚皮? 會不會有又有幾顆飛彈掉入台灣外海? 又有多少候選人愛斬鷄頭發誓? 更可怕的是, 又有多少人因此相信? 寶貴的一票, 就輕易的被一顆雞頭給收買了, 可悲! 想寫這篇, 也只是希望台灣的選民也能拋開感情的因素, 遇見突發的 「戲外戲」, 仍要客觀冷靜, 因為台灣實在沒有本錢再重蹈兩年前的覆轍了。 麻州這次選舉由民主黨 杜瓦派翠克 (Deval Patrick) 勝出, 他是麻州第一位非洲裔的州長, 在這事事以白人為主導的美國小州, 選民能超越種族的藩籬, 只論能力, 不論膚色族群... 請問 波士頓人能, 台灣能嗎? Bostonian 11.12.06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