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蘇軾《觀潮》
2024/07/01 20:38:04瀏覽38|回應0|推薦1

讀蘇軾《觀潮》

《觀潮》是64歲蘇軾,以父親的角度寫的,希望兒子面對未知的人生有所領悟,少些挫折坎坷的作品。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首詩短短28個字,第一句和最後一句是一樣的,但一前一後,它所要表達的意思(意境)已經截然不同了,不難看出蘇軾這位大文豪,「惜字」的功力!

第一句「廬山煙雨浙江潮」,說的是廬山美麗浩渺的煙雨,和錢塘江宏偉壯觀的潮汐,這是許多人所追求潛藏在心中的那一個魂牽夢縈的風景,未至千般恨不消!如果沒有親眼目睹就要抱憾終生。此時此刻那,廬山煙雨浙江潮,已經不單純是一個風景了,它已經變成了是一個目標、一個執念,我們被這個執念所牽引住、所奴役著,以為只要到達了那個目標,人生就無憾了。

最後一句「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等到有一天我們終於來到了這裡,我們最終會發現,眼前所看到的「廬山煙雨浙江潮」,當初的那份執念,千辛萬苦的衝動、妄念之後,看到了這一幕,才發現也「不過如此」!

辛棄疾《賀新郎》:「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青山就在那裡,你看它多嫵媚,但青山見你,真的也是撫媚嗎?詩詞用一種相對照之下,是不是讓人也產生一種錯覺,一種自我感覺良好之境!

就像最開始的時候,我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是當我們想要有所悟的時候,我們總覺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當大徹大悟以後,我們才又會發現,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那就要問了,生命這段旅途最大的意義在哪裡呢? 

煙雨的聚散飄忽,江潮的自來自去,本就在那裡,當我們踏出上路的那一步開始,沿途美麗的景緻,或是小山丘或是小河流或是那不起眼的一草一木,或許這就是「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最大的意義。

放下心裡的那份執念,亦唯有:「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9669316&aid=1807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