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政治瞭望台】「第三位蔣總統」?蔣家政權的幽靈,仍在島嶼上空遊蕩
2022/09/29 02:05:32瀏覽455|回應2|推薦0

「第三位蔣總統」?蔣家政權的幽靈,仍在島嶼上空遊蕩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無論如何,在民進黨歷經了兩次執政、數十年的運動努力後,眼看時機終於成熟,可以逐步溫和「去蔣」的當口,卻冒出蔣萬安這位程咬金,讓許多人意想不到。也讓民進黨在台北的「去蔣」運動平添變數,必須更加小心,以免去蔣不成,反而讓民眾同情蔣家,平白給蔣萬安送了箭,得不償失。

文:易寒星

1988年1月13日,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於台北逝世。當人們確認,他的繼任者並不姓蔣、且是出生於日本殖民時期的本省人李登輝時,大家開始這麼説:蔣家的王朝終結了。

這34年來,隨著蔣經國兒子蔣孝武的逝世、蔣家人一一轉投商業領域,這句話似乎就像福山的那句關於歷史終結的名言一般,在很長一段之內,被認為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尤其是當蔣家第四代長孫蔣友柏一度以「高顏值設計師」的形象活躍在台灣娛樂新聞版面,似乎更坐實了這句斷語:強人已死,銅像不再,蔣家人在政壇呼風喚雨的日子已成過去。畢竟,在蔣經國過世的前三年,1985年,他自己也曾經這樣説過:蔣家人未來不會再從政。

然而,歷史發展總是可以超出所有人的想像。到了2022年,蔣經國生前未曾公開承認過的孫子,蔣萬安,即將代表國民黨問鼎台北市長大位;蔣經國與他父親的功過,也依然是台灣核心政治地景上動見觀瞻的陣地。

自2021年末,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林孝庭出版重磅研究《蔣經國的台灣時代》引起學界甚至一般普羅大眾的矚目、「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提出改建中正紀念堂芻議引發政壇風雨、民進黨政府將自焚而亡的「民主烈士」鄭南榕房間原樣搬入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腳下,最後加上蔣萬安挾高人氣參選,再度引發眾人對他「身世」的議論與評價,一波波的輿論浪潮,都在告訴世界:蔣家的幽靈,從未真正離開過台灣。

2021年,林孝庭以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於2020年公開的蔣經國私人日記為主要素材,出版《蔣經國的台灣時代》,引起華人社會與相關學術圈震撼。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頭,這似乎為蔣家「重返」台灣政壇揭開了序幕。一時之間,在台灣的知識圈內,蔣經國早年留俄、從事特工、在江西贛南的治理,乃至民國中央政府遷台後的事蹟,開始成為熱議話題。

不過,這本學術味濃厚的大部頭書籍,引起一般民眾與政壇的關注終究有限,真正讓「蔣經國」三個字重返熱搜的起源,還是2022年1月22日,蔣經國生前居住的「七海寓所」歷經七年的整備與規劃,落成為「經國七海園區」。

在開幕典禮上,曾經擔任蔣經國秘書的前總統馬英九、身為後人的蔣萬安以及諸國民黨大老出席不消説,令眾人意外的是,一向被視為「李登輝傳人」、「兩國論起草者」的現任總統蔡英文,也鄭重出席,並在致詞時引用蔣經國的發言表示,「我們中華民國到今天之所以可以生存,有前途、有希望、有信心,主要是因為中華民國政府在世界上是堅決反共,不與任何共黨妥協的精神堡壘。」

在當天的發言中,蔡英文更進一步指出,蔣經國「堅定保台」的立場,「是當前台灣人民最大的共識,更是我們共同的課題。」

蔡英文一語既出,引起不少民進黨人、傳統上被認為「親綠」民間團體的憤慨與不滿。在過往,民進黨對蔣家的評價一向負面,説是蔣介石「威權領袖」都已經算是客氣,直斥為「殺人魔王」的不在少數,即便是在任內推動解除戒嚴的蔣經國,也因其任內發生關心民主運動的海外留學生陳文成返台離奇死亡命案、黨外政治工作者林義雄滅門血案與鄭南榕自焚案等歷史,獨派也對其並無好評,認為蔣經國仍然是其父威權政策的延續者。

b5470fc9-6339-46e4-9f6d-ab3aab60a776
Photo Credit: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中華民國現任總統蔡英文參加「經國七海文化園區」開幕典禮。

如今,蔡英文不但挪用蔣經國「抗共保台」的立場為己用,甚至倡議台灣社會應該對蔣經國有「深度瞭解」、「公正評價」,否則「蔣經國只是部分人的蔣經國,有些人記得的他所帶來的經濟與安全感,另一部分人則記得他代表的威權體制」,此言引起曾任蔡英文發言文稿起草人、前總統府副秘書長姚人多公開為文直斥「總統你錯了」,認為蔡英文紀念蔣經國之舉實數「價值錯亂」,引發一部分的綠營幕僚、學者回響。

然而,這些迴響在歷史的長廊中,彷彿石沉大海,僅有少許水花,終究沒有影響蔡英文以七海園區開幕的機會,漸漸將「中華民國」化為「中華民國台灣」,最後漸漸走向「台灣」的宏圖。

在蔡英文以政府領導人身分肯定蔣經國曆史定位的同時,一場改寫蔣介石歷史敍事的運動,正在慢慢發生。蔡英文出席「經國七海園區」開幕式三個月後,4月28日,台灣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以下簡稱促轉會)宣佈將舉辦一連四天的設計展,以「破除威權軸線、蔣介石銅像」為主題,展出「中正紀念堂轉型」設計案。

這並不是民進黨政府第一次對這處紀念園區進行「再規劃」,早在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時,民進黨內便不斷有拆除中正紀念堂改建,或者起碼拆除蔣介石銅像或圍牆的呼聲,然而在種種的限制與考量之下,陳水扁終究只在執政末期時,將中正紀念堂牌樓上的「大中至正」四字去除,改名為紀念諸多學運、社運在此聚集的「自由廣場」,並一度將中正紀念堂的官方名稱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但在卸任後又被國民黨執政者改回,僅留「自由廣場」設計至今。

如今,到了蔡英文執政末期,這場「拆除中正紀念堂」的工作,做得更細膩,也更老練了一些。從2018年開始,以處理威權時期不義歷史的促轉會,即提出了「中正紀念堂轉型五原則建議」,並在充分諮詢各方意見後,提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方案,訂定以「改造威權空間」和「重構紀念敍事」作為轉型的兩大方向,並引入民間設計公司,以相對温和、年輕的語彙進行中正紀念堂的「改造」與「重構」工作。

回顧2007年以直接改名的方式進行「改造重構」,引起藍營與中間選民巨大反感的作法,如今的民進黨,可謂不吃一塹、不長一智。除了廣徵民間的設計案來重思中正紀念堂的未來,也在中正紀念堂三樓規劃「蔣中正總統與台灣」特展,請來台灣史的權威學者薛化元策劃,不但直接採取與常設展不同的史觀,對蔣介石多有保留與批判,也展出數份由蔣介石親自批示的政治犯判決書,突顯當時蔣介石恣意逾越法律、濫殺異見者的歷史。

「中正紀念堂」建物用途與命名沿革

  • 1905年 台灣日治時期啓用為台灣軍山炮隊基地
  • 1950年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建物拆卸
  • 1975年 中華民國行政院成立蔣介石的治喪委員會,即決定興建「中正紀念堂」以茲紀念
  • 2007年 陳水扁政府時期的教育部將其更名為「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
  • 2009年 馬英九政府時期的文建會將其更名為「中正紀念堂」
  • 2021年 蔡英文政府時期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提出轉型方案,預計更名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
  • 2022年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拋出未來中正紀念堂應升級、轉型為「台灣建設紀念館」

然而,這場特展的史觀雖然與館內常設展殊異,但終究是在三樓,無論是動線上、視覺上都沒有與常設展發生太大的衝突,展出的史料也以靜態展品、文字和影片為主,相對不會刺激到原有的國民黨支持者。直到鄭南榕自焚的4月7日(如今被定為台灣的「言論自由日」),一套名為「台灣言論自由之路」的特展,將鄭南榕自焚的辦公室原件搬入中正紀念堂,於一樓常設展廳隆重開幕了。

Photo Credit: 中央社「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台灣言論自由之路」特展,還原鄭南榕自焚事發現場。

在過往很長一段時間裏,中正紀念堂內的常設展,多半都只展出蔣介石的個人生平與功績,且多以正面表述為主。即便在後來加上了其於戒嚴時期的不當施政、判決等記錄,但其面積與比例都無法與正面部分相比。而今,就在蔣介石生前的凱迪拉克座車旁,鄭南榕自焚的辦公室被原樣、原件搬出,就在蔣介石的銅像背後的展覽廳重構,與蔣介石、宋美齡的微笑揮手身影遙遙相望。

這引起了部分深藍國民黨人的憤怒。雖然,囿於國民黨低迷的支持度,這些憤怒並沒有找到適合的載體與出口,看似「不成氣候」,但民進黨的政治幕僚們仍不敢大意。他們知道,處理中正紀念堂爭議的同時,務必不能再重蹈陳水扁執政後期的覆轍:激烈地改變原有史觀、抹除重寫地景文字的結果,引發民眾激烈反彈,混合著對政府其他施政的不滿,匯流成「倒扁」運動,大傷民進黨元氣。

再説,這一次,民進黨有更不能過分惹怒蔣家仰慕者的理由:蔣經國的孫子蔣萬安,正挾著高人氣與穩健的問政表現,步步前進台北市長大位。

在2015年返台參選之前,蔣萬安曾經在美國擔任執業律師,主攻新創與併購、上市領域。自2016年當選立委以來,蔣萬安在台灣政治圈的舉動,一向以穩健謹慎著稱。他在台北的選區中山、北松山區以46%的高得票率當選後,在選區的基層服務堪稱紮實,對支持者的喜好、作息瞭如指掌,且在每一次活動後的寒暄、拍照、握手動作都「做到盡」,對選民的需求仔細回應處理,贏得堅實的基層支持。

於2018年「韓國瑜旋風」掀起時,曾有國民黨內的勢力勸進蔣萬安,要他趁機攻下台北市長大位。但蔣萬安團隊內部評估過後,仍決定穩守不參選,被部分國民黨鷹派支持者批評為「怯戰」,認為他過度穩健,反而對選舉不利。

但蔣萬安於2020年競選連任時,儘管當年蔡英文的支持度在「亡國感」催化下飆高,民進黨更派出高顏值參選人、知名台灣政治學者吳乃德的兒子吳怡農出戰,但蔣萬安仍拿下51%的高得票率,遠遠高於吳怡農的45%,展現紮實的基層實力。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而在2022年台北市長的各家民調中,蔣萬安均領先其他對手,唯有因防疫工作而獲得高人氣的指揮官陳時中可與蔣萬安一戰。儘管常有政治分析指出「蔣萬安的領先優勢正在下滑」,但綜合比對各家民調,蔣萬安仍是最受台北市民支持的候選人,儘管領先的幅度時大時小,但卻一直都是領先者,沒有之一。

再者,近月來台灣受Omicron病毒入侵,確診人數開始快速增加,多少影響民眾對陳時中的支持度,也平添陳時中「辭職參選」的阻力。若陳時中無法辭職參選,綠營可與蔣萬安一搏的再無其人,蔣萬安入主北市府,機率看來是越來越高。(編按:本文原發表日期為5月23日,當時陳時中尚未宣布辭職投入台北市長選舉。)

若此,他將成為第一個以民主方式出任台灣地方首長的蔣家人。而按照台灣政壇過往「得北市者或可得天下」的規律,台北市長一向被視為總統的前哨戰。民間已經開始有不少閒話議論,台灣是否還會出現「第三位蔣總統」、而且還是由台灣人自己親手選出來的?

面對蔣家所遺留下的歷史包袱,蔣萬安與支持者早就自有其解套方法。蔣萬安自2016年參選開始,便主打「人不能決定自己的出身」與「我跟大家一樣是普通人」兩大路線,到了2020年連任時,更以過去四年的問政成績來説明「我已經不需要靠蔣家的光環來參政」;他的支持者則説得更直白,在基層為他辯護時,直言「他是庶出的(蔣萬安父親蔣孝嚴為蔣經國私生子),而且當時他根本還沒出生,不需要幫蔣家承擔那麼多責任」,大有護衞自家孩兒的架勢。

而蔣萬安在同志婚姻議題上,經過多方斡旋後,決意投下與國民黨多數委員相反的「支持」票,替他守住了他在年輕族羣中的「新創律師」形象,勉強與黨內其他委員的老朽形象畫出區隔,也讓許多青壯年支持者認為,他是一個「不一樣的國民黨人」,跟蔣家過往的獨裁作為毫無關連。

然而,厭惡蔣萬安者也認為,蔣萬安分明繼承了國民黨基層支持者對蔣家的喜愛與好感、卻在關鍵時刻切割蔣家,一下稱自己是普通人、一下又在立法院公開發言表示願意面對蔣介石的歷史功過,將蔣家血統當成「自助餐」,只取對自己有利的部份,是十分狡猾奸詐的行為。甚至有年輕的政治學者以菲律賓最近的總統大選結果悲觀預言,「台灣跟菲律賓或許都要選出獨裁者的後代做總統了」,言下之意,認為蔣萬安仍不會是一個民主、開放的領導人選。

無論如何,在民進黨歷經了兩次執政、數十年的運動努力後,眼看時機終於成熟,可以逐步溫和「去蔣」的當口,卻冒出蔣萬安這位程咬金,讓許多人意想不到。也讓民進黨在台北的「去蔣」運動平添變數,必須更加小心,以免去蔣不成,反而讓民眾同情蔣家,平白給蔣萬安送了箭,得不償失。

如果説,蔣經國日記的出土與研究史料的出版、蔣介石紀念銅像的移置與重構,都是可想像的歷史必然,蔣萬安成功從政,可謂是誰也難以逆料的偶然。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隨著蔣萬安持續在政壇活躍、蔡英文政權走向尾聲,蔣家幽靈會持續在上空遊蕩,以幽靈為槓桿的人間政治戰火,也還會持續延燒。

本文經歪腦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98&aid=177221233

 回應文章

15
2022/09/29 09:21

補漏 頭一句

台灣自有日本建築之前 有長達234年的明鄭加大清

..
大約同時期 英國始殖民美洲 美國尚未珠胎暗結

15
2022/09/29 09:13

大約同時期 英國始殖民美洲 美國尚未珠胎暗結

台灣回歸中國 回歸中華民國一省 至今73年

沒有孫 就沒有民國

沒有蔣 中國一日無法統一 

是否今日 中共譬若民國 民國的台灣譬若日本殖民地

由章姓蔣 在阿扁總統任內核准 章孝嚴改姓之申請

2005年3月,.... 經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內政部、法務部等部門的法律程序,將身份證父親欄改為蔣經國,從章姓改為蔣姓。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章孝嚴 

父不單改姓 連父祖名諱也都改了

蔣萬安 能不改姓嗎?

台灣人認日賊不認鄉親 比章蔣糟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