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4是言論自由的最後一年?
2024/02/26 17:00:17瀏覽482|回應0|推薦0

保羅羅拔(Paul Craig Roberts)2024年2月19日
《揭發反民主背後的幕後捐助:挖開他們的身份與其影響力》
標題看起來可能會讓你感到詫異,但請別因此而卻步。這並不是陰謀論,因為你將會看到,這是事實。
在美國,人人都必須明白,統治精英在實施以重新定義民主的方式來消除民主,讓國會變得無足輕重,選舉變得毫無意義,並且拋棄與統治精英意圖對人民和世界其他地方行使權力不一致的憲法,將其視為過時文件。
重新定義民主的決定已做出,從民眾的意志轉變為保護「民主機構的神聖性」。那麼,什麼是「民主機構」呢?它並不是我們目前認為的那樣,如國會和代議制政府,法治和獨立司法機構等。
「民主機構」是審查產業的機構,例如軍事/安全體系、國務院、北約、中情局、FBI、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非政府組織、大西洋理事會、阿斯彭研究所、主流媒體、黑岩集團、摩根大通等共識建構機構,這些機構制定議程並控制着論述。
對這些精英機構所建立的共識表示不同意的人被視為「對民主的攻擊」。換句話說,「民主」是精英機構的財產,必須保護這些精英免受希拉莉所定義的「特朗普可悲之徒」的侵害。民眾的意志從畫面中消除。
也許會讓你感到驚訝,但大學(例如斯坦福大學完全參與其中)、主要企業尤其科技公司和社交媒體、法學院、醫學協會以及與世界經濟論壇有關的州長和國會成員都接受了排除民眾意志的民主重新定義。
他們也同意憲法與打算對公民行使的權力不一致。就在撰寫本稿時,美國務院正忙於阻撓眾議院對行政部使用納稅人的資金對所能聽到的有關新冠、疫苗、選舉舞弊、俄烏戰爭、伊朗、俄羅斯、中出高潮共嗨國等事情進行的調查。
https://www.washingtonexaminer.com/news/house/2860918/state-department-obstruct-censorship-investigation-house-gop/
在2月16日,卡爾森(Tucker Carlson)訪問了全球領先的審查產業專家麥克本茲(Mike Benz)。這裏將得到完整而準確的解釋,關於誰統治着我們;不,不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和必得堡會議,以及美政府決定埋葬第一修正案的原因:https://tuckercarlson.com/uncensored-the-national-security-state-the-inversion-of-democracy/
決定經已做出,目前在實施中。這意味着這種壓制將用來將整個互聯網和社交媒體轉變為服務官方論述的宣傳部。所有自由主義者對互聯網言論自由所寄予的希望都變得不切實際。已可看到馬斯克因允許在推特上自由言論而陷入困境。
政府已展開對馬斯克及其公司的調查,目的是逼他離開。加州和歐盟已採取行動,通過巨額罰款來迫使馬斯克交出之前所有者提供的信息,這些信息用於AI程序,以確定誰被禁止以及哪些推文被刪除。
很快,替代和社交媒體將只存在於作為「共識建構精英機構」的宣傳網站。
西方文明的解體正如此迅速地進行,以至於甚至無法將其作為全職工來跟上。
https://www.paulcraigroberts.org/2024/02/18/french-democracy-establishes-medical-tyranny/
法國政府剛剛將醫學真相定為犯罪,而世衛組織將在今年5月也進行同樣的行動。人們將不再對自己的健康決定擁有控制權。
美政府不僅對「有色人種」保持着敞開的邊境,華盛頓還向招募移民入侵者的非政府組織提供數億美元,以便為移民入侵者提供食物、水、醫療照護和沿着規劃路線的睡眠住宿。
https://www.paulcraigroberts.org/2024/02/18/the-genocide-of-the-west/
你說這不可能發生?但它就在我們眼前。
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美國人善於逃避令人不安的壞消息。因此,他們為暴政鋪平了道路。對於信心十足於自己憲法權利和機構完整性的人民來說,建立暴政是很容易的。人民越是愛國,就越容易受到政府的欺騙和背叛。試着告訴愛國人所發生的事情,他們會因為你對他們心愛的國家說壞話而視你為共匪。
基督教福音派對在吞噬我們的邪惡無感,因為他們被洗腦認為將通過上天堂而解脫。邪惡的增長實際上就是他們從罪惡世界飛向天堂的逃生所致。邪惡越多,他們就越快地解脫。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自由干預和霸權主義的新保守派教導美國是特殊和不可或缺的,所以任何事都不會出錯。
將這些阻礙認知的因素與令人不適的真相是一種壞消息的轉變,以及將審查被確立為國安問題的事實相結合,主張審查使我們安全並「保護民主」。
因此,真相的犯罪化正急速推進。甚至連「真相」這個詞也將成為無法說出的仇恨詞語。
任何幫助你理解正在吞噬我們的暴政的信息都應該存儲在隨身碟中,而不是在雲端,因為所有削弱「共識建構機構」的信息都將被丟進記憶洞裏。
【註】大西洋理事會是主要的反民主「共識建構(虛假敘述)組織」之一,可能與布里斯馬/亨特拜登醜聞有關。布里斯馬是一家烏克蘭公司,將亨特拜登列為其董事會成員,並支付了他大筆款項,以換取其父親保護該公司免受烏當局的起訴。
拜登實際上在電視上承認了這一點,他甚至為此感到自豪,他使用數十億美元納稅人的錢來威脅烏,除非烏解雇檢察官,否則將暫停美的援助,這是烏無法拒絕的提議。
大西洋理事會董事佩恩特(Sally Painter)因為為布里斯馬進行非法遊說而被美司法部(誤)調查。她和前大西洋理事會董事凱倫(Karen Tramontano)建立了大西洋理事會和布里斯馬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
布里斯馬向大西洋理事會捐款了30萬美元。也許這是布里斯馬官員在大西洋理事會論壇上發言以及傑出的大西洋理事會成員在2018年在烏的布里斯馬會議上發言的購買價格。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向烏檢察機構展示美對該公司的保護。
在2021年,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大使館向大西洋理事會捐款超過100萬美元,而阿聯酋外交部又增加了10萬至25萬美元。這可能是為了讓大西洋理事會利用其影響力,促使聯合國選擇阿聯酋作為其2023年氣候變化大會的舉辦地點的購買價格。
顯然,大西洋理事會沒有對阿聯酋的捐款進行所需或適當的披露。
大西洋理事會作為主要的反民主審查產業成員,通過美國防、國務和能源部以及美國國際開發署向無辜、無知的納稅人提供納稅人的錢款的補助金來支持。
因此,很明顯,華府的「我們的」政府資助將美的民主置於人民意志之下,以保護已將民主定義為服務於其議程的精英機構。
以下是大西洋理事會的其他主要捐助者:
艾德利安·阿什特、非死不可、高盛、洛克菲勒基金會、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瑞士公司SCM Holding、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瑞典外交部、美國國務院、巴林大使館、日本大使館、芬蘭國防部、立陶宛國防部、挪威國防部、挪威外交部、雪佛龙公司、谷歌、新月石油、約翰D與凱瑟琳·麥克阿瑟基金會、雷神技術公司、約翰·羅傑斯(高盛)、紐約卡內基基金會、歐盟駐美代表團、德國外交部、摩根大通基金會、美國防部、美能源部、查爾斯·科赫基金會、亞馬遜、威瑞森、輝瑞、阿美蘇、洛希馬丁、奧米迪亞網絡。
(Adrienne Arsht, Facebook, Goldman Sachs,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the British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a Swiss company System Capital Management, Abu Dhabu National Oil Company, the Swedish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the Embassy of Bahrain, the Embassy of Japan, the Finish Ministry of Defense, the Lithuanian  Minister of Defense, the Norwegian Ministry of Defense, the Norwegia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the Chevron Corporation, Google, Crescent Petroleum, the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 Raytheon Technologies, John F.W. Rogers (Goldman Sachs), Carnegie Corp of New York, Delegation of the EU to the US, Foreign Ministry of Germany, JP Morgan Chase Foundation,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Charles Koch Foundation. Amazon, Verizon, Pfizer, Aramco, Lockheed Martin, Omidyar Network.)
這些信息都可以在大西洋理事會的網站上找到:
https://www.influencewatch.org/non-profit/atlantic-council/
所以,不,這並不是陰謀論,而是事實。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7ab68df&aid=180347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