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這樣的政策,每年出生人口降至5萬已為期不遠 (111.1.15報紙社論)
2022/03/30 21:50:00瀏覽86|回應0|推薦0

陳思緯老師的提醒:
1.少子化議題,將是我國未來人口面臨的嚴峻挑戰,請考生研讀本篇社論,擴增對此議題的思考廣度;但考生必須注意的是,在理解議題後,必須有構思相關對應政策的學理能力,才能在論述中勝出。
2.最佳網頁瀏覽方式:以個人電腦瀏覽。

一般經濟問題,可以透過調整結構,或者循振興措施加以改善,這樣的改善大多可以立竿見影,例如政府發放五倍券,馬上就可以提振低迷的商業景氣,政府歡迎台商回台循利息補貼,投資隨後絡繹於途。然而,人口問題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少子化有「螺旋的下滑效果」,若一開始不加以扭轉,隨後連上帝都救不了。

這原因很簡單,自2000年以來少子化世代的小孩,如今已次第進入20歲了,他們的人數少,日後進入適婚年齡的人口也必然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即或結婚率不變,生育率不變,每年所出生的小孩也會逐年下滑,於是少子化世代2.0的人數更少,如此又過二十年,出生的人口又更少,如此螺旋循環個二、三十年,進入了少子化世代3.0、4.0,少到每年可能只出生5萬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再怎麼努力,恐怕也無力回天了。

事實上,國發會也算有先見之明,2020年的人口推估裡,於低推估一欄已料到2021年會跌到15.7萬,雖然比實際數略高,但已相當接近了,國發會這份報告一直推估到2070年,在「螺旋式下滑」的效果影響下,估計2061年出生數就跌破6萬,2068年就會跌破5萬。

這說明,人口問題只要一陷入「螺旋式下滑」,就積重難返了,國發會這份人口推估雖然描繪了這個螺旋下滑的現象,但還是樂觀了點,因為這份推估假設未來我國的生育率可以年年達到0.9,事實上,去年應該已降至0.9了。

隨著晚婚,不婚日趨普遍,生育率勢必再探底,如此一年出生人數降至5萬,毋須等40年後才出現,有可能30年後就會發生。

政府早在二十多年前看出少子化危機,多年來場面話說得驚天動地,什麼國安問題,什麼國家一起養,但盡在言辭中作文,在小事上盤算,渾然不知出生人口螺旋式下滑已年甚一年。十多年來政府就只會在生育津貼、育兒津貼、托育補助每月區區幾千塊的小錢裡計較,如此大的國安問題盡糾結在一、兩千元的小事,其失敗是必然的,從去年出生人數創下新低即可明白,政府主事者也該醒一醒了。

看看昔日的歐洲,多數國家也曾歷經少子化,然而他們的回應是把小孩視為國家資產,相關福利適用至18歲,他們沒有在言辭上作文章,說什麼少子化是國安問題、要國家一起養,卻以最嚴肅的態度來因應少子化,如今法國生育率達到2.0,德國也達1.6,英國1.8,其餘歐洲國家也在1.5上下,我們已然是望塵莫及。

十多年前賦改會召開期間,經建會曾建議給予每位新生兒18年(0~18歲)長期賦稅抵減,並採累進優惠制,讓生育到第三個小孩的家庭享有更大的所得稅抵減幅度,惟政府憂心財政不足以因應,瞻前顧後,並未採納此一建言,以致錯失時機,此一建言也就不了了之。

隨後蔡政府上台的少子化政策、補助、津貼依舊圍繞在六歲之前,津貼雖有提高,然以滴水之利欲治大旱之年,自然是不可能成功的,去年出生人數如此之低,已是當頭棒喝。

1970年代台灣財政不寬裕,但為完成十大建設,也只好派出財政部長李國鼎遠赴沙烏地阿拉伯借錢,當年行政院長蔣經國講了一句名言:「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因此,不會推諉財政困難,總想盡辦法加以克服,也正是這樣的決心才讓十大建設如期完成,從而帶動1980年代台灣經濟的繁榮。

今天少子化問題,與當年台灣缺乏基礎建設的情況相似,但政府因應的態度卻有天壤之別,蔣經國雖沒有說缺乏基礎建設是「國安問題」,但卻強調:「這是誘導我們經濟升級的必經里程,也是增強我們國家力量的重要階梯,政府將以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魄力與作為限期完成這重要的施政。」遺憾的是,自2000年以來歷任總統因應少子化的作為,完全聞不出這個味道,以致政策延宕已達二十年之久。

我們要提醒執政當局,解決少子化的重要,如同當年十大建設的必要,沒有十大建設就沒有隨後繁榮的台灣,同樣的,少子化問題不儘速以大魄力、大政策規劃解決,十年、二十年後台灣的蕭條,也是在劫難逃。

我們借用一下蔣經國的談話:「解決少子化,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盼望蔡總統了解少子化螺旋式下滑的嚴重性,已沒有時間延宕了,一旦因應少子化的政策失敗了,那麼等待台灣的,就是一片黑暗的深淵。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c33883b&aid=17268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