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6/28 10:15:53瀏覽928|回應0|推薦4 | |
悼念我國登山家張元植於法國阿爾卑斯山脈罹山!
※ 張元植(1988-2024),2024年6月27日於法國阿爾卑斯山脈攀登南針峰北壁時意外墜落250M深崖谷而身亡。他曾在2020.02.15日寫過一篇題為《登山中的死亡,對生命的凝視》專文,他說寫這篇文章與其說是寫給不特定受眾,不如說是寫給自己。如今發生此憾事再看此文,真的是造化弄人,引人不勝唏噓! ※
巍巍青山險如削,殷殷山客心似火。山外有高山,天外有蒼天,勸君莫忘卻,家有老母日日依門扉!一位登山者的媽媽對於她的孩子一再去攀登大山的心情,也許是「既擔心又無奈」?望穿秋水,盼兒歸;其心懸宕,其情可憫。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愛。不管行山者已幾歲,不管行山者走多遠、攀多高,母親的目光與擔心之情始終不曾改變過,想像為人父母者那個倚門而望的身影裡,心情有多複雜、心頭壓力有多沉重?登山者的母親說:「許多事情,看得開是好;看不開,終歸也要熬過去。」不然又能怎樣呢? 倚門之望,親情深切。登大山者的媽媽懼怕其登山孩子的「罹山」問題嗎?也許,已漸漸習慣或麻木的媽媽會說,「怕,也不怕。怕沒用,只好不怕了。怕是正視,不怕是放下;因為怕,才會珍惜人生;因為不怕,才會直面人生。」偉大吧,這位媽媽!媽媽既無法也無須勸阻孩子去登山,剩下的就是讓自己「看開點」?每次出門,都是離別;每次回家,都是相聚。天天受驚擔怕,於事又何補?相信每位行山者都不想死,也都相信發生山難的不會是自己?每個悲劇都是教訓!山難,何嘗不是一種山林歲月的成全? 只有那些謹慎前行的人,才不會在山上絆倒?很有名的波蘭8000公尺高峰登山家捷西.庫庫奇卡,總共有15次攻上了8000公尺高峰峰頂的紀錄,而且他又是許多所謂的「困難路線」的首攀開發者,他只只花了11年時間就把世界上最高的14座8000公尺高峰給爬完了,卻在1989年命喪於洛子峰,身後留下3個孩子的貧困家庭,這叫其父母妻小情何以堪?自私乎?不負責任乎?而竟已乎!即使在山上一向不願承認死亡存在的瑞士最知名登山家馬塞爾.魯迪,他在完攀第10座8000公尺高峰---馬卡魯峰時,卻在下山途中遇害。嗚呼,幾度風光,幾度悲涼,哪知魂斷,山夢何在?風雲難測乎?旦夕禍福可避乎? 除卻山頭月,沒人知前進的道程是山頭還是地獄?但可以確知的是,山中有一種迷信,就叫做「媽媽的愛」,這個愛是大山上路標、是茫茫夜海的燈塔、是生生不息的力量。登高山的你可曾知道,「母親的眼淚,不斷地為兒女的憂喜而涔流;母親的心與神相契,永遠給兒女至誠的祝福!」登山皇帝梅斯納爾雖然完成了14座8000公尺高峰的紀錄,但他不以此來自豪感或驕傲,他說他「只以我存活下來這件事為傲。」他還說,「假如到如今我還活著,並不是因為膽大無畏,而是因為我基本上就是一個心懷懼怕的登山者。」誠哉斯言,登大山,存活下來,就是最偉大的藝術!
曾經攀登過6座8000公尺高峰登山家庫爾特.迪姆伯格說:「唯有當你再次回到地面後,那座8000公尺高峰才是屬於你,因為在那之前,你屬於它。」而唯有在正確的時機做出正確的轉向,也許才是登高山決定生與死的關鍵?唯有當我們能夠在超出風險控制範圍時止步,那才是負責任的行為。畢竟,平安歸來就是一切。本照片引自2024.06.28.自由時報(圖擷自張元植臉書)。是外媒報導指出,有台灣登山客在法國攀登阿爾卑斯山的白朗峰時,意外墜落身亡。
百岳老查回應1: 「如果一位登山者不瞭解死亡是一趟壯遊的可能後果,那就是一個笨蛋。」這是有義大利登山皇帝之稱的梅斯納爾由衷的肺腑之言。他在1970年因攀登8000公尺高峰而凍傷,接受了截肢治療,切除六根腳趾和幾根指尖。當時他很感慨也很感嘆,心情既低落又絕望,他說:「看見父母哥哥和弟妹們所承受的痛苦,我體認到自己的登山活動對家人而言一直是一項重擔。當時,我媽媽就已經求過我,叫我別再去爬8000公尺高峰了。」其實,梅斯納爾的母親已經在8000公尺高峰上失去2個兒子了(梅斯納爾的2個親弟弟),「她只要求我答應她,如果我把世界上最高的14座8000公尺高峰都完成之後,就不要再去爬8000公尺高峰了。」也許正因為這位媽媽太了解其孩子了,所以梅斯納爾能夠一次又一次地踏上遠征之路。嗚呼,那個倚門望的母親身影,叫人何其心疼與不忍! 百岳老查 2024.06.28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