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1/28 19:17:21瀏覽319|回應0|推薦0 | |
冬季最強食補9食材 護心吃3款魚 1物鈣含量大勝牛奶應可攝取的國內水產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冬季身體容易出問題,此時,補充足夠營養顯得尤為重要。對此,農業部漁業署分析冬季身體保健3大重點,並提供相對應可攝取的食材,像是冬天日照較少易缺鈣,可吃櫻花蝦、鰻魚和白蝦,其中櫻花蝦的鈣含量最優秀,若以每100克含量來計算,甚至超越牛奶逾20倍;另外,冬天還容易引發腸胃功能失調、心血管疾病發作,前者可吃些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如台灣蜆、九孔、文蛤;後者可吃含有不飽和脂肪酸高的虱目魚、秋刀魚、金鯧魚。 漁業署於粉專發文針對冬季身體保健3大重點,盤點相對應可攝入的國產水產品,以供民眾參考。首先,由於冬季日照減少易缺鈣,此時應補充鈣質,不只避免出現骨質問題,還能協助心血管與肌肉健康。若以每100克含量來看,水產中最高鈣的是櫻花蝦,含2859毫克鈣質;接著為連皮帶骨可食用的鰻魚,含鈣量113毫克,以及鈣、鎂完美比例的白蝦,含鈣量98毫克。 但要注意的是,櫻花蝦雖然高鈣,每100克含量比牛奶所含125毫克鈣質,高出了逾20倍,但單次要吃到這樣的量並不容易,因此,在挑選補鈣食物時可多加考量不同層面,才不會顧此失彼。 其次,冬季天氣較冷,容易讓腸胃功能失調,漁業署指出,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12的水產,如台灣蜆、九孔、文蛤,有益於協助維持神經、腸胃系統完整運作。若以每100克含量來看,維生素B12最高的是台灣蜆,含84.16微克,接著為九孔77.12微克、文蛤50.54微克。 最後,由於冬季氣溫低,也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漁業署說,降低膽固醇對人體大有好處,而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虱目魚、秋刀魚、金鯧魚都是好幫手。若以每100克含量來看,含不飽和脂肪酸最高的是虱目魚7190毫克,接著是秋刀魚4870毫克、金鯧魚1705毫克。 關於虱目魚,高齡醫學內科醫師傅裕翔先前指出全身都是寶,其魚肉本身富含多種營養素,包括維生素、酶類、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優質蛋白質;而魚皮不僅是膠原蛋白的豐富來源,還富含鋅、維生素B2及不飽和脂肪酸,對於黏膜健康、腦部、眼睛、神經系統等皆有正面效益,尤其適合牙口功能退化的長輩食用。 吃魚護腦還有6好處 專家建議1周至少攝取量營養師何沂霖表示,魚類除了有優質蛋白質外,還有EPA、DHA等Omega-3脂肪酸跟維生素D,對人體好處多。(示意圖/Shutterstock) 攝取魚類的6大營養好處(製圖/陳友齡) 過去常聽到多吃魚會變聰明,究竟吃魚能為健康帶來哪些正面影響?對此,營養師何沂霖表示,魚類除了有優質蛋白質外,還有EPA、DHA等Omega-3脂肪酸跟維生素D,有助維持血管彈性、降低身體慢性發炎、減少老年腦部退化等6大好處。但她也提醒,攝取時仍需適量,建議一周至少2餐可以選擇魚類作為蛋白質的來源。 何沂霖在臉書粉專「何沂霖 營養師」發文分享吃魚的好處,她表示,魚肉為優質蛋白質,大約30~35克生重(未煮熟),即含有7公克蛋白質,脂肪則只有3公克。其中,鮭魚、鯖魚、秋刀魚等脂肪含量較高,約為5~7公克。 何沂霖提到,事實上,不用太過擔心魚類的脂肪,其為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omega-3脂肪酸,也是現在健康飲食都會建議要多攝取的優質脂肪酸。 因此,何沂霖說,非常建議一周至少2餐可以選擇魚類作為蛋白質的來源,其相比牛、豬等肉品,不僅更容易消化吸收,也比較好咀嚼,對於牙口不好的長輩來說,是容易食用的蛋白質來源。 何沂霖更進一步說明攝取魚類的6大營養好處: 1、助維持血管彈性: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風、高血壓等風險。 2、降低身體慢性發炎:長期慢性發炎可能導致關節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 3、助腦部神經發展:可減少老年腦部退化。 4、護眼:魚類所含的EPA與DHA可改善眼睛乾澀、保護黃斑部,減少黃斑部病變及眼睛疲勞。 5、維持皮膚彈性:好的油脂可以維持皮膚彈性、不乾澀。 6、預防骨鬆:魚類富含維生素D,可避免骨質疏鬆、幫助睡眠。 不過,何沂霖提醒,也不需要卯起來三餐都吃魚,過與不及都不好,但若平時飲食中大部分皆以牛豬為主,或是外食多者,可嘗試加入一些魚類作為蛋白質的來源。 譚敦慈曝吃海鮮「3不原則」鮭魚多1步重金屬少40%譚敦慈分享她吃海鮮時的3不原則,包括不吃大型魚、不吃魚頭魚皮和內臟、不吃活海鮮。(示意圖/Shutterstock) 日本於今(2023)年8月開始排放福島核廢水,引發各界高度關注,不少人都產生海鮮是否還能食用的疑慮。對此,譚敦慈也分享吃海鮮所秉持的3不原則,包括不吃大型魚、不吃魚頭魚皮和內臟、不吃活海鮮,並提到美國研究發現,鮭魚去皮煎煮,相比整塊去煎,重金屬會減少40%。 譚敦慈在《健康2.0》節目中分享本身吃海鮮的3大原則,首先,她不吃大型魚類,因其汞含量較高,實際上衛福部也建議,鮪魚、旗魚、油魚、鯊魚等大型魚盡量不要吃太多,尤其是孕婦和小孩,以免影響幼兒腦部發育。她表示,在煎煮鮭魚時,最好將皮去掉,根據美國研究發現,鮭魚去皮煎,比起整塊帶皮煎,重金屬會減少40%。 其次,譚敦慈提到,毒物學也建議,大型魚3部位不要吃,即魚頭、魚皮和魚內臟,因為容易累積重金屬。然而,很多老饕都會說,魚皮和魚頭都是最好吃的,她則強調,這裡指的是大型魚,像是虱目魚頭,其本身也很愛吃、也常常食用,另外秋刀魚、鯖魚也都可整隻吃。 最後,譚敦慈指出,她不吃活跳跳的活海鮮,因為現在冷凍技術純熟,一打撈起來就急速冷凍,最能保留新鮮度,有時一直養在那邊,為了使其保持活躍,可能會做一些額外處理;此外,活海鮮在運送過程中易碰撞導致破皮染菌,就得使用藥劑來避免感染。 另外,譚敦慈還分享,她基本上都吃小型魚,至於大小該如何判斷其實很簡單,只要如手掌般大或放在盤子裡看得到頭和尾,就都算是小型魚。 這款魚全身是寶!1部位藏4大營養價值:鋅含量高醫師傅裕翔指出,虱目魚肉本身富含多種營養素,但魚皮營養價值卻鮮少為人所知。(示意圖/Shutterstock)
虱目魚皮的營養(製圖/中時新聞網) 虱目魚為台灣最具傳統風味的美食之一,衍生出各式料理。對此,五股翔展診所院長傅裕翔指出,虱目魚肉本身富含多種營養素,但魚皮營養價值卻鮮少被人所知,其不僅是膠原蛋白的豐富來源,還富含鋅、維生素B2及不飽和脂肪酸,對於黏膜健康、腦部、眼睛、神經系統等皆有正面效益,可說全身都是寶。 傅裕翔在臉書專頁「你的主廚醫師 傅裕翔 高齡醫學內科 養生 長照 介護食 慢性病」發文表示,冬天來一碗熱騰騰的虱目魚湯,不僅能讓身體暖和起來,還可補充豐富的營養。由於將其拿來煮湯時,湯底會呈乳白色,因此又被稱為「牛奶魚」,營養價值就如同牛奶那般豐富。 關於虱目魚的營養,傅裕翔進一步說明,虱目魚肉本身富含多種營養素,包括維生素、酶類、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優質蛋白質,但虱目魚皮的營養好處卻較少人了解,並特別整理出下列4大亮點: 1、膠原蛋白:魚皮是膠原蛋白的豐富來源,對皮膚和結締組織有益。 2、高鋅含量:特別是魚背側的黑色部分含量豐富。鋅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謝至關重要,同時還可維護黏膜健康。 3、維生素B2:整隻魚所含的維生素B2,在魚皮的部位就占1成多。維生素B2可護眼、唇,若缺乏會導致白內障、皮膚油、口角炎。 4、不飽和脂肪酸:魚皮內側的脂肪,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DHA、EPA,屬於Omega-3的一部分。幫助腦部、眼睛、神經系統等器官正常運作,還能預防中風、發炎反應和心血管問題。 傅裕翔補充,牙口功能退化的長輩,可能覺得吃其它的肉食覺得太硬、咬不動等,虱目魚無疑為理想的選擇。 【健康與飲食】更新5大原則吃出好心臟、增強免疫力、武肺疫情(台灣疫情)資訊一覽表:醫、營養師推薦「一張表」「地中海飲食」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