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戰士應該在 戰場上流血──《賽德克‧巴萊》(下)
2011/09/10 09:18:51瀏覽516|回應0|推薦7



值得推薦的一部台灣好影片,台灣第一的瘋狂創舉...舉債200萬只為拍5分鐘試片 ;令人觀後激昂無語、也絕對需要您期待和支持的台灣電影--『賽德克巴萊』未來,沒有人知道『賽德克巴萊』能不能真正呈現在國人的眼前;儘管欣賞這5分鐘的片段已經讓許多­人有無比激動的期許,期許國片的契機在這群電影人身上發酵; 如同『賽德克巴萊』中莫那魯道的英雄特質,那種追求心中遠大的終極價值,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意志力與膽識,無關乎個人資歷高低、無關乎周遭環境冷暖勇敢的獎賞不應該只是­孤獨!相挺一起陪他們開大門、 走大路吧

;一九九七年因為原住民一則不起眼的抗議新聞,引起『 七月 天』導演、『雙瞳』副導魏德聖對『霧社事件』的興趣,;他開始大量翻閱相關書籍,並進行田野調查,『我想要拍一部能喚起台灣人驕傲的電影!』;一九九九年,他創作出『賽德­克·巴萊』的劇本,更獲得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的肯定。接著,他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積極展開募資行動,希望能籌足兩億元的拍攝資金,將台灣歷史上最尊嚴壯闊的一頁搬 上大銀幕。

魏導表示:『到目前為止,中華民國只有三個人能有資格被刻在我們的硬幣上。一個是國父、一個是老蔣總統,另一個就是莫那魯道。』國父代表了『革命』、蔣中正代表了『威權』­而莫那魯道,則代表了『尊嚴』; 如今,我們的口 袋裡有厚厚的新台幣、信用卡還有隨時可以借錢的現金卡;但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尊嚴』,是不是還在什麼地方流浪呢?
幾億元的資金、二萬人的投入,全押在這兩個從來沒有演過電影的人身上,魏德聖哪來這麼大的膽子,就不怕他們砸鍋嗎?但魏德聖自有一套選角邏輯,「他們的身材、性格、眼神都對,不必做太多『表演』,演自己就好。」
【文/彭蕙仙】


 主角大膽起用素人演員
魏德聖承認拍片的作業流程並不正常,因為在資金還未全部到位的情形下就開拍,一邊拍、一邊要擔心錢的問題。他、公司、製作團隊,壓力都非常大;有些道具成本很高,每次打破、用壞一個,魏德聖怕影響演員心情,嘴裡不說,心裡卻哀哀叫:「拜託省著點用啦。」例如一塊小小糖玻璃成本就要二千多元,一陣打鬥就會破掉好幾塊;甚至也發生過拍攝槍戰時沒有子彈可用的窘狀。
不過,更讓人捏一把冷汗的是選角,全片最吃重的角色當然是霧社事件的主角──馬赫坡社的頭目莫那.魯道,結果,魏德聖竟然決定起用兩名素人大慶和林慶台,分別飾演青年以及中年的莫那.魯道。幾億元的資金、二萬人的投入,全押在這兩個從來沒有演過電影的人身上,魏德聖哪來這麼大的膽子,就不怕他們砸鍋嗎?
但魏德聖自有一套選角邏輯,「他們的身材、性格、眼神都對,不必做太多『表演』,演自己就好。」青年莫那.魯道表現的是部落男人的直接蠻力,二十幾歲的大慶身高185公分,眼神狂傲、身材勇猛,非常接近歷史中的莫那.魯道;飾演中年莫那.魯道的林慶台和大慶一樣,也是泰雅族,本來是部落牧師的他,要表現的則是不同味道的莫那.魯道,因為中年的莫那.魯道經歷了日本20年的殖民。
魏德聖認為,林慶台有著中年莫那.魯道沉潛之後,轉變成安靜的謀略性格與眼神,是非常合適的人選。但他的台詞實在很多,日語、賽德克語交雜,中間也曾因為台詞背不起來,他自己和導演都很沮喪,幸而魏德聖聰明地將台詞比較複雜的戲往後拍,讓林慶台更熟悉整個作業模式後,比較容易進入狀況。「當林慶台把台詞流利地講出來時,你會發現他怎麼演、怎麼對,因為他整個人就是莫那.魯道的型。」

電影書、套票,全方位行銷
除了素人演員,還有很多職業演員,魏德聖交付給這些專業演員的任務就是表達反差大、複雜、曲折的人性和情緒。職業演員不斷以多面向的表演累積劇情,而素人主角則以自然的表演方式被劇情推著走,兩種表演交錯之下,帶出電影的張力。事後回想整個拍攝過程,魏德聖說「真的是幸運,因為選對了演員。」
另一個他認為幸運的地方,非常弔詭的,魏德聖竟說:「還好一開始沒找到錢。」他的意思是,因為起初沒有「金主」,所以就沒有人限制、左右電影要怎麼拍,因此全片是在魏德聖擁有充分的創意空間下完成的,而後則有中影公司郭台強董事長從「借錢變成參與投資」的戲劇轉變。也因為一直沒錢,《賽德克.巴萊》成為台灣第一部開拍時賣「開鏡套票」,完成時賣「殺青套票」的電影;儘管預售票賣了近10萬張,籌到的錢也只是杯水車薪,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一類的創意行銷活動讓《賽德克.巴萊》始終有著高能見度。
由於拍攝過程中太多不確定性,魏德聖略帶感傷地說:「劇組被搞得住院的住院、分手的分手,大家都經歷了一段苦日子。」

挖掘出非電影圈的人才

然而,克難、艱辛的過程,也讓魏德聖發掘了很多高手,美術的、機械的、做特效的、武術的,各種人才都有,有的與電影業有直接關係,有的沒有,「希望這些厲害的人將來能夠被整合到電影領域來,一起創造更有效率的作業模式。」
例如劇組裡有一位會溯溪、攀岩、架流籠的電機機械專家,就讓魏德聖讚不絕口。入冬後劇組在溪流旁拍片,氣溫低到10度以下,滿身都是肌肉的男主角,冷到肌肉從腳跑到屁股、肩膀來,「你看過肌肉在跑嗎?原來冷到發抖是這個樣子。」工作人員在一旁燒熱水,希望讓演員暖和一下,但根本來不及,這位機械專家立刻回台北買了銅管,回現場接上水管,當場做出一台熱水器;後來他被引介去幫導演李安拍《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連澳洲團隊都對他佩服不已。
魏德聖說,《賽德克》有上千個特效鏡頭,但有時導演只從特技特效的角度來思考,其實可能用電機和機械的觀念就能解決,台灣電影業很需要這種「特效顧問」,來幫忙掌控全局。

爭取有尊嚴的生存空間
《賽德克》的完成,對台灣電影業就是一種新的可能性。「我們不能拿好萊塢模式來複製,要建立一套適合台灣的產業制度,這是電影主管單位或製片未來要多去思考的。這部片為台灣電影產生很大能量,證明我們真的可以完成、可以自己來,那還有什麼做不到的!」《賽》片為台灣電影開發出新人才,在遠流出版社的全力支持下,也成為台灣第一部從開拍即完整紀錄每個環節與面向的電影,目前至少會有5本以上與《賽》片相關的書籍陸續出版,包括魏德聖自述電影拍攝辛酸的《導演.巴萊》。
藉著書寫,他想讓人知道:「拍電影實在不是很浪漫的事,但真的是很值得的事。」
《賽德克.巴萊》一拍10個月,終於排定於9月上片,台灣將放映4.5個小時的版本,分成上下兩集,上集是《太陽旗》,下集《彩虹橋》。

目前《賽德克.巴萊》已賣出英國、法國版權,2個小時的國際版沒有那麼多故事細節,但魏德聖觀察,外國觀眾也同樣能夠受到感動,因為「《賽德克.巴萊》講的是一個地方的原住民族如何對抗外來殖民者,爭取有尊嚴的生存空間。」

這樣的經歷很多國家都有,魏德聖相信,電影要說的故事、歷史糾葛、人性抉擇,「人們會懂,真的會懂。」

【內容節錄轉載自《台灣光華雜誌》九月號】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771177&aid=562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