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山智慧城」領先歐盟建築標準
2020/12/27 18:31:46瀏覽970|回應0|推薦0

「中山智慧領先歐盟建築標準  

     

從時間序來比較,歐盟重視環保,標榜綠建築,素來領先於世。但重視「慎選建材」,「開啟建築材質革新的討論」是在2020年11月。意在筆先,2014年底完成的中山智慧城」平面設計圖,設計的目標之一,就包含建材革新,何以言之?此外,還有哪些內涵領先歐盟建築標準?謹引用下文並以加註來說明。

 

歐盟減碳新運動 讓建築產業更永續

https://csrone.com/news/6548

2020-11-16|作者:PeoPo公民新聞網/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綠建築歐盟碳排放淨零包浩斯計畫

要降低建築碳足跡,慎選建材是關鍵。歐盟在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和2050年碳中和目標的驅使下,已經開啟建築材質革新的討論

  

建築業是世界數一數二的自然資源消耗者,有高達60%的初級自然資源被投入在建築和建設當中,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更是無法想像。這也是為什麼國際上已不再單純提倡「綠建築」,而是更進一步追求「淨零碳」和「淨零耗能」建築。

2020.1123/0355吳遠鵬註意在筆先,2014年底完成的「中山智慧城」平面設計圖,設計的目標之一,就包含建材革新。「中山智慧城」超越「綠建築」,除了可能做到「淨零碳排」、「淨零耗能」,還可能是「綠能建築

簡言之,除了劃時代的「滯空用空」設計,能改變人類生活和工作型態,既減免勞碌奔波之苦,也從根本的交通上節能減碳;並能利用建築結構大量裝置Vortex Gran風力發電機生產綠電,僅一座「中山智慧城2.0」生產的綠電,可達509MW。利用偌大的建築空間養殖藻類產出生質能源,並藉著多城養殖,分別研發,以及大量養殖而產生的大數據和利用AI技術,促進藻類電池研發,這將是超越鋰電池電荷200倍,充電更快、更乾淨的電池(電池佔電動車售價1/3),並且可能在城養殖、在城製造、在城銷售使用於城內城外的家庭用電、工廠用電、電動車、機房、通訊系統等方面。

另外,「中山智慧城」以超大的量體和模組化設計,是導入工研院碳捕捉技術,以及台達電的地源熱泵系統電梯電力回生解決方案、能源管理監控系統、「百萬瓦(MW)等級儲能系統」等技術並且模組化的最佳建築平台,為人類愛地球救自己,裝備全功能的「淨零耗建築」、「淨零碳建築」,甚至創建「綠能建築」

2019年12月11日歐盟發布《歐洲綠色政綱》,訂定了一個行動計畫(Action Plan),宣示以讓歐盟成為無污染的、循環經濟、鼓勵資源有效利用、恢復生物多樣及減少污染的經濟體為目標,帶領歐盟在2050年成為實現氣候中和的經濟體。

但是,該行動計畫忽略了治水、水治的課題。

建構護城河是「中山智慧城」制式的設計,以積蓄雨水、中水,衍生濕地,補注大地,促使生物多樣化,改進微氣候,建構生態城鄉,積極緩解地球暖化及世界性的澇旱交迫。護城河兼具防洪、抗旱、遊憩、養殖、灌溉、維安、防疫,以及城鎮防衛之功能。即使一座鄉村型20層大樓,居住人口12604人,也一律要設置汙廢水處理廠,居家廚房設雙流理台,將汙水、中水分流排出,俾便後續處理運用,建立微水網,積極保水和循環利用,堪為「上善惜水」的標竿作為

新包浩斯計畫  引領建築走向低碳

要降低建築碳足跡,慎選建材是關鍵。歐盟在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和2050年碳中和目標的驅使下,已經開啟建築材質革新的討論。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先前指出,歐洲的建築目前仍多以鋼筋和水泥為建造基礎,至少貢獻了40%的溫室氣體!她認為歐盟需要開始思考使用自然建材,或以接近自然運作的原則,來打造永續建築,因此大力推廣一個包浩斯計畫(Bauhaus)(以簡潔、對稱、抽象、規則等概念發展出的建築設計)

分析「中山智慧城」的平面設計圖,堪為符合歐盟正待推行「包浩斯計畫」的標準,『以簡潔、對稱、抽象、規則等概念發展出的建築設計』。

尤其在「抽象」方面,具有全方位的「六生基地」意涵:「生態、生活、生產、生意、生人、生存」,並在生產綠能的科技運用,混居互補的社會科學發展都有促其實現的設計。詳見拙文:中山智慧城的優社宅、救難屋、裸露鋼骨、抗熔、種電「中山智慧城」混居互補之住房類型、人口、租金「中山智慧城」如何實施鄉更

接下來兩年,歐盟將會要求成員國將包浩斯計畫付諸實踐,裡頭重點包含應用自然建築材質、增加能源效率、打造能改善資源運用的智慧革新等。

建材永續化  可成為城市抗暖之利器

不過,在馮德萊恩提出包浩斯計畫之前,其實建材的減碳效益已被多國認可。像德國全球變化諮詢委員會(Wissenschaftlicher Beirat der Bundesregierung Globale Umweltveränderungen, WBGU2016年出了一份報告(Humanity on the Move: Unlocking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Cities),將建材認定為城市對抗氣候變遷的一項利器

在德國,80%的建材還是以鋼筋水泥和鋁為主,不僅碳足跡高,又難以回收再利用,廢棄之後占了全德國約54%的垃圾量!另外在目前德國的建築物中,可以回收的金屬建材中只有大概10%,這些不永續的利用,讓德國有30%的總體溫室氣體,是來自於建築產業的貢獻,也無怪乎許多城市認為要減碳,可以從改變建材開始。

去年,柏林市政廳便決定在其2030能源和氣候保護計劃(Berliner Energie- und Klimaschutzprogramm 2030)下,增列了「提升用木材建造」的比例。木材不僅輕巧,可以縮短建築的時程,同時還可以固碳;廢棄之後,也能回歸大自然。

城市化是當今世界的大趨勢之一,勢不可擋,不可逆轉。90%的城市增長將迅速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如東亞、南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並且發生在能力和資源最為有限、發展挑戰最為嚴峻的情況下(2020.0731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麥慕娜·莫哈德·謝裡夫,未來城市是什麼樣?聯合國人居署:包容、安全、韌性和可持續,智慧以人為本)

由於城市化,人類居住在現代大樓的型態已不可逆,除了傢俱,現代大樓的建築結構無法融入木材。尤其是木材資源銳減,人類護林都怕來不及,歐盟此時卻鼓吹提升用木材建造的比例,顯然不切實際,鑽學術象牙塔的牛角尖,況且,木質的建材還有引起火災的風險,1666年倫敦大火,1728年哥本哈根大火,1871年芝加哥大火,東京、京都、大阪、橫濱這些日本的大城市,在古代都遭受過重大火災,這些火災都跟木質建築關係重大。

根本之道,應該是選擇竭盡所能的回收塑膠廢棄物作建材」的「中山智慧城」遷居到「中山智慧城」這樣超大型大樓,擁有生態、生活、生產、生意、生人、生存的「六生基地」,既可節能減碳護林顧環保,又可享受「食衣住行托育樂,公社觀創醫誼聯」,All-in-One的生活機能。

 循環利用的設計和建材,經濟又環保

「中山智慧城」的結構體概分為基座建築,和建築中央突出於基座建築的煙囪建築(詳見刊頭圖)。除了基座建築的地下層部分(綠色顯示),以及中央區煙囪建築的牆壁主體,即刊頭圖建築中央貫穿整座建築的兩條垂直綠色虛線(實體就像煙囪建築頂部建物下方,那一塊裸露的綠色柱狀體,直徑23.6米,不含其它附屬建物),全部使用鋼骨融合生命週期可達千年的綠色混凝土,其餘地面上建物及煙囪建築的附屬建物(雲端飯店),採取鋼骨結構嵌入回收寶特瓶、塑膠廢棄物製作的牆壁、地板和鋼鋁質門窗框架。

 下面兩張圖取自網路

此舉能積極解決全球塑膠廢棄物汙染嚴重至極的問題,而建築的生命週期可能長達千年,屆時地面上的建材能接近完全回收。其模組化、預鑄化、輕量化的工法,可大幅縮小建築的時程、成本。尤其是系統性大幅減少整個生命週期(一千年)的碳足跡,包括建材生產、施工建造、保固維護、壽終拆除,乃至於生活其間的人類活動,這是節能、減碳、的極致作為

下圖引用2013.06技師期刊,紅框內例舉:2001年夏威夷印度教神廟,寺廟基礎(仿古建築)設計耐久永續年限>1000year低收縮、低水化熱、低早強、無裂縫、晚期強度高。】


2022.0528 後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s9RAPFkzg

神奇自癒合可變形超高性能混凝土|改變世界的混凝土材料UHPC|洪崇展教授
改變世界的新混凝土材料,具「自癒合」、「可變形」及「超高強度」的神奇新混凝土材料,有裂縫寬度抑制之獨特能力,可自行修復裂縫,耐久性可達100年。

一種神奇的材料,專為建築而生-UHPC

2019/08/07 來源:地豪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6BJM3NM.html 

建築要減碳  學界呼籲納入生命週期評估

同時,學界對於讓建築產業永續化這件事,也激發不少討論。幾個被提出的原則,包括減少對非再生能源和原始自然資源的依賴、降低對原始自然和生態環境的影響、確保使用者的福祉和基本權利(足夠的空間、陽光等)、增加永續建築市場的競爭,都是帶產業邁向永續的必備條件。另外許多學者也不斷呼籲要將生命週期評估(Life-Cycle Assessment)納入建築永續化的指標之中。從建築的製造,到拆除和回收的完整循環裡,去計算中間的資源消耗(能源、水、物質)和污染產出(空氣、土地、水、廢物等),比較能夠讓人更清楚瞭解建築與全球暖化、有害毒物(對人類和生態)、能源消耗、資源消耗等之間的關聯性。

不過即使學界已有廣泛的討論,離實際應用在建築產業仍有一段距離。其中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許多數據的取得(例如:在建築過程中水污染的數據、生態破壞的程度評估、溫室氣體的排放總量等)。另外在執行過程中,還需時時監控和更新這些數據的變化。

 【「營運碳」「隱含碳」都超標

環境資訊中心於2021年12月29日刊出一篇建築物生命週期評估 揪出高達28%被忽略的「隱含碳」該文指出『除了營運過程能源相關的碳排放(簡稱「營運碳」)之外,還包含剩餘生命週期內所產生的碳排放,稱為「隱含碳」(Embodied carbon)。』

該文並指出『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 26)時發布一項針對顧問工程師協會(Association of Consultancy and Engineering)成員的調查顯示:只有19%的大型顧問公司和21%的中小企業在他們的建築設計中完整計算隱含碳和總碳足跡。可以據此推論,約有八成的建築專案缺乏前期碳排資訊,所以業主即使有心,也很難取得建築總碳足跡資訊、進一步做建築生命週期的減碳管理。』

【「中山智慧城」地面上建物及煙囪建築的附屬建物(雲端飯店),採取鋼骨結構嵌入回收寶特瓶、塑膠廢棄物製作的牆壁、地板和鋼鋁質門窗框架,且予模組化、預鑄化、輕量化的工法,可大幅縮小建築的時程、成本,這種模式面對「營運碳」的檢驗,顯然達標、超標。

另外,「中山智慧城」以超大的量體和模組化設計,計畫導入工研院碳捕捉技術,以及台達電的地源熱泵系統電梯電力回生解決方案、能源管理監控系統、「百萬瓦(MW)等級儲能系統」等技術,加上建物營運管理階段仍然善用BIM技術,如此面對「隱含碳」的檢驗,顯然也會達標、超標

終結塑膠魚

海洋中塑膠垃圾現存量超過 1.5 億噸,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 2030 年將達3億噸。 2025 年每 3 噸魚將含有 1 噸塑膠。地球早已不堪人類摧殘和自殘,也不堪仍在坐論「評估」、「指標」、「監控」、「數據」、提升用木材建造的比例。愛因斯坦說:「想像比知識重要」!正本清源,在創造具體的解決方案,「中山智慧城」利回收寶特瓶、塑膠廢棄物製作牆壁、地板,除了使建築減輕重荷,相對減少鋼材,增強結構,可以大量解決塑膠廢棄物的問題。

追求人類健康與進化的生命,享受綠能與環保的生活,這個人類的新蜜巢,就是「中山智慧城」。】

 微塑膠毒害海洋 中研院發現:潮間帶生物後代死亡率增3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2040087.aspx

論及海洋汙染、海魚汙染之解決方案,「中山智慧城」除了大量採用廢棄塑膠物作為牆壁、地板的建材,並在地下樓層養殖毫無重金屬、微塑膠汙染的魚蝦。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https://www.facebook.com/fishmanwaiter/posts/400973647148435/

中華海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

https://tsia.moeasmea.gov.tw/files/1014/5F2B86A8-1959-4CED-8591-67639D442AAB

台灣室內科技海水養殖協會

影片/室內循環海水生技養殖(Tel:+886-2-2786-3797)

觀看次數:26,786次•20171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I4MDboiZZw&t=6s

 (下二圖摘自網路)】

我們正在摧毀著上蒼賦予我們的生命循環

而要落實評估,社會參與、建築產業的創新當然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政策與法規來協助和監督這些永續標準的落實,希望歐盟的包浩斯計畫在實行過後,能清楚為建築永續畫下路徑。【包浩斯計畫不可行。】

歐盟已訂定2025塑料廢棄物達50%循環回收,2030年後每年以再生分解或可回收製品取代30%石化料源目標。我國土法有四大領域:國土保育、農業發展、城鄉發展,海洋資源。廣義的說,「中山智慧城」對這四大領域之落實於國土計畫,包括海洋資源維護都具有正向的功能,相信「中山智慧城」就是建築永續可供依循的路徑,只要將「368中山城興台淑世藍圖」、「368中山城興台淑世方略」定為國策來執行,不需要甚麼法規來監督,自然就落實了建築永續、地球永續。 

延伸閱讀

一、除此之外,膜淨材料團隊於有限空間內放入更多親水性中空纖維材料,將濾芯縮小化,使濾芯可被安裝在隨身水壺、礦泉水瓶內,且不用透過電力加熱加壓即可有效隔絕細菌、微生物與塑膠微粒。

二、簡又新:「這個房子30年以後大概都會被摧毀掉」。

數字台灣HD341綠色永續引燃經濟新模式 謝金河 簡又新 林羿成

觀看次數:39,066次•2021124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董事長簡又新先生指出下述內容的連結點https://youtu.be/s7NXpjnktOg?t=2276,摘錄其口語 

第二件事情很大的就是建築。台灣的建築法規落後歐洲跟日本非常多,特別是在節能減碳上,我們的房子都在談豪宅,很少人去說這個房子節能減碳多少今天這個房子30年以後大概都會被摧毀掉,為什麼那個房子幾乎沒有在用,無法適合今天的問題。所以我們怎麼樣把房子蓋好,減少房子能源的需求,這是非常重要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90435187&aid=15490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