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0/11 01:35:48瀏覽323|回應0|推薦0 | |
本篇摘錄下文作為論點,提出解決方案。 又為前瞻而前瞻 政策爛尾樓還不夠多嗎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87/4845597?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index 2020-09-09 05:50 聯合報 / 總編輯范凌嘉 未研究可行性 預算執行率超低 當年不只是特別預算的編列方式,也有人質疑軌道建設準備時間倉促、預算編列草率等,但蔡政府就是聽不進去,交通部還發新聞稿反駁,「38項軌道建設計畫皆有相關可行性研究、綜合規劃或建設計畫報告」;台灣有必要針對未來30年發展需求,就全國鐵路網之建置,包括骨幹、城際、都會內鐵道建設做全面性規劃,打造台灣軌道系統成為友善無縫、具產業機會、安全可靠、悠遊易行、永續營運、及具有觀光魅力的運輸服務。 本文 交通建設是凡百建設之基礎,然而,畫龍要點睛,路城要共構,失於此,畫龍不成變草繩。 捷運宅為什麼叫好又叫座?台北市府轉運站、松山車站大樓、南港車站大樓,之所以門庭若市人潮洶湧,無非都是因為具有路城共構的元素。而高鐵營運多年,許多中繼站周邊的廣大土地,迄今仍然閒置,就是因為缺乏路城共構的元素。 既不能把城市搬過去湊合,盡將高鐵工程建在市區,除了土地取得困難、施工不易,對舊市區都市病的緩解,對新市鎮的開發,意義也都不大,如何兩全其美?用「中山智慧城」作為「膠囊城市」,也可說是「城市模組」,每座城很容易匯聚大約1.5萬人,加上其觀光、生產、生意等功能,一座城、後續衍生出多座城,可以形成有交通流量的節點,把高鐵、捷運或任何鐵道工程的營運撐起來,並且從各節點用ART輻輳出新型態的幸福城鄉群。 反過來說,如果在高鐵冷僻站附近蓋一幢傳統大樓,由於機能不足,不容易吸引商家、住家進駐,各起造商都不願擔此風險,所以就長年荒廢著,這個情形,也發生在許多偏遠的工業區、屏東農業科學園區、台南高鐵站。 用「中山智慧城」作為「龍的眼睛」和靈魂,以「368中山城興台淑世方略」為龍身架構,採用「優BOT」(詳參上一篇拙文:大巨蛋與「優BOT」)為肉身,取得在地企業和大眾的資金而可快速興建,既興旺地方建設又促進國家整體發展。 有目標、有方案、有大眾參與的機會、有來自大眾的充沛資金,各個鄉、鎮、市、區地方政府都產生活躍的龍,整個國家就可龍騰虎躍。每一座「中山智慧城」都預設著觀光、科技、自貿、福利、文化的元素,串珠效應則可成就我國成為觀光國、科技國、自貿國、福利國、文化國。 民進黨推動軌道建設固然有其檯面上下的想法,但是眼高手低,缺乏好的規劃,也缺少政策工具。但是,國民黨又端得出像樣的菜嗎?只有審預算的時候罵一罵,連後續批判的熱度都沒有了,總之,都是沒法度。 批評別人容易,自己可要有所本。「368中山城興台淑世藍圖」的國建及交通建設藍圖如上三圖,圖中自有乾坤,在此就不詳述了。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