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登山攻頂是明確而熱切的運氣 撤退決定卻是智慧而活命的勇氣
2017/02/13 08:05:01瀏覽304|回應0|推薦3

登山攻頂是明確而熱切的運氣  撤退決定卻是智慧而活命的勇氣 

※ 人類演出悲劇,是因為他們不相信現實中有悲劇。但悲劇,其實都發生在文明世界裡。賈塞特(Jose Ortegay Gasset) ※ 

  有這麼一首<撤退>歌其歌詞是(詞:葉清寒):「從你的世界撤退/ 乾乾淨淨絕不拖泥帶水/ 我編寫的劇本交給自己收尾/ 從來不是你的誰/ 不要你來可憐安慰/ 從你的世界撤退/ 帶著笑容絕不留半滴淚/ 我篡改的情節交還你的完美/ 遺忘總該學得會/ 多點勇氣堅強面對。」歌詞講的也許是從情人的心上撤退,其情節是悲壯的、乾淨俐落的!而在軍事上,撤退也可以是一種作戰,這種名為撤退戰的目的就是在於避免於不利狀況下作戰,徒增不必要之犧牲,所以為了掩護大軍的「轉進」順利,只留下一小部分的兵力來「遲滯」敵人的進攻。這種撤退戰是慘烈的、顧全大局的!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叫「假設思維」的說法,是指人們假設「如果發生了什麼什麼事,結果就不會這樣了」,或者「如果沒有發生了什麼什麼事,結果就不會是這樣了」的思維過程。這用在登山層面,如果沒有某位隊員出狀況,我們就不會撤退了?或者,如果天氣好,我們就不會做出撤退的決定了!記得今(2017)年1月,於臉書上看到某山友在玉山風口PO文指出:「零下5度的玉山體驗,冷到沒有勇氣走到主北叉路,距離主峰200公尺撤退,等春暖花開再來!(最後的拉鐵鍊裸岩地區披上厚厚的冰,有冰爪都可能上不去,為了安全撤退,逢大風雪。)」百岳老查為這種果敢的決定喝采及佩服!攻頂絕對不是登山最重要的意義,而保全性命才是登山的王道!就連攀登聖母峰也一樣,即使登山客花了7萬美元(1996年春天行情,約台幣210萬元以上),忍受了好幾個星期的煎熬才獲得這一次攻頂的機會,雖然大家對攻頂充滿著期待與希望,不相信會失敗,更不習慣、不可能要他們在中途就撤退,但是現實的問題就擺在眼前,必須遵守「兩點鐘規則」,也就是攻頂時間一定要在下午2時前完成,不然就必須回頭,有的領隊甚至堅持2時一到,不在峰頂吐口水可達範圍內的人,都必須掉頭下山(據巔峰一書記載:1996510日下午340分左右台灣隊的高銘和才攻上聖母峰頂。按:正因為如此,高某差點沒把命丟在聖母峰上)。這「潛規則」看似殘忍嚴酷,其實是多少血淚生命所換取的經驗法則!因此,如何在攀登過程中做出精準判斷,訣竅無他,其實還是得仰賴山岳經驗和知識的累積。已故紐西蘭的「冒險顧問遠征隊」負責人霍爾在帶隊攻聖母峰的過程中一再向隊員說明:「只要有足夠的決心,隨便什麼白癡都可以登頂,我們的目標是活著下山。」誠哉斯言!

  微軟執行副總裁邁克爾也說,「我們尋找那些能夠從錯誤中學會某些東西、主動適應的人才。」在錄用過程當中,「我們總會問應聘者:你遇到的最大失敗是什麼?你從中學到什麼?」登山如火如荼進行中,卻碰到一些突發因素而必須做轉折決定,相信轉折、撤退與失敗,都是整個登山活動過程中的一部分,重點是「你從撤退中學到什麼?」從錯中找對,是一門沒有捷徑、只有苦功夫,而且一定要學會的登山入門學分!

  百岳老查登山很少撤退,但並不排斥撤退,且一向主張該撤退就撤退!在高山縱走上,領隊有時會面臨到兩難的問題:為了此行能夠成功,因此必須有強大動力和堅持,但動力太強、堅持太過,卻很可能會有山難等意外發生。因此要提醒山友,尤其是領隊嚮導們,大家都很容易忽略登山絕不可能成為安全、可預料、受規矩約束的計畫性活動,其實這是將冒險稍加理想化的活動,不是只有勇往直前往上爬才是登山,等待或是撤退也是登山的一部分。想登山,特別是山域的領隊嚮導們,必須學會這一課!

                  ~ 百岳老查 2017.02.13. 

附記:本登山撤退照片(引自這網站http://img01.naturum.ne.jp/usr/kotitaku/DSC_3551.jpg),其照片說明是:「そうなんです!遭難の危険があるんです。なので棄権。」用翻譯軟體翻成中文是:「這是正確的!我有痛苦的風險,因此棄權。」15世紀義大利哲學家馬基維利曾說過:「人類的悲劇,就是情勢變更,但人不變更。」用在登山這乙節,就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山區情況已經起了很大變化,且這變化已非人力所能輕易克服的,此時若領隊執意攀登,就極有可能產生悲劇!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47188147188z147188&aid=9187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