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09 10:37:49瀏覽1398|回應0|推薦0 | |
這類病症雖然不是精神疾病,但可能會引發兒童精神病現象。 就拿自閉症(autism)孩子來說,他不與人溝通,表現出來的心靈意涵正是「你猜、你猜、你猜猜猜」。
像有個媽媽,準備帶自閉症的兒子出去玩,整裝完畢正待出門,孩子竟開始尖叫,令全家人陷入緊張瘋狂的狀態,而媽媽完全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後來才發現,原來她將兒子的帽子戴反了,她把帽子一挪正,尖叫聲隨即停止。
另一個實例是,有個自閉症的孩子去上廁所,上課鐘響,他不肯回教室,卻在廁所門前打滾,為什麼呢?你猜猜!大家都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只要同學上前拉他,他就大叫。
搞了半天,老師進廁所去看,原來這孩子想上廁所,可是看到前一個人上完大號沒沖馬桶,他覺得:「怎麼可以這樣!」於是就在廁所門口打起滾來,以示抗議──因為他無法順利上廁所。
這樣的孩子,很可能會把周遭的老師和同學搞得不知所措,這對父母來講是很大的挑戰──因為必須深入地同理孩子每個行為背後的原由。
這類父母,有時在人際事物上具有潛在的障礙,而孩子把父母與他人心靈交流的障礙活生生地演出來了,不斷教給父母這樣的功課:「你猜猜看,猜對了就沒問題,猜錯了就走著瞧!」通常也暗示了整個社會的不安全感:「把自己內心封閉起來是安全的。在社群裡,有期待就會受傷,那麼我乾脆不要期待吧!談戀愛會受傷,我最好避免去愛吧!冒險會失敗,我就別去冒險了吧!與人交談會被反駁,我還是少說話吧!向別人要求會被拒絕,我就別去要求了吧!」自閉兒呈現出人類內在心靈恐懼受傷、覺得世界不夠安全的心理狀態。
當父母陪伴自閉兒的時候,並沒有發現,那自閉的人其實是自己──透過協助孩子走出自閉,也走出自己沒有覺察到的封閉內心。
只有那些孩子才是自閉兒嗎?不,每個成人,多少都有自閉兒的味道,多少的人類塵封了自己的內心,試問:「你的內心多久沒有感動過了?」一個男人,他可能是情感的自閉兒,二三十年沒有哭過了,看了「斷背山」,也許會感動,但就是表達不出來;一個女人,可能是理性上的自閉兒,過度的感情用事,事情一來,就是情緒反應,不肯善加運用她的智慧和思考能力;有些人可能是不敢冒險的自閉,永遠只想走最安全的道路,不敢突破現狀去表達或挑戰。
自閉症孩子的現象告訴我們,東方人的教育方式,很少去鼓勵孩子呈現他的個別性、獨特性,或鼓勵他勇敢冒險,而比較強調服從和規矩。好比我們常聽大人跟孩子說:「你乖不乖?有沒有聽老師的話?」現代的孩子──不想再聽話了,他渴望找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引導孩子找到獨立自主的人格,才是教育真正該達到的目標。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