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
2024/06/29 22:26:32瀏覽27|回應0|推薦0

「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

「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是發生在孔子與他的兩個學生––子貢和子路身上的小故事。這兩則故事告訴我們,如果只強調無私奉獻和道德的高尚性,而忽視了做好事應有的社會回報,那麼所謂的道德行為就會難以為繼。

「子貢贖人」的故事是說,春秋時期魯國有個規定,凡魯國人看到本國人在他國淪為奴隸,可以將之贖回,費用由國家補償。子貢贖買了一個奴隸,但它「發揚風格」,拒絕了國家補償世人子貢高尚,但孔子卻責備了子貢說他打擊了人們繼續做贖人這樣的好事的積極性。

「子路受牛」的故事講的是,子路救了一個落水者,人家酬謝他一頭牛,他收了下來,孔子稱讚弟子做得對,說以後魯國救人的人會更多。

從正反相對的這兩個故事我們看到,孔子對一種道德行為的評價,重點不在於細究做好事背後是否有純粹的道德心,而在於看此種行為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激勵。

只站在自身條件和主觀上的道德和付出,盡顯虛偽。不求任何回報的道德標準固然高尚,並非人人可為,也並非長久可行。簡單易行的制度,才能得到順利推行;鼓勵適合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善舉,才能累積社會和諧的樣貌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9669316&aid=18076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