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想捐款慈濟者 敬請 停!看!聽!
2015/03/02 09:28:27瀏覽174|回應0|推薦0

想捐款慈濟者 敬請 停!看!聽!

 

《中時電子報》於0227日辦理網路投票,結果有超過半數網友認為慈濟內湖開發案確有規避環評疑慮,另更有超過9成網友認為年收百億善款的慈濟不但應該將捐贈帳目透明化,接受政府嚴格監督,同時也應該公開資金流向、付款關係人等,以昭公信。儘管目前法令並無強制類似慈濟這種財團法人一定要公開財報,但是,既然取諸社會、用諸社會,有什麼「見不得人」而不能公開的?民眾周汝東日前在蘋果日報投書中指出,「有關台灣慈濟財務報告,係揭露在慈濟全球資訊網』服務成果,年度公告項下的年度財務收支與報告』,以20112013年度為例,收入分別為124.8億元、104.7億元及98.3億元;支出分別為129.3億元、92.1億元及77.6億元。其中收入的細項為56項不等,支出則為1114項不等。上述財務報告列在報告最後一頁,為A4大小的一半,分兩欄呈現。」

百岳老查長年都有捐血的習慣,記得早年每次捐血幾日後,捐血中心都會寄來感謝函說該捐血已為先生(女士)所用,當你看到這則簡單回訊時,內心有說不出的愉悅,相信我與捐血中心都做「對」了這件事,迄今仍「按時」做個快樂捐血人!對照家人也長年(每月)固定於所在「街頭巷尾」,為家中所有成員繳交慈濟善款(每人每月100元?),雖有簡單收據但從來不知這些「善款」怎麼被運用?非常懷念早期慈濟草創時期之大愛與精神,可是看看今日的慈濟還存有多少當年的創會精神?關注著慈濟這一路走來,尤其是近些年來,已偏離宗教那正信正念精神甚遠,造化弄人,能不感嘆乎?

傳說中,有一種鬼叫「倀鬼」,「倀」是指被一種力量所宰制的低「靈」,唐代裴鉶所著的《傳奇》裡頭就說,「那些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變成為老虎服務的鬼魅。這些鬼魅會為老虎開道解危,稱呼老虎為『將軍』,甘受役使。如果老虎死了,倀鬼不會為自己脫離老虎的役使而高興,反而還會為老虎痛哭。」

記得以前在網路上看過一則有關聖嚴法師的開示短文,其標題是:「把福報吃完了」,很有感慨,正如把好運用完之一般。佛學裡認為人一生修行,修得了許多「福報」,是要慢慢用、省著用的,這提醒一個人、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團體,在「福報」很好的時候,若不能繼續存「積糧」,那「福報」總有用完的一天。福報是果,因在於修。草創時期在上人的帶領之下,眾多慈濟人或非慈濟人有志一同,在精神上、經濟上、甚至勞力上相挺,一路走來,在「慈濟王國」日益成形之際,卻傳出諸多與當初創會時大相逕庭之決策與行事,令人難以置信、更難以苟同!

樹大難免有枯枝,今日慈濟富可敵國,儼然是另類「財團」,依附其中之「敗類」應該不少?明慧學校的網站有一則寓言說:一場風雨把一棵挺立的白楊樹連根拔起,倒在路旁。白楊茂密,蒼翠的枝葉眼見得要枯萎了,他哭着說:「樹大招風啊!若不是我長得高大,怎麼會遭到這樣的下場呢?」土地說:「孩子,看左右比你高大的樹木,他們同樣經歷了暴風雨的襲擊卻能安然無恙。可見您倒地的原因不是樹大遭風,而是根底太淺啊!(作者:如真)」好個「根底太淺」說!老子說:「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漢朝的疏廣曾也說:「賢而多錢財,則會損其志;愚而多錢財,更增多過失。」

錢財廣進,便已離道。今日慈濟,是否還記得你「本來面目」是什麼?是否還操持著創會時的真如佛性?敬請慈濟及所有慈濟人誠實的面對自己、面對社會、面對眾生,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文藝復興時期小說家、義大利的薄伽丘在其《十日談》著作中寫說,「從前的修道者需要別人救濟,如今修道者卻盼望著女人和財富。」佛教形容世人貪戀世間的財色之樂,如同無知小兒貪吃刀鋒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卻有割舌之患。這說法不見得適用於今日的台灣宗教界,但給人卻有那麼一點戚戚焉?可惜了,發展到今天的慈濟是幸或不幸?不雨花猶落,無風絮仍飛,凋零總是緊跟燦爛之後而來,燦爛正是一種警惕,快快覺醒吧!調整腳步後再出發吧!

                                   ~ 百岳老查  2015.03.02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47188147188z147188&aid=212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