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09 09:56:42瀏覽931|回應0|推薦0 | |
早上七點,天主教神父陳盛龍一如往常,靜立在教堂中,舉起右手,輕點額頭、胸口、左、右肩,「因父、及子、及神聖」,然後,雙手合十,默唸「阿門」,便展開又一天的祈禱和傳教行程。 原籍越南的陳盛龍,奔波於金門、馬祖間傳道,一個月中,有三周的時間待在金門,一周則在馬祖。 一九五三年出生於北越的陳盛龍,一歲大時,法軍不敵越共,從軍的父親帶著一家人,跟著法國部隊一路撤退到南越西貢。 陳盛龍有七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十二歲時,因為修道院教育制度較佳,不易學壞,他被家人送進修道院。 二十二歲大學畢業後,分發到南越湄公河下游一座小島上的教堂當修士,那年,正是一九七五年,越南淪陷時。 越南的天主教教友達八百萬人,約佔總人口十分之一。為了有效控制天主教,越共沒收所有的教會學校、教堂、修道院,也禁止當神父,只能當修士,陳盛龍表示,修士不能上台傳道,只有神父可以,藉由這樣的規定,嚴格禁止傳道行為。 越南淪陷後,由於跟著共產黨的主張、腳步,較有保障,因此,有一些修士選擇還俗,但陳盛龍仍然堅持留在小島上,忠於自己的信仰。 陳盛龍所待的教堂,原來的神父被共產黨迫害,原本他也被越共冠上美國情報員的罪名,但因為當地民眾很支持他,聯名陳情,全力解救,他才免於被越共抓走的命運。 即使沒被抓,越共也強制修士們下鄉勞改種田,在小島上勞動十二年後,一九八七年三月,陳盛龍與其他十二位男女搭著小船逃離越南,投奔自由。 為了逃離越南,陳盛龍主動加入前往越南最南部的森林中,擔任砍伐木材的工人。工人們乘著船,將砍伐好的木材點交給政府,以便製作木炭。 一條 船往南邊直行,因為大家知道,往西便會遇到泰國的海盜,往南邊的馬來西亞、印尼等方向,因信奉回教,法律較嚴,海盜較少。 在南海上,他們遇到一艘新加坡大船,「船舵比我們的船身大」,陳盛龍說,新加坡船上船員好心送給他們食物、水、油,他們才得以解飢,繼續前行。五天五夜的海上漂流過程,白天他們用旗子打出「sos」的求救信號,晚上則升火求救。很幸運的,船隻駛向馬來西亞外海小島上的難民營,陳盛龍表示,一切似乎都受到天主的保佑,因為如果船不是駛向難民營,而是馬來西亞其他海邊,極可能遭到該國軍隊的槍擊命運。 那是個比金門小,卻有著幾萬人的難民營,聯合國人員在調查完身分後,依政治、宗教、知識份子、經濟等四種逃難原因加以分類,陳盛龍以其修士身分被歸類為宗教難民,被美國接納,在難民營待六個月,又送到菲律賓難民營七個月後,才前往美國德州休士頓,之後,又分配到加州洛杉磯教堂當修士。 當時,台灣天主教在美國成立「聖召中心」,網羅有意到台灣傳教的越南人。陳盛龍指出,由於台灣主教在宣導時,打出「sos」的宣教訴求,希望大家到台灣,以解決台灣天主教神父日趨減少的困擾。 「sos」的訴求,讓陳盛龍受到很大震撼,他想起在海上漂流的那段噩夢。於是,他決定加入,前往台灣傳教。 一九八九年八月來到台灣後,他進入輔大神學院唸中文,一年後,唸神學課程,四年後畢業。因金門副主教費峻德罹患癌症,今年 陳盛龍指出,來台灣後的七、八年間,他常常夜半驚醒,夢到自己在海上漂流,被越共抓回,一直到多年後,生活穩定了,這一噩夢才逐漸遠離。 陳盛龍說,神父的生活規律,他三餐自理,一天至少做四次祈禱,每次半小時。早上六點起床,七點做第一次彌撒,八點早餐後,上班、拜訪教友、探視病友。中午前進行第二次的祈禱,下午則看看書、做做功課,下午五、六點以及晚上八點,又各做一次祈禱,周日則為教友做彌撒。一個月二萬五千元的生活費,足夠開銷,一年中,暑假期間有一個月的長假,可以自由運用,也可以繼續留在當地傳教。晚年則可住進天主教的養老院。 對於這樣的生活方式,陳盛龍感到很滿意,不為名、不為錢、不為利,可以用很單純的方式與人接觸,讓他內心十分平安喜樂。而透過自己的安慰協助,讓教友獲得解脫、忘卻痛苦,則是陳盛龍覺得最快樂的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