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西式炒魷魚(下)
2010/09/05 14:26:24瀏覽1360|回應11|推薦59

西式炒魷魚做法,除了猛火快炒,還有就是下刀狠準。

一年多前,公司新進一位年近六十的電工B。在這個行業,這樣的年紀算是稀有。後來才聽說,此人剛從Alberta省搬來,與公司大老闆二十多年前一起幹過電工活兒。B的技術等級只比工頭低一階,經驗肯定豐富,只是電工常需攀高拉線,B的體力恐怕有點勉強。

夏天公司舉辦golf tournament聯誼賽,我留心觀察大老闆與B在球場上的互動。他們走到角落低聲談話,看來確實像有舊識交情。不過,這時不比那時,彼此地位有了懸殊落差,老闆刻意想表現平易近人,神情舉止卻越是不自然。B努力陪笑著,臉色比哭還黯然。

夏天過後,公司承包工程量縮減,氣氛開始緊張。第一波裁員名單出爐,B榜上有名。我有些訝異,但也不全然意外!我不曉得這樣的決定,大老闆參與程度有多少。但我這時才具體見識到所謂“Business is business.管你故交新知,對公司利用價值相對少者,就是下刀目標。即使大老闆與你有交情,利字當頭,情義也不得不靠邊站。

在前仆後繼的砍人事件中,幾度經歷思想鬥爭與心理建設,我逐漸練見怪不怪的鎮定。有時,我也自問,我的悲憫初心那裡去了?然而,一轉念,我又因職務所需而不斷進行自我洗腦,現在我發展出一套炒魷魚辯證論,幫助我在執行任務時,盡量減少個人情緒性的干擾。

天下沒有打不破的飯碗,所以被解僱並非太陽底下新鮮事。放大格局來看,這世上還有比被炒魷魚更悲慘的事,就舉個例子,至親亡故與失去工作,哪一樣更無可彌補呢?

被解僱揭示了一個事實,“Something is not right.”,這是個自我認識與改正錯誤的非常時機。也許是入錯行、選錯職位、工作能力欠缺、做事態度有問題、遇到不對盤的上司、或者經濟景氣不佳。如果捫心自問,以上答案選項皆非,那就是公司的錯了,公司沒有識人之明!既然如此,再見走人是公司的損失。天下之大,千里馬何愁無去處!

二十多年前的某一天,P還是名受僱技工,手下領著兩名學徒幹活。那時手機還不普遍,臨時找人,多靠BB Call聯繫。也許是工地處於電訊死角,P當天一直都沒收到雇主心急如焚的連環BB Call。等到他得空打有線電話回公司請示時,雇主不等他解釋,立刻劈頭將他痛罵一頓。P當場和雇主起爭執。

或許P自知得罪雇主,飯碗可能不保。他反守為攻,率先炒雇主魷魚。為這樣不講道理的雇主效力,他感到心灰意冷,於是帶著手下兩名學徒,在經濟低迷的時刻,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起初兩年聖誕節公司聚餐,就只這鐵三角面面相覷。創業路上跌跌撞撞,經營幾度沉浮,現在,P的公司聘僱員工數增長至九十到一百人。P正是我現在的公司大老闆。

所以,炒魷魚並非雇主獨享的特權,受僱者如見風向不對,有膽識自信者,也並非不能炒雇主魷魚。不論誰炒誰,炒魷魚或可視為毀滅性的建設手段,是大破大立的契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也許是大光明前最黑暗的一刻!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70102065&aid=4384793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connie F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炒魷魚
2010/09/06 09:04
 站在僱主這方來想  若公司沒有足夠訂單養員工  或財務吃緊  必須裁員  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同樣的  若公司賺了錢  也會分出部分給員工紅利 獎金  留住得力幫手  我想這才是好老板  總之  我想  裁員是誰也不願意見到的  而且也會影響公司聲譽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