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 心靈隨筆 】基督徒不祭拜=不要祖先?誤會大了!
2015/03/29 09:19:38瀏覽698|回應0|推薦0
(2012/3/27 基督教今日報 )在美國,清明節與復活節日子非常接近,某日,一位旅居美國的台灣人於清明節到墓園掃墓,準備了豐盛的祭物;另一位基督徒美國人掃墓時,頂多在墓前擺束鮮花,所以當他看到台灣人準備的一桌山珍海味,內心好奇:「為什麼要在墓園裡『野餐』?」後來得知,原來是在「祭拜祖先」。 

於是,美國人率直的問台灣人:「你的祖先真的會起來吃嗎?」台灣人不假思索的回答:「你的祖先若會起來聞你的鮮花,我的祖先就會起來吃這些食物。」

這看起來像是一則笑話,卻也真有其事,不僅看出中西方在祭祖與信仰的價值觀上非常不同調,值得更深省思祭祀、拜拜背後的動機,究竟為了甚麼?一旦釐清背後的動機與目的,就能除去一般大眾對於「基督徒不祭拜=不要祖先」的錯誤認知。

從祭祖看聖餐 「敬祖、念祖」不等於「拜祖」

王武聰牧師。      (攝影/記者吳佳玲)

許多人對基督教的印象,中性的描述是基督教「不拜祖先」,負面的說法是「不要祖先」,批評的講就是「不孝」。台中忠孝路長老教會牧師王武聰認為,祭拜祖先、神明,又拜鬼魂,是錯綜複雜的問題,牽涉到文化、宗教、家族、功利思想等層面,深沉又糾結。 

針對上述的故事,王武聰牧師提出不一樣的思考觀點。美國人或基督徒獻花,並不是期待祖先起來聞花,只是表達對祖先的追思與敬愛;而台灣人祭拜食物,祖先若如期待跳起來吃,才真會「嚇死人」!又如果祖先真需要吃,那他們一定會餓死,「因為我們一天要吃三餐外加宵夜,祖先逢年過節才吃一餐,到底是孝,還是不孝?」 

再深入探究,就會發現祭祖用吃來表達,背後有很深的《聖經》根基。《聖經》中最重要的聖禮就是聖餐;而猶太人最重要的晚餐是逾越節的晚餐,吃羊肉、無酵餅與苦菜來感謝上帝的恩典、記念祖先在埃及所受的苦。從逾越節晚餐延續到耶穌的最後晚餐,用餅與杯來記念他,都是用吃來表達。

      我要捐款,GO!

所以保羅說:「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再來。」聖餐是把記念耶穌過去為我們而死,以及對未來的盼望,拉到現在。 

祭祖以吃來表達,《聖經》中也藉著吃來表達深切的追思,如何將「祭祖」與「聖餐」結合,提升祭祖的「記念」意義,淡化對亡靈的「崇拜」,是可以努力的方向。但是基督徒要「敬祖、念祖」,卻絕不等於「拜祖」。

從清明到復活 基督信仰滿足人生三大終極盼望

      (照片提供/以馬內利園)

中國人有清明節掃墓的習俗,《聖經》也有掃墓的記載,耶穌被釘十架後,七日的頭一日,一群婦女前往耶穌墳前準備掃墓,出現兩位天使對她們說:「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這句話,已經將清明(掃墓)帶往復活。 

王武聰指出,華人重視祖墳風水,企盼祖先能賜福他們,這是在死人裡找盼望。所以,聖經中天使才會說:「為什麼要在死人中找盼望呢?」這本是不對。他進一步分析,中國人面對生命終極的三大期盼:

    1. 死後不愁吃穿,免成餓鬼孤魂:許多長者反對兒女信主,擔心死後若無人祭拜,會成餓鬼孤魂。除了基督教以外,其他偶像神明都沒有「死後服務」的承諾,拜了一輩子,「死後不愁吃穿的期盼」在既有的宗教裡卻是完全落空。

    1. 死後有人帶路:死人的路,活人從沒有走過,如何帶?有誰能帶?中國人面對死亡,很多時候不是「病死」的,而是「嚇死」的,因為對死亡充滿許多恐懼。

  1. 死後能團聚一起:期待將來還能再團圓,但其他宗教的「輪迴」主張把將來團聚的美夢破滅,因為不知來世投胎會是甚麼人種或何等生物。另外,「祭祖」和「輪迴」也是相互牴觸的,因為一旦投胎,「祖先」變為別人的「子孫」,彼此關係就此決斷,究竟還要祭拜誰?又何來庇佑祖孫之說?若真有庇佑,又何需再拜其他神明或鬼魂?

三大期盼在傳統宗教信仰中完全破滅與落空,卻能在基督教信仰裡得到完全滿足的答案。因為耶穌曾對門徒說:

「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哪裏,叫你們也在那裏。」-約翰福音14章1~3節

這就是耶穌的承諾與保證,死後由他帶路,因為他從阿爸父家來,道成肉身成為人,被釘十架降到陰間,第三天從死裡復活,如今坐在上帝的右邊,唯有耶穌去過天堂與陰間。 

基督徒過世是回天家,回到阿爸父為我們預備的家,祂不會寒酸的告訴你:「回家還要自己帶便當。」天家裡所有的吃喝玩樂都已充足,不需地上的祖孫來預備,家人死後也可以在天家相聚、團契。

參考:

【 心靈隨筆 】探討慎終追遠的真正意義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98&aid=2184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