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印尼 - 首都雅加達,荷蘭殖民的魅力,東南亞發展迅速的城市!
2014/10/24 21:17:27瀏覽6918|回應0|推薦17


我的旅行日記,冀記錄入境的各國首都。每一座城市發展,都有它的重要史蹟。從森林,泥沼,平原到高樓萬丈;從殖民到獨立,一個國家的民族驕傲。發展中的國家或第三世界,在國際舞台可以“小國大用”,天然資源豐富。印尼人口世界第四,首都雅加達人口早已突破一千萬,全世界城市人口排名第十四。



印尼是人口輸出國,走在馬來西亞的街頭,印尼人比比皆是,大家到馬來西亞以求謀生。目前印尼人在馬來西亞的人數已達百萬了。馬來西亞與印尼,皆以穆斯林居多的國家。印尼,以美國民主共和制度治國;馬來西亞,以英國君主立憲體治國。印尼與馬來西亞在國際地位不可小覷,世界油棕出口的最大。兩國最相似的地方是語言,所以可以溝通接觸。印尼,乃千島之國,多以巴厘島,日惹,亞齊聞名。印尼,目前是世界最大伊斯蘭教體治之國。當年排華,對當地印尼華人誠惶誠恐;近期(2014年)的總統大選,更是鬧得沸騰。








對於雅加達的評鑑,貶多於褒。城市的基建不夠完善,對旅客而言,頗不方便,加上語言溝通的障礙。做為一國之首,雖然被認為是世界級城市,以金融、經濟,文化,政治為中心,城市規劃有待進步。聽說治安差強人意,不過我依然一個人走在雅加達城市中心的街頭。最讓人傷神的是,城市的交通車水馬龍。如果下去豪雨,更是水泄不通。堵車的狀況,心情坐立難安,如此著急。




作為國家的經濟及金融中心,絕對少不了時代感的商業大樓,高級酒店,奢侈的時尚。Grand Indonesia & Plaza Indonesia是雅加達最高級的購物中心,國際品牌如LV,GUCCI,BURBERRY等,都可以找到。到首都,絕對要目睹,該城市的繁華程度。那一天,從酒店搭計程車到雅加達市中心的高級商場(Grand Indonesia & Plaza Indonesia) ,結果10分鐘的路程,因塞車導致,結果花上75分鐘。河流中的垃圾堆積,水被染成一片漆黑混濁。人類怎麼了,文明殘缺。走在老城區,一股臭氣沖天的怪味,如此撲鼻,我快要窒息。看見辛苦的人,在河流上(乘坐獨木舟)辛苦地清理河裡的垃圾。





在市中心,最雄偉的莫過於國家紀念塔(Monas),矗立在獨立廣場公園中央。石碑高137米,頂端以35公斤黃金製成的火炬雕塑,象徵著印尼的獨立精神。塔内陳列印尼獨立史蹟的博物館;還可以乘搭電梯到碑頂,俯瞰雅加達市風貌。






獨立廣場旁,有一間非常莊嚴的清真寺,即伊斯蒂克拉爾,是印尼最大的清真寺,建於1979年。歧途,偏見,極端是導火線,在多元種族的國家,可以暴亂,如果沒有禮讓,和睦共處。這點,我覺得目前印尼的宗教,還蠻自由的。伊斯蒂克拉爾(Masjid Istiqlal)清真寺,原本就是伊斯蘭教的寺廟,理應該是回教徒設計建築,但建築設計來自一名西班牙的基督教徒。





國際上,尤其在中東,往往伊斯蘭教跟基督教發生爭執。在清真寺正對面,一間百年的天主教堂(Gereja Katedral Jakarta),外觀非常壯觀;教堂內非常肅穆,教堂牆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岩石建造,頗吸引我的目光。









在雅加達,我最喜歡的地方是法塔西拉廣場(Fatahillah Square)。周圍歐式風格的建築物歷史悠久,是荷蘭殖民時期留下的,當中包括印尼歷史博物館,郵政局,傳統戲劇博物館,藝術博物館。這裡是雅加達最古老的城市,曾經被荷蘭統治。 雅加達老城(Jayakarta,勝利之城),大約四百年的歷史。我完全沒有想到,雅加達竟然有荷蘭古蹟。一排荷蘭殖民建築及文化遺產,需要政府正視,保留與保護。非常珍貴的古物,考古的證據,歷史的滄桑。去雅加達老城,我乘搭電動(聯)火車。在區內,我緩緩徒步搜索古建築。紛紛細雨,整座地區直接降溫;古老的城區也格外有情調。老外少,大陸客幾乎沒有。這裡倒是當地的年輕人居多。思想保守,抑或宗教束縛;但時代變遷,群體拍照及自拍成了流行,乃每日不可缺的舉動。廣場上的印尼年輕人,玩得心高采烈,帶上鮮豔的草帽,騎著單車,一起追逐彼此,一起瘋狂。















紅店(Toko Merah),是印尼最古老的荷蘭式建築物。紅店位於雅加達老城,靠近雅加達歷史博物館。它建於荷蘭殖民時期,即1730年,已近四百年的歷史,是荷屬東印度總督的住宅。1743至1755年,紅店改為海軍學院。除此之外,紅店,在巴達維亞時期,也轉手好幾位總督。不儘于此,於1786至1808年,紅店也該成酒店。在1851年,一位巴達維亞華僑總領(Oey Liauw Kong)買下紅店,並改造成住宅及商店。他把荷蘭式的房子塗上紅色的油漆;因外觀紅色,所以成了雅加達著名的“紅店”。内觀,富麗堂皇,構造擁有中華的概念。當年(1920年至1940年)銀行(voor Indië)櫃檯,乃然保留。建築的修復,是欲打造成商業展覽及會議廳。根據了解,這裡也成為當地電視節目的擇地之一。










徘徊在雅加達老城,累了,走進一家復古的餐廳,氣氛直逼心臟。點了一分印尼道地美食,簡直垂涎三尺;配上窗外復古風景,何樂而不為?CAFÉ BATAVIA,是巴達維亞時期的建築物。餐館内,像是百老匯的風格,古色古香。牆上的照片,說出當年荷蘭人在雅加達,風流快活的日子。巴達維亞咖啡館(Cafe Batavia)於1850年竣工,乃屬荷屬東印度的行政辦公室。1990年,一名澳洲人買下該建築物,然後投入餐飲業。於1991年,正式對外開放。
















遺失的雕像,或許人類的貪婪;也可能歷經滄海桑田,千年古物無法承受環境惡劣,杳如黃鶴。但雅加達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uem),絕對讓人大開眼界。百年的歐式風格建築,外觀感覺像一座法院或國會,建於1868年。博物館前的草坪石墩上,立著一座銅大象,乃1871年暹羅王拉瑪五世來訪時所贈。此館,是印尼規模最大,收藏豐沛的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走進展館滿滿的石雕像,多來著爪哇島(婆羅浮屠,普蘭巴南,Dieng Plataeu),多是佛教及印度教的文物。一覽民俗館,可以了解印尼的傳統文化,手工藝品,風俗習慣等歷史發展。博物館,設有三四千年的中國青銅時代的鼎與鬲,還有私人收藏的陶瓷器,可以追溯到中國晉朝漢代。







我想旅行印尼,並沒有多人會納入行程之一。對雅加達的交通情況,痛昏腦漲;河流的污染,簡直破壞城市的美感。雅加達跟吉隆坡是姐妹城市,有朋友說兩座城市很像,我否定這個比喻。後者更綠化,更有規劃,更有活力。無論如何,旅遊印尼雅加達,不但可以看到荷蘭的痕跡;也可以體會印尼的發展神速。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uguste08&aid=1842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