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0/04 22:00:00瀏覽4982|回應4|推薦4 | |
有些「覺醒公民」主張:『十大建設就是「基礎建設」:高速公路、港口、發電廠、機場等。看似很厲害,但是中華民國政府來台搜刮了30年,才想到要做這些「基礎建設」,1979才完成。那請問中間30年這個政府除了徵稅就都在睡覺嗎?過了30年,覺得「反攻大陸」無望了,才願意「建設台灣」開始做基礎建設,還好意思誇口?』(語出自nagee) 這種論述完全不具備任何一點點常識,純粹是為了仇恨中華民國政府而編出的論述,就是要大眾不要感謝國民黨曾經給台灣的貢獻。但是現在社會上充滿了沒常識的「覺醒公民」,使得這種荒謬至極的論述在網路上到處亂竄。 十大建設是指:高速公路、縱貫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中正國際機場、台中港、蘇澳港、核電廠、中國鋼鐵、中油高雄煉油廠、中國造船。總投資經費2094億元。 國民政府剛遷台時,戰爭才結束沒多久,不僅百廢待興,同時國庫空虛。在缺錢、缺糧、缺人才、缺能源…所有基礎設施不足的情況,根本不可能進行那麼龐大的工業建設與交通建設。 不僅是沒有資源推動工業化,主客觀的環境也不具備。 政府遷台的1949年,世界第一座核電廠都還沒出現,台灣怎麼可能建造核電廠? 政府遷台的1949年,台灣的電力都還不足,民眾都還未必有電燈能使用,哪可能鐵路電氣化? 政府遷台的1949年,台灣往來國際只靠松山機場就夠了,有必要新建國際機場嗎? 政府遷台的1949年,台灣進出口數量少,單靠原本就有的基隆港與高雄港就足夠,有必要開新港口嗎? 政府遷台的1949年,台灣人需要的是糧食與衣服,有必要建造鋼鐵廠嗎? 政府遷台的1949年,台灣有多少人買得起汽車?多少人買得起大船?要高速公路、煉油廠與造船廠何用? 單是這幾項簡單的常識,就足以徹底破解網路上那些抹黑中華民國政府貢獻的蠢話。 要知道這時的台灣,糧食還很缺乏,還要仰賴美國援來度日。特別是美國麵粉,標注著「中美聯合 淨重30kg 請勿用鐵鉤」的麵粉袋做成的內褲,是那時代普遍的記憶。 在一切物資短缺的情勢下,政府建設台灣的步驟以「農、輕、重、尖」的策略進行,先推行農業改革,再鼓勵民生投資輕工業,以政府力量推動重工業,最後升級到尖端科技業,循序漸進的方式推行。 民以食為天,食從農業來。要所有人都吃得起飯,是政府的首要目標,就要進行土地改革,促進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於是推動「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先是降低佃農的負擔,再讓佃農升級為自耕農,農民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耕作,當然會更珍惜與努力的付出。 在推動土地改革後,台灣的糧食產量穩定上升,台灣民眾逐漸都吃得起米飯,而不用配蕃薯籤果腹。 糧食缺乏的問題基本解決後,政府鼓勵民間進行輕工業投資,先從紡織業開始,大量生產使價格降低,讓台灣每個人都買得起衣服禦寒,讓台灣每個人都穿得起鞋子走路。 在滿足人民最基本的需求:吃飯、穿衣、穿鞋之後,政府推動九年國教,無差別的對台灣所有人推行義務教育,培養基礎人才。台灣的識字率提升到80%以上。 1970年的台灣,不缺糧食,人力素質提升(培養出技師、工程師、外語人才…等),有輕工業為基礎,這時才有餘力進行工業化的「十大建設」。 如果像這些「覺醒公民」所主張,政府遷台沒多久就要做「十大建設」,那就會像中共在1953年推動的「一五計畫(第一個五年計畫)」,確實在短時間內,中國完成了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寶成鐵路、鷹廈鐵路、鞍山鋼鐵、武漢鋼鐵、包頭鋼鐵、本溪鋼鐵…非常多重工業成就。 然而這些工業化成就的後果是,生產力被重工業分散,在戰後原本糧食就不足,重工業推動後,糧食短缺就更加嚴重,於是中共在1958年推動「大躍進」,要增加糧食產量來補充不足。又不願放棄鋼產量成就,同還推動「全民大煉鋼」,再加上毛澤東意識形態作祟下推出的「公共食堂」與「人民公社」。 造成中國大陸發生1959~1961的三年大饑荒。 以此可見,在實力不夠,缺錢、缺糧、缺人才、缺能源的情況下,硬是推動工業化,是會帶來巨大的災難。 這些「覺醒公民」,完全不具備經濟發展的常識與歷史的認知。 順便再比較一下日本殖民時代與國府光復台灣時代。 日本殖民台灣51年,台灣有走向工業化嗎? 並沒有。 而中華民國光復台灣後30年,台灣就進入工業化。 這些「覺醒公民」是在懷念日本而痛恨中華民國是在幹什麼?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