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2/27 18:31:46瀏覽970|回應0|推薦0 | |
「中山智慧城」領先歐盟建築標準
從時間序來比較,歐盟重視環保,標榜綠建築,素來領先於世。但重視「慎選建材」,「開啟建築材質革新的討論」是在2020年11月。意在筆先,2014年底完成的「中山智慧城」平面設計圖,設計的目標之一,就包含建材革新,何以言之?此外,還有哪些內涵領先歐盟建築標準?謹引用下文並以加註來說明。
歐盟減碳新運動 讓建築產業更永續 2020-11-16|作者:PeoPo公民新聞網/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要降低建築碳足跡,慎選建材是關鍵。歐盟在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和2050年碳中和目標的驅使下,已經開啟建築材質革新的討論
建築業是世界數一數二的自然資源消耗者,有高達60%的初級自然資源被投入在建築和建設當中,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更是無法想像。這也是為什麼國際上已不再單純提倡「綠建築」,而是更進一步追求「淨零碳」和「淨零耗能」建築。 【2020.1123/03:55吳遠鵬註:意在筆先,2014年底完成的「中山智慧城」平面設計圖,設計的目標之一,就包含建材革新。「中山智慧城」超越「綠建築」,除了可能做到「淨零碳排」、「淨零耗能」,還可能是「綠能建築」。 簡言之,除了劃時代的「滯空用空」設計,能改變人類生活和工作型態,既減免勞碌奔波之苦,也從根本的交通上節能減碳;並能利用建築結構大量裝置Vortex Gran風力發電機生產綠電,僅一座「中山智慧城2.0」生產的綠電,可達509MW。利用偌大的建築空間養殖藻類產出生質能源,並藉著多城養殖,分別研發,以及大量養殖而產生的大數據和利用AI技術,促進藻類電池研發,這將是超越鋰電池電荷200倍,充電更快、更乾淨的電池(電池佔電動車售價1/3),並且可能在城養殖、在城製造、在城銷售使用於城內城外的家庭用電、工廠用電、電動車、機房、通訊系統等方面。 另外,「中山智慧城」以超大的量體和模組化設計,是導入工研院碳捕捉技術,以及台達電的地源熱泵系統、電梯電力回生解決方案、能源管理監控系統、「百萬瓦(MW)等級儲能系統」等技術,並且模組化的最佳建築平台,為人類愛地球救自己,裝備全功能的「淨零耗建築」、「淨零碳建築」,甚至創建「綠能建築」。 2019年12月11日歐盟發布《歐洲綠色政綱》,訂定了一個行動計畫(Action Plan),宣示以讓歐盟成為無污染的、循環經濟、鼓勵資源有效利用、恢復生物多樣及減少污染的經濟體為目標,帶領歐盟在2050年成為實現氣候中和的經濟體。 但是,該行動計畫忽略了治水、水治的課題。 建構護城河是「中山智慧城」制式的設計,以積蓄雨水、中水,衍生濕地,補注大地,促使生物多樣化,改進微氣候,建構生態城鄉,積極緩解地球暖化及世界性的澇旱交迫。護城河兼具防洪、抗旱、遊憩、養殖、灌溉、維安、防疫,以及城鎮防衛之功能。即使一座鄉村型20層大樓,居住人口12604人,也一律要設置汙廢水處理廠,居家廚房設雙流理台,將汙水、中水分流排出,俾便後續處理運用,建立微水網,積極保水和循環利用,堪為「上善惜水」的標竿作為。】 新包浩斯計畫 引領建築走向低碳 要降低建築碳足跡,慎選建材是關鍵。歐盟在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和2050年碳中和目標的驅使下,已經開啟建築材質革新的討論。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先前指出,歐洲的建築目前仍多以鋼筋和水泥為建造基礎,至少貢獻了40%的溫室氣體!她認為歐盟需要開始思考使用自然建材,或以接近自然運作的原則,來打造永續建築,因此大力推廣一個包浩斯計畫(Bauhaus)(以簡潔、對稱、抽象、規則等概念發展出的建築設計)。 【分析「中山智慧城」的平面設計圖,堪為符合歐盟正待推行「包浩斯計畫」的標準,『以簡潔、對稱、抽象、規則等概念發展出的建築設計』。 尤其在「抽象」方面,具有全方位的「六生基地」意涵:「生態、生活、生產、生意、生人、生存」,並在生產綠能的科技運用,混居互補的社會科學發展都有促其實現的設計。詳見拙文:中山智慧城的優社宅、救難屋、裸露鋼骨、抗熔、種電、「中山智慧城」混居互補之住房類型、人口、租金、「中山智慧城」如何實施鄉更。】 接下來兩年,歐盟將會要求成員國將包浩斯計畫付諸實踐,裡頭重點包含應用自然建築材質、增加能源效率、打造能改善資源運用的智慧革新等。 建材永續化 可成為城市抗暖之利器 不過,在馮德萊恩提出包浩斯計畫之前,其實建材的減碳效益已被多國認可。像德國全球變化諮詢委員會(Wissenschaftlicher Beirat der Bundesregierung Globale Umweltveränderungen, WBGU)2016年出了一份報告(Humanity on the Move: Unlocking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Cities),將建材認定為城市對抗氣候變遷的一項利器。 在德國,80%的建材還是以鋼筋水泥和鋁為主,不僅碳足跡高,又難以回收再利用,廢棄之後占了全德國約54%的垃圾量!另外在目前德國的建築物中,可以回收的金屬建材中只有大概10%,這些不永續的利用,讓德國有30%的總體溫室氣體,是來自於建築產業的貢獻,也無怪乎許多城市認為要減碳,可以從改變建材開始。 去年,柏林市政廳便決定在其2030能源和氣候保護計劃(Berliner Energie- und Klimaschutzprogramm 2030)下,增列了「提升用木材建造」的比例。木材不僅輕巧,可以縮短建築的時程,同時還可以固碳;廢棄之後,也能回歸大自然。 【『城市化是當今世界的大趨勢之一,勢不可擋,不可逆轉。90%的城市增長將迅速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如東亞、南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並且發生在能力和資源最為有限、發展挑戰最為嚴峻的情況下』。(2020.0731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麥慕娜·莫哈德·謝裡夫,未來城市是什麼樣?聯合國人居署:包容、安全、韌性和可持續,智慧以人為本) 由於城市化,人類居住在現代大樓的型態已不可逆,除了傢俱,現代大樓的建築結構無法融入木材。尤其是木材資源銳減,人類護林都怕來不及,歐盟此時卻鼓吹「提升用木材建造的比例」,顯然不切實際,鑽學術象牙塔的牛角尖,況且,木質的建材還有引起火災的風險,1666年倫敦大火,1728年哥本哈根大火,1871年芝加哥大火,東京、京都、大阪、橫濱這些日本的大城市,在古代都遭受過重大火災,這些火災都跟木質建築關係重大。 根本之道,應該是選擇「竭盡所能的回收塑膠廢棄物作建材」的「中山智慧城」,遷居到「中山智慧城」這樣超大型大樓,擁有生態、生活、生產、生意、生人、生存的「六生基地」,既可節能減碳護林顧環保,又可享受「食衣住行托育樂,公社觀創醫誼聯」,All-in-One的生活機能。 循環利用的設計和建材,經濟又環保 「中山智慧城」的結構體概分為基座建築,和建築中央突出於基座建築的煙囪建築(詳見刊頭圖)。除了基座建築的地下層部分(綠色顯示),以及中央區煙囪建築的牆壁主體,即刊頭圖建築中央貫穿整座建築的兩條垂直綠色虛線(實體就像煙囪建築頂部建物下方,那一塊裸露的綠色柱狀體,直徑23.6米,不含其它附屬建物),全部使用鋼骨融合生命週期可達千年的綠色混凝土,其餘地面上建物及煙囪建築的附屬建物(雲端飯店),採取鋼骨結構嵌入回收寶特瓶、塑膠廢棄物製作的牆壁、地板和鋼鋁質門窗框架。 下面兩張圖取自網路 此舉能積極解決全球塑膠廢棄物汙染嚴重至極的問題,而建築的生命週期可能長達千年,屆時地面上的建材能接近完全回收。其模組化、預鑄化、輕量化的工法,可大幅縮小建築的時程、成本。尤其是系統性大幅減少整個生命週期(一千年)的碳足跡,包括建材生產、施工建造、保固維護、壽終拆除,乃至於生活其間的人類活動,這是節能、減碳、減廢的極致作為。 下圖引用2013.06技師期刊,紅框內例舉:2001年夏威夷印度教神廟,寺廟基礎(仿古建築)設計耐久永續年限>1000year低收縮、低水化熱、低早強、無裂縫、晚期強度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s9RAPFkzg 神奇自癒合可變形超高性能混凝土|改變世界的混凝土材料UHPC|洪崇展教授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