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來台北以後,首次造訪的名勝古蹟,就是碧潭。 爾後,在小學的遠足旅行活動,以及成年後與三五友好陸續又探訪了數次。 印象中,隨著時代變遷,碧潭的優美景色也一年不如一年。 由於年代久遠,基於安全理由,台北縣政府於民國八十八年八月,斥資四千餘萬元[原貌整修],並於八十九年六月竣工。橋身總長為兩百公尺,寬三點五公尺,橋塔高為二十公尺,全橋由十四條大鋼所及九十四組繫條,鋼樑組成,可承載千人。 看不出這四千餘萬元在吊橋本身作了哪些原貌的維持,倒是週遭環境煥然一新==本來是個優美的風景區,變成了觀光遊樂區,因為兩岸高樓林立,橋底下遊樂設施遍佈,對於老台北人而言,失去了緬懷過往的原貌,這吊橋只徒具便於兩岸往來民眾行走的通行走道價值,再也無法牽動離鄉背景游子們的心。 似乎在台灣的每個景點開發與古蹟勝景的維護,都是以經濟考量為優先,到頭來弄得每個景點都是大同小異~~攤販林立,遊樂設施眾多,沒有較為長遠的規劃。最後,落得去劍湖山遊玩和到台北美麗華似乎都一樣,去了其中之一,就不用到另外一個地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