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活該被打...誰叫你是我的兒子女兒呢?
2009/01/17 02:53:01瀏覽606|回應0|推薦7
最近看了一個台灣的'光陰的故事',驚訝有這麼好的連續劇.連夜趕工觀看youtube的片段以求跟上'進度'.之後,勾起了我對台灣的社會教養下一代孩子很多的回憶.

我從來沒有被父母K過,但是也沒有被父母擁抱過.他們的愛,於我而言,是'祝福'型的,不是'皮開肉綻'型的.所以無法感受到劇中常常出現的....'打是情,罵是愛'的濃濃愛意.最主要的是,劇中不時隱約歌誦父母親打孩子是他們不放棄孩子的一個行為...唉!

怎麼說呢?

我知道這部戲當然是有所本的....很多劇情應該都是真實的情節.那些父母拿刀殺坎子女,賞耳光,罰跪,辱罵,藤鞭伺候也是我曾經親眼目睹過的戲碼,並不誇張.

只是,我想今天的社會和那個時代的社會教養方式和觀念,應該會有很大很大的差別吧....可是我的隱憂是,現在的社會裡,仍然存在著打了孩子,就是對孩子負責任的教養方式.

幾年前,六歲的姪兒跟著我公公婆婆從台灣來玩,四歲的兒子問他,聖誕節收到什麼樣的禮物呢?姪兒說,'有啊.兩個耳光',接著用手表演這個禮物... 兒子問我什麼叫做'耳光'? 我發現無法告訴他耳光為何物? 因為我的婆婆告訴姪兒,"別亂說,哪有這回事..."

問題是,婆婆自己也打孩子和孫子的耳光,這並不是秘密.只是在我的面前,她不會承認而已.我很視相,沒有接話.想分開四歲孩子的注意力是件不難的事....可是,我心理很難過,為何一個才六歲的孩子已經知道什麼教做耳光的東西呢?

教養一個小孩子,除了耳光之外,是否還有可能有別的選擇呢?

棒下出孝子....是的.把孩子當成動物,用威脅方式管理是比挑戰大腦皮層區要省事多了,也不需要什麼大的智慧.當棒子的痛和父母的職責畫上等號時,棒子帶來多少痛,父母就盡了多少職.

孝子要用來幹嘛? 孝順啊....順所有父母合理的與不合理的要求,包括了忽視他們自己的喜好與前途.為了父母,孝子知道怎樣鋪陳自己的一生,因為父母'是為了自己好','打是愛','罵是情'.....

很多我所知道的孝子,如果是棒子打出來的.都有問題的.....容我做個大膽的結論,他們怎麼不會有問題呢?

當然,那些沒有問題的棒下孝子,可能只是時候未到而已.可是孝子們的配偶常常需要為孝子們被壓抑的人生傷神頭痛.

一個沒有舒展人生及遭受暴力的孩子,長大後會持續尋找能夠清洗自己不被愛,被尊重的童年.他們會企圖重新活在童年的環境裏.這樣,當他們再度造訪'童年'時,如果可以讓對方(父母的投影)對自己好,愛自己的話,可以彌補童年的遺憾.因為,父母親怎麼可能不愛自己呢?怎麼可能讓自己受傷呢?怎麼可以忽視自己的想法呢? 再愛一次的童年裏,配偶背負著他們很多的期待與焦慮.而他們找的對象本質上也像當年熟悉忽視自己的父母一樣...悲劇又重演.很多人,找了又找,嫁了又嫁,始終選錯嫁錯,為什麼?

所以,當他們盡其未來一生,企圖修補昨日的人生時,也葬送了明日的幸福.很少有配偶會願意永遠呵護一個仍然在療傷的成人孩子.

誰叫他們是他們父母的兒子女兒呢? 活該被打受虐.....

孩子易打不易教導.這個需要多大的智慧呢?

我很慶幸從來沒有被父母碰過一根寒毛...可是,我可以想像如果他們果真如此做了,我會怎樣? 那個景象會被遺忘嗎? 然後,我看到忤逆的孩子,不聽話調皮的孩子,我又會怎樣? 我還會唱高調嗎? 我是否會像劇中一群媽媽一樣動不動就罰跪拿家法賞耳光呢? 根據我的婆婆說,孩子們小時後一定全部都被打的.我之所以認為沒有被打過我,是因為我都不記得了....我想,再笨再沒有記憶力的孩子怎麼會忘記有人打他/她的事情呢? 說不通.

昨天我為了孩子不願意上床睡覺生氣,大吼了幾句....兒子十分傷心憤怒.我當然有理由生氣...誰叫他不聽話上床睡覺,活該被罵呢!...我幾乎可以想像如果那刻我若是打牌輸了一天一夜,回到家又看到惹我生氣的孩子,我難道不會拿起雞毛撢揮下去嗎? 可能我也會海扁他一頓後,甚至會怪他這麼惹我生氣,更不用說我還會和顏悅色的勸他了.....

一轉身,我的腦袋浮出,別惹兒女的氣(弗 6:4).我和那些拿著棒子打孩子的父母有何差異? 誰教他們的孩子是他們生的,活該被打.那麼誰叫兒子是我生的呢?活該被罵.

我在幹嘛? 50步笑100步啊....

等下送中飯給孩子吃時,得向他又道個歉.這個做媽的還真的沒有藉口了.我是嗓子用力過大,對他沒有耐心....得告訴他: 對不起.誰叫你是我兒子呢? 他說隔壁Brian的媽媽比較溫柔.看看她願不願意今天讓兒子去她家sleep over了,相信不管多晚睡覺都可以....兒子得以享受溫暖的母愛........這樣,以後他就不會找錯對象來修補童年的傷痛....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778wei&aid=257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