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書改變個人氣質 鼓舞戰鬥士氣
2021/06/17 18:17:17瀏覽601|回應0|推薦8

   凡人的個性可由談吐之間看出,談吐又能從讀書多少觀之,《紅樓夢》裡眾姊妹就是明例。黛玉的聰慧機敏、鳳姐的八面玲攏、寶釵的厚重大方、襲人的伶俐涵養、晴雯的撒潑嬌憨、平兒的溫柔忠厚;從她們的說話(雖然是由作者曹雪芹操控)能看出有沒有讀什麼書。讀書可以養性、啟發心靈、增加風趣、結交品味相同之人。不讀書則覺得面目可憎。

   清代張潮的《幽夢影》論讀書就有28則,且摘錄數則共享(筆者認為《紅樓夢》是夢書、《浮生六記》是情書、《幽夢影》是才子書、《三國演義》是智書、《史記》、《資治通鑑》是大哉史書)。

   論讀書激勵心靈的名句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讀書最樂,若讀史書則喜少怒多,究之怒處亦樂處也。(張竹坡補曰:讀到喜怒俱忘,是大樂境。)

   ★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善遊山水者,無之而非山水;書史亦山水也,詩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筆者曰:讀數達此地步已臻化境。)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記為難。(能學以致用尤佳)

   ★秋蟲春鳥,尚能調聲弄舌,時吐好音。我輩搦管拈毫,豈可甘做鴨鳴牛喘?

   朱熹的《觀書有感》曰: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意指「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

   宋末元初文人翁森的《四時讀書樂·春》被《四庫全書》收錄,更是家喻戶曉

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筆者念小學時即被家父嚴逼讀書作文,甚以為苦但不敢抗之。後來到中學、高中皆受制於升學考試而唸書,興趣索然而喜課外讀物,尤以武俠小說為甚,如晨鐘的《劍海飄花夢》、獨抱樓主的《恩仇了了》、古如風的《狼形八劍》、臥龍生的《千秋筆》、諸葛青雲的《江湖夜雨十年燈》,這些書陪伴我走過五十年代升學壓力下枯燥黑白的日子。古籍名著到了大學、進入社會才有機會大量閱讀。

   多讀書可以改變氣質也許是個人感覺,但亦有例外。從電視上看到一位還在大學任教的女立委,應該會讀書吧?卻持雙重標準問政,不時神隱躲避眾怒;另一名在廣播電視上扮阿嬌,應該有點學問,卻熱中名利,伶牙俐嘴,黑白顛倒。所謂相隨心生,現在她們的容貌看起來特別覺得噁心!

美國提供戰士版書

   二戰時期,任何能讓官兵忘卻戰爭可怕之事,都顯得益發珍貴。家書抵萬金,卻常常需時三到四個月才能寄達。遊戲或運動打發時間,在經歷一整天的訓練或作戰後已經力不從心。

   此時所謂的「戰士版書」(Armed Services Editions)出現了,由輕磅紙印刷、騎馬釘裝訂和迷你尺寸,是一種便於攜帶、普及化的平裝書。士兵可在吃飯排隊、理髮時閱讀,想要暫時逃避、需要激勵或有所期待時,甚至困在散兵坑中也可以翻開書本,讀一段文字,遁入另外一個國度。戰場書本資源有限,還不時毀於戰火,士兵們都須嚴格遵守交換書本閱讀的規定。

   書本也是對付納粹德國「思想戰」的利器,1933年德國主導焚書運動開始,到二戰被德軍征服國家圖書館的肅清,所遭受到的迫害令人怵目驚心。二戰歐戰勝利紀念日時,德國在歐洲共摧毀超過1億冊的書籍。

   二戰德國的敗亡因素之一在於希特勒為使文化機構能為其所用,全力控制改造文化機構,傳媒被宣傳部長戈貝爾掌控成一言堂,宣傳部的消息就是真理。1933年3月10日柏林Babel廣場圍聚四萬名群眾,大多是學生,目睹納粹黨主導的大規模焚書;後來又陸續進行93場焚書行動,總數高達一億本。

   反觀美國將1億4千本書送往歐洲前線,許多被德國列為罪犯的作者都現身戰士版書。一些名著如《海明威的短篇小說選集》、《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時光機器The Time Machine》、《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海狼Sea-Wolf》等。

   美軍登上塞班島不到四天,海軍陸戰隊就接獲一整船的書,三天後,一間圖書館就成立。戰士版書一抵達,立馬被挑走帶往戰場,這是能從恐怖戰場和潛在危機中跳脫開來的唯一方法。

   書本提振了戰士疲憊的精神,鼓舞了他們的心靈;撫慰一顆傷痛的心,重燃對未來的希望,書本成為戰士的心靈雞湯,這是一段文字不輸砲火的寄託,筆桿不輸刀槍的霎那!(圖片摘自網路)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e8172be&aid=16397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