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欲潔何曾潔 云空未必空?
2015/03/19 08:39:58瀏覽236|回應0|推薦0

欲潔何曾潔 云空未必空?

 

休提清淨法界,且說嚴肅道場,若將道場變商場若將修行當煉金」,若將巫師變法師,若將黑心變善心?嗚呼,爭名奪利幾時休?早修晚課心不寧騎著驢騾思駿馬,善名已就望王侯,庇家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近些日以來,慈濟因在台北內湖保護區的開發案,而引發社會輿論沸揚與批判,甚至有少數出家人也因故而被「颱風尾」掃到,平地捲起千堆雪來,增添不少話題

凡出家人,必須四大俱空自己發得念盡,應死心塌地,做個佛門弟子,早夜修持,凡心一點不動,卻才算得有功行百岳老查就順著出家人「講義氣」沾惹紅塵過深分際難守,污穢了禪堂佛殿,而慘遭詬病或制裁這一情節,所謂「作福不如避罪」從一些古書裡隨便都可撿拾到相關「淫亂話題」來配茶,你今日有緣,我也喜說你趨前來,仔細聽之,百岳老查說些僧尼倒灶事與你長見識

《初刻拍案驚奇》寫說:「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不是三生應判與,直須慧劍斷邪思。」該書有回提到一個「男扮女尼」案例,污染佛門道觀,東窗事發後,縣府理刑在判決文」裡說審得王某係三吳亡命,優僕奸徒,倡白蓮以惑黔首,抹紅粉以溷朱顏。教祖沙門,本是登岸和尚;嬌藏金屋,改為入幕觀音。抽玉筍,合掌禪床,孰信為尼為尚?脫金蓮,展身繡榻,誰知是女是男?譬之鸛入鳳巢,始合《關雌》之好;蛇游龍窟,豈無雲雨之私!明月本無心,照霜閨而寡居不寡;清風原有意,入朱戶而孤女不孤。廢其居,火其書,方足以滅其跡;剖其心,刳其目,不足以盡其辜!

《紅樓夢》裡寫到一位年輕女尼修行的「天人交戰」歷程,由於該女尼「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情識未斷、執著心強、慈悲不夠,加上生活優裕,環繞在大觀園一群姊妹淘間,心太浮,造成修行上的大障礙,「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最後不甚了了

另有一齣叫《思凡》的川劇,也描寫一位小尼姑不堪空門寂寞之苦,嚮往紅塵生活而趁庵中無人之時,脫掉袈裟,悄悄逃下山去「下得山來好快活」。其實,在崑曲《孽海記》中也有類似的角色與情節小尼姑更是在「小鹿亂撞」的情意大交戰之後,心煩氣躁的上火了,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借念經來壓壓心頭上的煩燥與無奈,雖然眼看的、嘴唸的都是經,一聲聲的南無阿彌陀佛顯然無法壓抑住心頭的騷動,欲將經卷壓凡心,誰知凡心轉盛,以致「多心經都念過,孔雀經參不破,唯有蓮經七卷最難學;咱師父在眼裡夢裡都教過,念幾聲南無佛,哆呾哆,薩嘛呵的般若波羅,念幾聲彌陀,噫!恨一聲媒婆,念幾聲娑婆呵,哎叫、叫一聲沒奈何!念幾聲哆呾哆,咳!怎知我感嘆還多。」《僧尼孽海》該書在正文及書末都有幾支曲子嘲諷,如「兩眼偷油老鼠,雙拳釘血螞蝗。鑽頭覓縫喚嬌娘,露出佛牙本相。凈土變成欲海,袈裟伴著霓裳。枉言地獄狠難當,不怕閻王算賬。」雖嫌粗俗,但比起書中所描寫之細節,這曲子還算是較正經的。

稍稍改寫一下《西遊記》裡孫悟空很自負的話:「我自聞道之後,有七十二般地煞聚財之功,觔斗雲有莫大的神通;善能隱身遯身,起法攝法。上天有路,入地有門;步日月無影,『煉金術』無礙;民易受騙,官不敢查這財團樣就是我的慈善王國?」有部電影叫《上帝也瘋狂》,是在反思現代物質文明和原始社會生活交會所產生的衝突與道德思考。先不談電影題材,僅借用其片名來譬喻,難不成我們台灣現在有些宗教修行者的作為,也出現瘋狂行徑了嗎口開全神氣,舌動財源滾慈悲勝唸千聲佛,造惡徒燒萬炷香。堪歎古今情不盡,可憐風月債難酬,參不透的紅塵誘惑,談出家說出家人的某些勾當」,已然沈重,見佛門幾多道場風雨,欺世盜名,惡不可逭!

                                百岳老查  2015.03.19

( 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47188147188z147188&aid=21609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