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02 11:37:38瀏覽1696|回應0|推薦15 | |
我的故鄉杉林區(楠梓仙、南仔仙)最近因為新任的區長,而有了一些發展上的動力,不僅主動對外尋求經費,對內更積極思索發展上的對策,但坦白說,有了一人之力後,杉林更需要的是如何將之變成眾人,而除了區公所本身的公務體系,以及杉林鄉親參與的關鍵因素,若能提出一個符合在地脈絡的規劃藍圖,則足以架構出杉林發展上黃金三角的聯盟。
也因此,杉林的總體計畫務必放在回顧與杉林相關文獻的基礎上,來做好調查研究分析階段的功課,雖然杉林的文獻並不多,但還好有位鄉親在就讀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時,選擇了以自己的家鄉杉林作為自己碩士論文的主題,頗值得參考,鍾敏鈺的《邊陲聚焦:高雄縣杉林鄉客家聚落之發展與變遷》以及林明怡之《北部客家人南遷之探討-以高雄縣杉林鄉為例》,是了解杉林的客家人的兩份重要文獻。 然而,在規劃的實務操作上,有關於發展可著力的議題,可說是無止無盡,基於時間與各項資源的有限條件,以及其他各地種種發展經驗的顯示,杉林想要在遠遠落後的情況上,擠身於有競爭力的『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行列,那不可避免地就必須要慎選計畫的主題。而以現階段的條件來說,我覺得軟體的建構必須優於硬體的建設,也因此,若能從地名探討、社區營造、客家研究及民族植物等四個主軸,來作為進入社區田野的主題,其整理出來的調查成果,肯定可以支撐並成為杉林未來發展所需的軟實力,進而大大提升了日後硬體建設的效益。 地名是居民對地表特徵之自然環境及其人文發展之社會環境的紀錄。地名同時也被視為是一種「活化石」,透過其地名之探究可了解該地區之環境的發展及變遷。許淑娟在其《由地名系統建構楠梓仙溪中游的區域特色》一文中,從清代的番界政策、日治時殖民政府鼓勵母國企業所進行的開發,以及戰後林務局之林政事業等活動之特徵與演變,嘗試從地名系統的分類與時空特徵來建構本區長期發展之淺山丘陵地的區域面貌,而許文所指稱之楠梓仙溪中游即包含了杉林鄉(區)全境。又曾國明在其《日治時代楠梓仙溪中游地區的土地開發與區域特色之形塑》之著作中,以血緣地緣關係、社會網絡、空間組織等概念,探討清代即日治兩時期中,土地利用與人群互動的區域景況、國家與資本介入對土地利用之影響,同時探究不同土地對居民生活之改變,且進一步歸結地方領導階層形成與社經組織的網絡關係,最後藉由社會網絡重組下的空間型態呈現出其區域特色。 綜合上述兩文得知,杉林之地理歷史空間的開發,至少與南鄒、平埔及客家等族群相關,其自然環境背景如下:杉林座落於楠梓仙溪流域之中游地區,全境分屬兩岸,位於玉山山脈內英山、阿里山山脈烏山所夾峙的山谷之中。杉林西與台南縣南化鄉相鄰,北接高雄市甲仙區,東與六龜隔山相鄰,東南接旗山的旗尾山及美濃的月光山,西南則接內門。境內有蜈蜞潭溪、茄冬湖溪、竹仔坑溪、陳寶坑溪、新厝子溪、枋寮溪、新莊小溪及隘寮溪 、南河及內寮河等支流,以及獅子山與月光山。而在此地客庄的開墾,乃源於清代來自於美濃高樹等地的客籍移民,也在本地形成新庄、月眉、崁頂、新匠寮、莿仔寮等聚落。杉林的地名研究不僅有助於客庄社區意識的凝聚,同時更是文化觀光產業的基礎內涵。而文化又是推動區域經濟及社會發展的軟實力及精神支柱,也因此,地名研究所衍生的景點、空間形式或地理型態,以及神話、故事傳說及歷史深度,將是杉林推展產業經濟及社會文化發展時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基於對杉林的發展有著這樣的策略思維,我認為杉林的客家文化環境營造發展的總體計畫應該要紮紮實實地做好本地的地名研究。 |
|
( 在地生活|高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