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雞眼?胼胝?還是疣?皮膚科部落格|醫學美容|淨膚|飛梭雷射|微整形|玻尿酸|微晶瓷|痘疤|除毛|肉毒桿菌|喬雅登|Juvederm|淚溝|隆鼻|法令紋
2010/06/09 19:09:40瀏覽2669|回應0|推薦0

皮膚科

雞眼的外觀呈稍稍隆起圓錐形的角狀物,大概可以想像一枚大頭釘嵌在皮膚的樣子,尖端向內,釘在腳底板裡;它的中央呈淺黃色,周圍一圈顏色稍深,大小約似黃豆,看起來很像雞的眼睛,所以稱為雞眼(如圖一)。

  雞眼的內部主要包著透亮角錐狀的中央核心,被多層的角質厚皮組織圍繞覆蓋著。

◎有學者將雞眼再分為軟、硬兩種:

軟雞眼多半在第四趾外側(如圖二),由於趾間潮溼,趾骨與趾骨相互摩擦,使得角質變白而且溼軟。

硬雞眼通常在小趾頭的背側面(如圖三),主因足趾骨頭隆起處與鞋子斜面相互接觸,摩擦太過密集所致。

胼胝(讀音為便宜的便,以及隻)

  如同常做粗活後,手所生出的厚繭一樣,是在腳底結了肥厚的死皮(如圖四),正所謂胼手胝足也。胼胝一般呈片狀,比雞眼還大,通常出現在第二及第三蹠骨腳掌面。

  與雞眼的成因類似,胼胝幾乎也是每天走路走出來的,部分與走路姿勢有關,因長期摩擦或重力壓迫所導致的皮膚變厚。可是胼胝並沒有一個特定的壓力點,所以只有界線不甚明顯的角質層大量增生,而不像雞眼會形成一個角錐體中心。

,俗稱魚鱗刺、魚鱗疽或魚鱗贅,但其實不是被魚鱗刺到,而是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所致。

  手、腳或身上都有可能出現疣,也會越長越多。表面摸起來會覺得有些粗糙,乍看很像雞眼,但常有黑點在上面(如圖五)。尤其將表皮刮薄後,可見到點狀出血(如圖六),這是因為病毒會同時誘發微血管及表皮不規則地增生。

  簡單區分,疣會傳染給別人,而雞眼及胼胝則不具傳染力。雞眼常會有疼痛感,嚴重一點的話甚至有灼熱感,尤其是壓迫到神經時,患者更是覺得疼痛不已,欲除之而後快;也有人會覺得像小石子卡在足底,每天走路都會不舒服;胼胝或是疣長大到一定程度時,也會隱隱作痛。

◎治療方面

  不管是雞眼、胼胝或是疣,都可以用液態氮冷凍或擦水楊酸外用藥治療。不過,民眾有時將「疣」誤認為「雞眼」,單單以雞眼貼布來治療,有時會使得角質更軟化,病毒更容易擴散。

  其他治療方式包括電燒、雷射或外科手術等,但要小心有時會留下疤痕。也有人嘗試以口服或外擦免疫調節劑治療病毒疣;預防勝於治療,不要穿過窄、過緊的鞋,這是防止雞眼及胼胝的首要保養之道!

文章出處 http://dr-skin.com.tw/example-detail.asp?id_no=107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exLin2&aid=41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