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27 16:15:57瀏覽1002|回應0|推薦3 | |
1626:袁崇煥在寧遠大捷中以不足1萬人的兵力擊退努爾哈赤的十數萬大軍,因此被封為遼東巡撫 1900:在第二次波耳戰爭(Boer War)的馬山戰役(Paardeberg)進行中,英軍接到波耳將軍皮耶.柯榮傑(Piet Cronje)的無條件投降信;第二次波耳戰爭是英國與南非德蘭士瓦共和國(Transvaal)和奧蘭治自由邦(Orange Free State)之間的戰爭。起因於1896年,英國南非礦業公司的職員詹森(Leander Starr Jameson)帶領500名南非公司的警察,企圖推翻德蘭士瓦的保羅.克魯格(Paul Kruger)政權;詹森失敗被俘虜。詹森舉事之後,德皇威廉二世(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向德蘭士瓦總統克魯格拍發電報表示祝賀,而惡化了英德關係,並使英國決定以武力解決與德蘭士瓦的爭端。波耳戰爭為時兩年半,雙方死傷慘重,總共超過二萬四千波耳平民喪生;其間有著名的「血腥星期天」(Bloody Sunday,2/18/1900)一戰。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製作的《波耳戰爭》 1943:在納粹部隊準備將最後一批為數六千左右的猶太人送往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時,他們的家人(大部份是他們的妻子)輪番到玫瑰街(Rosenstrasse)舉行和平抗議。德國的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Joseph Goebbels)不想在大街上射殺這些婦女,於是決定釋放這一批猶太人。「玫瑰街抗議事件」是在納粹執行大屠殺時期少有的和平示威。 1807:美國詩人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出生在緬因州。 1897:著名女低音瑪莉安.安德森(Marian Anderson)出生於賓州費城;知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曾說她擁有百年方得一聞的歌聲。1939年的復活節,她在林肯紀念堂前臺階上舉行一場有七萬五千多人參加的演唱會,更有數百萬人在廣播中聽她的演唱;數個月前「美國獨立革命之女」(Daughter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拒絕她在憲法大廳獻唱,哥倫比亞特區的教育局也拒絕許可她使用白人中學的禮堂。 Marian Anderson,1939 1902:美國小說家,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出生於加州。主要作品有《人鼠之間》(Of Mice and Men,1937),《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1939),《伊甸園東》(East of Eden ,1952)。他的作品多半描寫大蕭條時期的平民階級及移民工人在生活中的掙扎,多部小說也被拍成電影,其中由亨利.方達(Henry Fonda)主演的《憤怒的葡萄》在1940年贏得最佳導演及女配角獎。 The Grapes of Wrath
1932:演員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生於英國倫敦;她從十歲起便登上銀幕,歷經8次婚姻,得過兩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演員之一。 《郎心如鐵,A Place in the Sun》(1951) 《劫後英雄傳,Ivanhoe》(1952) 《巨人,Giant》(1956) 《戰國佳人,Raintree County》(1957) 《朱門巧婦,Cat on a Hot Tin Roof》(1958) 《夏日痴魂,Suddenly,Last Summer》(1959) 《青樓艷妓,Butterfield 8》(1960)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埃及艷后,Cleopatra》(1963) 《靈慾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1966)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1934:美國社會工作者瑞爾夫.納德(Ralph Nader)生於康乃狄克州;他在1996、2000、2004及2008年四度參選美國總統。他畢生致力於保護消費者、環保及反核運動;美國現在規定汽車必需配置安全帶就是由他所推動的。 1936:前蘇聯生理學家,1904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伊凡.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英譯:Ivan Petrovich Pavlov)逝世;他因研究消化系統及制約反射聞名。特別是他的制約反射研究對科學、哲學和大眾文化都有影響:「巴甫洛夫的狗」被用來形容一個人反應不經大腦思考;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小說《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也以巴甫洛夫的制約理論作為主題。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