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談柯市長想將綠廊變花廊
2016/05/12 08:48:14瀏覽171|回應0|推薦3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談柯市長想將綠廊變花廊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56)接受台北電台訪問時表示,明(2017)年打算在大安森林公園、新生南路、羅斯福路沿路改種杜鵑花,配合台大杜鵑花季,推行觀光旅遊。柯市長又進一步說,昨天(5)他回台大找校長楊泮池,發現原來台灣大學是日本客人最愛的觀光景點,明年將與台大合作,在杜鵑花季時合併觀光旅遊。這會不會又是柯市長的「即興演出」或「隨口說說」而已?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在郝龍斌市長即將卸任前(即201410月底)的新聞稿就指出:「臺北市政府於100年至103年建置39條林蔭大道,廣植樹木約4800株,灌木117萬株,以提升市容美質,其中新生南路三段(和平東路~台大大門)林蔭大道為本府『2016世界設計之都市政建設亮點計畫-配合林蔭大道人行環境改善設計計畫』之示範點之一,藉由中央分隔島設置綠帶形成完整綠蔭,並參採專家學者建議種植楓香,延續新生南路並串連延伸至大安森林公園、台大校園,形塑新生南路的生態綠廊,強化林蔭大道的生態效益。」

可見新生南路三段緊鄰台大這一段路定位為台北市示範性的「林蔭大道」,將延續新生南路並串連延伸至大安森林公園、台大校園,形塑新生南路的生態綠廊,強化林蔭大道的生態效益。很明顯的是「生態綠廊」而非「觀光花廊」!如今柯市長與台大楊校長碰面後,卻「突發奇想」似的,企圖來個「景觀」大改造?其實,新生南路三段未拓寬改建人行道與自行車道之前,在路旁大喬木下即種了很多七里香、杜鵑花與仙丹等灌木叢(早已長成美麗的矮樹牆),因為工程之故,上述灌木叢悉數剷除,殊為可惜與可恨!但大建設之前必然會先帶來大破壞,只是大建設之後似乎感覺不到大建設所產生的效益或好處?如今,又要來個「沿路改種杜鵑花」,聽了真教人昏倒!綠廊不是不能改成花廊,試問柯市長你這「突發奇想」,經過專家或專業部門評估過沒?

早期台灣大學校內即種有很多杜鵑花,素有「杜鵑花城」之美譽,正因為杜鵑花叢太多太密,很多男女同學喜歡在內幽會,「聽說」某任校長下令砍除很多杜鵑花叢(或許是為了擴建硬體校舍而為之)?溯自1997年開始舉辦「台大杜鵑花節」以來,這是每年校園內整個三月份的一大盛事,每能吸引非常多民眾前來參觀兼賞花,校方同時配合舉辦學系博覽會、學生社團聯展,且開放許多館室供民眾參觀等,再搭配相關藝文欣賞與學生表演活動。如今,柯市長帶著將新生南路三段「沿路改種杜鵑花」這一伴手禮來湊熱鬧,屆時勢必移來大量盛開的杜鵑花?此決策,是耶?非耶?將留待市民檢驗!

台灣大學之「傅鐘」,每回都僅敲21響,這「鐘聲21響」每多迴盪在校園空間內,為何是21響而不是24響?因為台大前校長傅斯年曾說過:「一天只有21小時,剩下3小時是用來沉思的。」因此奉勸柯市長學學你的前校長,一天只有21小時,另外3小時用來思考台北這個城市真正需要的願景VISION)與價值VALUE)是什麼?又如何將之落實?

                             ~ 百岳老查  2016.05.12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47188147188z147188&aid=5667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