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溫州南浦仁壽素食館 月虧2萬的“公益餐廳”
2022/01/02 09:56:22瀏覽61|回應0|推薦0

 

溫州南浦仁壽素食館 月虧2萬的“公益餐廳”

 

  轉載 若有侵權 請告知刪除

摘要:溫州仁壽素食館地址位於溫州市區橋兒頭農貿市場旁邊,素食館門口顯眼的寫著“每餐5元,浪費罰款10元”的宣傳語。素食館裡生意紅火,顧客既有流浪漢,也有開寶馬的有錢人。但是仁壽素食館裡的老闆和服務員,做的卻都是賠本“生意”?

 

    溫州仁壽素食館地址位於溫州市區橋兒頭農貿市場旁邊,素食館門口顯眼的寫著“每餐5元,浪費罰款10元”的宣傳語。素食館裡生意紅火,顧客既有流浪漢,也有開寶馬的有錢人。仁壽素食館裡的老闆和服務員,做的卻都是賠本“生意”?

 

 5元仁壽素食館 20多道菜隨你吃

 

    洗菜的、炒菜的……昨天傍晚5點多,這家名為“仁壽素食館”的餐廳正在忙活。100多平方米的店面,分上下兩層,門口“每餐5元,吃爽吃飽,浪費罰款10元”的牌子異常醒目。

 

    大部分的菜已經炒好了。我看了看,一共有20多道素菜,花菜、四季豆、豆腐、苦瓜、海帶……很豐富。主食也可以選,有白飯、菜飯、炒粉幹,另外還有綠豆湯、紫菜湯。

    5元錢,就可以隨意吃了,味道確實不錯。由於怕吃不完被罰款,我沒敢多要。

    吃飯的時候,我還在想,有沒吃完不會有人一直盯著吧!但等我自以為吃完了,把碗筷交給洗碗阿姨時,發現她才是最後的把關人。在她的教育下,我消滅了沒吃乾淨的飯粒。

 

顧客有流浪漢,也有開寶馬的

 

山東人魏先生是協警。昨天傍晚,他和同事一起在這裡吃的晚飯。“這裡又方便又實惠,我天天來吃。”魏先生說,他已經把這裡當食堂了。

 

    據“仁壽素食館”的負責人鄭先生說,這家店是今年1月份開的。剛開業時,每天客流量在200人次左右,幾個月下來,經過口口相傳,現在大多時候有四五百人。

 

    “我們主要面對打工的人,可以為他們省不少錢,有時碰到流浪漢我們還免費供飯。當然有些附近上班族圖方便也來我們這裡吃。”餐廳主管周阿姨說,他們也遇到過大老闆,開著寶馬來吃素菜。

 

    結束鞋廠搞公益素食餐廳

 

    鄭先生說,加上平時的開支,一個月要虧近2萬元。明知是賠本生意,為什麼要做呢? 這要從去年10月份說起。鄭先生原先是溫州一家鞋廠的老闆,去年10月份他報名參加了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公益論壇,認識了很多義工。有人提議,能不能開一家素食館,一餐5元吃到飽,但不能有剩菜。這樣幫助了他人,又能提倡節約。

 

    於是,十來個人一起出錢出力,花了10多萬元辦起了“仁壽素食館”。仁壽,取仁者長壽之意。“人人搞公益,人人健康飲食,便人人都長壽。” 去年11月,鄭先生轉讓了自己的鞋廠,全身心投入到素食館的經營中。憑著之前的積蓄和房產出租,鄭先生並不擔憂自己的收入,他說,錢是賺不完的,但公益給他帶來心靈的寧靜卻很難得。

 

溫州南浦仁壽素食館 月虧2萬的“公益餐廳” 素食館顧客變成了義工

 

    和鄭先生一起建仁壽素食館的,只有十來個義工。但如今仁壽素食館已有100多個義工,大家沒有任何報酬,每個星期輪流上一天班。 他們來自溫州各地,有的甚至每個星期花幾十元車票,從里安等地趕來上班。

 

    愛心是會傳染的。家住溫州市區車站大道的程女士說,是朋友告訴她的,朋友說這裡有家愛心餐廳,她就來幫忙了。 主廚李師傅原來是騎三輪車的,以前經常跑這裡來吃午飯。後來聽說缺廚師,他也加入了進來。

 

    和李師傅一樣,很多義工原來都是這裡的顧客。不少人送來米、油、錢

 

    昨天傍晚5點多,橋兒頭農貿市場一家米店的周老闆扛了一袋50斤的大米,送到仁壽素食館。他說大米是一個女的買的,叫他送這裡來。買米的人他也不認識。 鄭先生說,餐廳的人流量很多,他們辦仁壽素食館不僅可以救濟窮人,更可以讓公益的思想人口相傳。而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公益餐廳給他們提供了行善的平臺。

 

    鄭先生從來不擔心素食館的資金問題,“許多好心人知道後,便上門捐款,少則兩三百,多則三四千,送大米、食油的更多。” 仁壽素食館欲成愛心連鎖店

    仁壽素食館雖說浪費罰款10元,但經營半年真正被罰款的只有1位顧客。那個人當時點了很多菜,我們問他吃不吃得完,他說可以。但後來他說自己有事,實在吃不完了,放下10塊錢就走了。”周阿姨說。

 

    來這裡的顧客都很自覺。那位被罰款的顧客之後來吃,再也沒留下剩飯剩菜。 78日,仁壽素食館在溫州市甌海區新橋街道的分店開業。這家店的規模更大,前期投入了近30萬元。

 

    鄭先生說,只要善款足夠,將來打算再開出六至七家分店。“把這種行善的心宣揚開來。就像溫州的‘伏茶精神’一樣,大家捐款為路人免費提供伏茶降暑,從古至今,經久不衰。”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88ku&aid=17104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