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08 16:16:01瀏覽1229|回應2|推薦2 | |||
兼有中西建築之美的水頭「蔡開盛、蔡開國昆仲古厝」,業經國家公園整修完工,並將開放做為民宿,屋主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古厝重獲新生,展現當年風采;憂的是,開放經營後,如何防範可能的民宿雅賊? 這座位於水頭六十三號的古厝,是幢「雙落大厝加護龍搭番仔樓」建築,完工於民國十九年,斥資二萬大洋,中西合併的建築形式,讓它在水頭傳統古厝、洋樓群中,顯得格外不同。 打開大門,就可感受到富貴人家的大氣。前落大廳「春梅」、「夏荷」、「秋菊」、「冬牡丹」四扇木雕門,雕工精細,木門上沿還分別有鱟、水鳥、魚、龍蝦等水中生物的雙面木雕作品,栩栩如生,「因為古厝木料多,最怕火,雕上水中生物,有以水防火的風水功能」,屋主所有人蔡祖求老師表示。 談起這四扇門,蔡祖求驕傲的說,台北藝術大學研究所研究生周英戀還曾以此寫就論文。 古厝雕刻極為精美,放神主牌的正廳裡,數幅近八十年的泥金壁畫精品,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這些壁畫,有的描繪著各式的人物、花鳥,有的書寫著勵志格言,「可惜部分泥金在整修時,被工人刮掉了!」蔡祖求看著幾幅被刮得相當乾淨的泥金壁畫,不禁惋惜地說。 正廳樑柱,雕工一流,神主牌桌的木雕,更讓人嘆為觀止,「源由瓊林綿金水,支分坑墘振家聲」,「教子讀書無致於臨時擱筆,治家勤儉勿使開口告人」,樑柱上書寫的是蔡家的源流,神主桌邊刻劃的是蔡家的家訓。 蔡祖求透露,其實最希望這棟古厝保留為展示館,方便管理,但他深知,水頭當地展示館已經相當多,這樣的要求對政府部門言,著實為難。為確保古厝不被破壞,因此,他硬著頭皮標下做為民宿,「由自己看守總是比較放心」。 蔡祖求一面驕傲的撫摸著這些傳家寶,一面卻也憂心起來,他指出,部分木雕作品極易折取、破壞,開放民宿後,遊客水準參差不齊,很擔心會出現雅賊。現在,他最傷腦筋的就是如何防患未然,否則就太對不起蔡家祖宗。 轉個彎,右後方的護龍、番仔樓一樣精彩,爬上洋樓陡窄的木梯後,二樓的廳堂牆角,設有三個槍砲口,海盜一來,槍砲一架,就是守護家園的保命槍樓,廳堂外,有個不小的陽台,木椅一擺,茶水一泡,坐看水頭山色,以及高聳的茅山塔,人間美色盡入眼簾。 蔡祖求說,這棟古厝是他的曾祖父蔡開盛、曾叔父蔡開國二人聯手合建。蔡開國十六歲便前往印尼工作,蔡開盛也曾前往,因水土不服,又返金定居,留下兒子蔡清竹(蔡祖求老師的祖父)到蔡開國店中幫忙。 蔡清竹後來自行開業,生意越做越大,在印尼娶妻後生下蔡媽愿(蔡祖求之父),蔡媽愿幼時返金唸私塾,稍長回印尼,約民國三十五年時,蔡清竹帶其返金成親,留下蔡媽愿在金門照顧祖母(蔡開盛之妻、蔡清竹之母)後,又返回印尼。 蔡祖求說,當年蔡清竹返金時攜帶的鐵製行李,目前仍然保有,行李上「浯江蔡清竹」五個字,雖因塵封已久而有些模糊,但是,仍充滿著當年落番鄉親的辛酸,也讓昔日蔡家的繁華光景恍然在目。 民國五十多年印尼排華時,蔡清竹一家與許多印尼華僑被中共的軍艦接送回大陸,從此落籍廈門。 蔡祖求表示,祖父蔡清竹與民初知名作家郁達夫也是好友。 西元一八九六年(民國前十五年)出生的郁達夫,是我國著名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本小說集「沉淪」,被公認是震世駭俗的作品,散文、舊體詩詞、文藝評論和雜文政論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響。 郁達夫在文學創作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民國二十七年底,郁達夫應邀赴新加坡辦報並從事宣傳抗日,星洲淪陷後,流亡至印尼蘇門答臘,因精通日語被強迫做過日軍翻譯,期間應用職務之便,暗中救助不少文化界朋友、愛國僑領和當地居民,蔡祖求老師的祖父蔡清竹也曾受惠。 由於對自己生命瞭然,民國三十四年元旦,郁達夫便擬好遺囑,交給好友蔡清竹保管。民國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被日本憲兵殘酷殺害,享年四十九歲。蔡家與郁達夫的因緣,讓這座古厝頓時鮮明不少。 國軍退守金門後,古厝正廳都是打地鋪的軍人,熱鬧異常。民國四十九年因艾森豪來台灣訪問,中共砲轟金門做為報復,發生六一七砲戰,古厝廚房一角也曾中彈,當時十二歲大的蔡祖求回憶,幸好當年沒炸到裝汽油的陶甕,否則一旦著火,將不可收拾。 暖陽下,走出中西合併的這幢古厝,一段段島民出洋奮鬥的故事,正緩緩的流洩在異國風味特濃的水頭巷弄。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