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催生彈性育嬰假 6月試辦 留停可以5 或7 為單位 請領津貼方式不變 (113.4.9新聞報導)
2024/04/14 21:03:08瀏覽113|回應0|推薦0

陳思緯老師的提醒:
1. 本篇報導請考生參考,以了解我國推動彈性育嬰假的現況,並思考對提升生育率的可能性。
2. 請思考何謂性別角色分工?請研讀老師著《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第6章「成年前期」章節中,有關男、女性的性別角色之說明。
3. 相關試題請加強演練:家有學齡期子女的工作母親(職業婦女)所面臨的壓力有那些?並請進一步提出至少兩個理論(或概念)闡述這些壓力。(詳細解析請見老師著《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搶分題庫》第6章「成年前期」)

63 家公私企業願參與

台灣出生人口連年創新低,政府祭出不少育兒補助,成效卻有限,勞動部規畫彈性育嬰留職停薪試辦計畫,雇主可讓勞工以五天或七天為單位,申請育嬰假,也可單日申請,已有六十三家公私企業有意願參與;原規畫五月一日起試辦至年底,但因立委希望配套更周延,最晚六月上路。專家認為,此政策能否提升生育率,有待觀察,反而比較像「回應雇主和勞工的折衷方案」。

勞動部部長許銘春昨至立院衛環委員會進行試辦彈性育嬰假的專題報告,她指出,二○二一年起規定最低可申請的育嬰留停天數為卅日,自當年起至去年申請育嬰留停人數,女性增加一成一,男性增加六成一。

勞動部解釋,育嬰留停每次以不少於六個月為原則,但勞工若有低於六個月的需求,可以申請不低於卅天的育嬰假,以兩次為限。彈性育嬰假於試辦期間的申請次數則改為三次,現行規定與試辦計畫雙軌並行,讓事業單位了解實施的可能性,及試辦中可能遭遇窒礙難行之處。請領津貼則與現行方式相同。

多位立委則建議育嬰假彈性從「單日」下修到「小時」,育嬰假年齡限制上修到六歲或八歲,許銘春則表示,必須考慮財源,但勞動部會根據這些方向研議。


立委促參考日本作法

至於日本為了增加男性請育嬰假比率,強制企業讓男性比照女性申請育嬰假,要求企業須呈報男性育兒假的休假實際統計,並設定明年男性育嬰假申請率須提高至五成,立委王育敏希望勞動部參考日本的強制性作法。許銘春表示,會根據試辦結果「找出最適合台灣的方案」,滾動式修正。

立委林月琴昨在質詢時表示,勞動部以往鼓勵企業托嬰,卻僅公部門有成效,她擔憂彈性育嬰假,無法吸引私人企業,建議把試辦精神和彈性時數延伸到親職假或長輩照顧假,「少子化跟長輩照顧假綁在一起的,不能只顧到嬰兒,否則催不了生」。

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指出,彈性育嬰假對於建構友善職場有幫助,但對於提升生育率效果「有待觀察」。東吳大學社工系教授洪惠芬表示,若育嬰留職停薪制度更加完善,愈來愈多男性請育嬰假,就可改變社會長期將女性視為主要照顧者的氛圍,讓兩性一起擔負照顧責任。

報導原文網址:https://reurl.cc/Dj1kbE

彈性育嬰假的實與虛 小確幸 難解少子化 育嬰津貼連動勞保財務 催生政策也就遙遙無期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已是「國安危機」,許多專家早已提醒,建立更平等、平衡的職場環境,是「催生」的重要方式,勞動部才推出彈性育嬰假,希望藉此促使企業創造更友善的生養環境。看似想解決傳統男性員工憂心「育嬰假請太長」不利升遷等問題,但這種「小確幸」,卻不足以解決少子化危機,若無法釜底抽薪讓企業創造可兼顧工作與育兒的環境,少子化危機仍難解。

聯合國研究發現,日本、南韓、香港與台灣等「性別分工不對稱」的東亞國家,根深蒂固的觀念是由女性承擔家庭責任,造成女性無法兼顧工作與子女教養,是造成生育率低的主因。透過育嬰假的設計,將一定比率的家務工作平均分配給兩性,男性也分擔育兒工作,被認為可有效提高生育率。

即便以往曾有「職場男性育嬰歧視」的日本,政府近年都透過監督企業,強制男性放育嬰假。除了「棒子」,日本政府也提出父母雙方皆申請育嬰假時,育嬰假期限可延長的「蘿蔔」。相較之下,台灣僅是透過鬆綁育嬰假基本日數就想鼓勵男性請育嬰假,效果實在有限。

雖然台灣育嬰假補助的薪資替代率達八成,但投保薪資天花板為四萬五千八百元,請育嬰假者最多只能取得三萬六千六百四十元,如此補助對於高薪者實在是杯水車薪,更不容易吸引他們請育嬰假。

勞動部長許銘春面對立委質詢,只說「打開」投保天花板會連動勞保財務,須等勞保財務改善才可能思考,然而她回應立委提議親職假、長輩照顧假等建議時,卻是相同答案,難道台灣勞保財務若不改善,催生政策就遙遙無期嗎?

此外,勞動部提升企業參與試辦彈性育嬰假的誘因,是將試辦成果納入相關評選及表揚,但勞動部必須理解,要催生、創造友善職場,終究得創造改變企業文化的機會,讓企業主帶頭、鼓勵支持育兒家庭,且申請育嬰假時不會被刁難,才是關鍵。

其實從許銘春的報告便可看到,政府三年前將育嬰假門檻降低為卅日,雖大幅度提高男性請育嬰假的人數,台灣的生育率卻毫無起色。勞動部將無法大刀闊斧改革的原因推給財源有限,但若只是提高男性請育嬰假的數字,光是數字漂亮,對解決少子化國安危機又能有多少幫助?

報導原文網址:https://reurl.cc/OMb3QX

婦團建議 薪資替代率 男性育嬰假關鍵

對於勞動部將試辦彈性育嬰假,婦女團體表示,薪資替代率、彈性請假等兩項改革應加速完善,也應加速修法推出「親職假」,共建男性更願意育嬰留停的友善環境。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表示,許多企業擔憂日請育嬰假可能造成人力調度的問題,每個產業別的情況確實相當不同,現行方案與試辦方案也應並行,國營企業如高鐵、銀行等員工在職務上的調動已是常態,月請或日請應該是沒問題。

但覃玉蓉認為,目前育嬰留停享有投保薪資八成的津貼補助,卻常見到高薪低報、以獎金替代給予薪資等不合法作為,導致八成投保薪資和實質薪資有段差距,如何讓實質薪資合乎法規,至關重要。

覃玉蓉指出,包括歐洲及鄰國南韓等國都在進行彈性育嬰假改革,國外的中小企業比率也不比台灣低,希望勞動部積極彙整國內外的做法供雇主參考;且提高薪資替代率更是父親願意請育嬰留停的關鍵,希望薪資替代率和彈性請假兩項改革可以完善。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黃喬鈴指出,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呼籲修法新增的「親職假」和育嬰留職停薪,應共用六個月的津貼給付,以小時或日為單位請假下,給假總天數和薪資成本變化不大,希望育嬰留停可以延長到零至八歲。勞動部也應修法推出親職假,落實雙親育兒和性別平等。

報導原文網址:https://reurl.cc/Zen38M

工商團體:考量 163 萬中小企業 應再評估

勞動部規畫彈性育嬰留停試辦計畫,工商團體昨日表示,勞動部體恤勞工並給予更彈性的育嬰留停天數,其美意值得肯定,但是建議考量到全台一六三萬家中小企業的難處,建議再多評估。

工商團體代表指出,勞工請育嬰留停天數目前最低門檻已降至卅天,近日又要試辦彈性育嬰假,然而,全台中小企業家數約一六三萬家,許多企業員工人數規模原本就不多,若勞動部一味地繼續放寬勞工育嬰留停天數,可降至五至七天,恐怕會對一六三萬家中小企業造成人力不足的嚴重衝擊。

工商團體說明,勞動部宣稱已有五十五家包含科技業、金融業的民營企業,及八家公營事業,包括經濟部油水糖電與衛福部一家署立醫院加入試辦。他們很好奇加入試辦行列的單位屬性及產業規模為何,相較於一六三萬家中小企業,目前加入試辦的企業僅五十五家,呼籲政府仍應重視更多企業的心聲。

個別公協會也因產業別不同,對試辦看法不同。有保險業者提出,業務員若申請彈性育嬰假,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可能也同時領取業績獎金,對企業會有獎金計算問題;對竹科業者而言,部分工作必須要在工作現場,產業不同在執行上會面臨不同問題,「不是反對政策」,而是要看彈性如何應用。

報導原文網址:https://reurl.cc/oRD2mj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c33883b&aid=18050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