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主台灣對山林管制比戒嚴時期還戒嚴 這政府有沒有搞錯啊?
2017/04/17 07:04:50瀏覽162|回應0|推薦2

民主台灣對山林管制比戒嚴時期還戒嚴 這政府有沒有搞錯啊? 

 ※ 「公民不服從,是一種力求合乎道德的行為,…這是一種公民的不服從、而不是一種暴民的反抗,當然,也不是一種順民臣民的服從。…它也是一種出自抗議者的良知,並試圖訴諸多數或社會的良知的行為。(柯漢琳) 

  南投縣長林明溱日前對一例一休問題開第一槍,嗆擬不執法。2017.03.22林縣長再投出風向球說,「將先以訂定自治條例方式,在中央未修法前,以輔導方式取代檢查和裁罰。」這個觀念及說法太好了!百岳老查在此呼籲何不也跟該縣今年2月所公布施行的「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也一併「以輔導方式取代檢查和裁罰。」台中市政府尤其要向南投縣政府取這本大經,擴大視野,仔細爬梳,進而「踵武前賢、繼志承烈」一番,也跟著「以輔導方式取代檢查和裁罰」,則山民是幸!

  山域縱貫全台灣且各縣市各有山脈互跨,如果「硬說要」訂定甚麼管制條例?理當也應由中央政府統一訂定才對啊!怎麼會各地方諸侯被一些有心人士或外行人士所惑,搞出諸多山域緊箍咒,形同山域戒嚴一般。從動不動就以靜山、封山為由,不讓百姓入山,這就可看出官僚沒擔當、不敢負責的習性有多齷齪!其實,這種對山中「事故」極端敏感、卻又過度反應的神經質就是精神病患!從這些有的沒的封山令上,管山官爺們恐怕都犯了「義和團式的天真」?睽諸目前這兩個縣市所訂的這種管制條例,真的對登山這一運動「成事不足敗事卻有餘」,百岳老查說過,這種「惡法」如果被「雷厲風行」,那登山這一運動或活動就死定了!政府何不直接明訂「通通不准入山」之禁令即可,既簡單又明瞭!

  日前某山友在其臉書上很感嘆地說,「天啊~請南部的山友正視這個以下問題~目前南橫山區,除了小關山林道等等大眾路線之外,其餘一律禁止入山申請!警察單位的原因說八八風災後,該山區有危險性,一律禁止申請。(六龜分局的答覆)他還拿出“屏東林務局”的公文。太恐怖了...這是山界的戒嚴時期嗎?這擺明是逼良民犯罪....!」今日,民主自由的台灣換了標榜為「本土」政黨來執政,卻搞出比戒嚴時期還戒嚴的管山令!真不知這是什麼心態的政府?真不知這是什麼高唱人權的政府?真不知這是什麼狗屁倒灶的政府?大家是不是效法20世紀初、中期印度聖雄甘地所領導的「不合作運動」,這種「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透過不合作的手段,抵制任何無良的管制政策。如果人民在這種無良的管制政策之前低頭屈膝,或是呈現過度的「妥協性」,在在都不利於人民對其追求自由民主的真正覺醒。這種有效的武器,簡單的說就是「真理與非暴力」之發揚與實踐!

  甘地把非暴力抵抗看成是勇敢者的武器,他說:「我並不是因為印度衰弱才號召印度實行非暴力主義,而正是因為認識了印度的力量我才號召印度實行非暴力主義」。相同的,「山友並不是因為不願被管制才號召山友們實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而正是因為太認識了這些山林管制官僚的作風,才號召大家實行非暴力的不合作運動來與之相抗衡」。因此在為解嚴山林抗爭的這條路上,不能沒有你我的參與!

          ~ 百岳老查 2017.04.17. 

附 記:本照片引自102.04.16.「知性山水走透透Xuite日誌」,圖說是「魚路古道北段~八煙步道登山口」。封,對官僚來說是「釜底抽薪」之計:A.是預防山難事件爆發或爆發後尋求徹底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B.是指不直接與山友正面的鋒芒對抗,而是從入山側面或幕後下功夫,從根本上減弱山友的戰鬥力,用以柔克剛或相應不理的辦法解決問題。官僚們迷信此封山、靜山、亂禁、爛管之計,以為大用大效,小用小效!本照片僅用其「道路崩踏,禁止通行」之意象,象徵著台灣好山好水被官僚給管得「死死的」,山友除了徒呼負負外,又奈何!百岳老查以為治山的問題就如中國歷史上三皇時代,當時整個大環境淹大水,面對滔滔洪水,大禹的父親~鯀受命治水,他用的是「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河堤,將水堵在河堤內,但水卻越淹越高,歷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宣告失敗。堯帝遂又命鯀子~大禹來接手,他從其父失敗教訓中汲取經驗,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展現出其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終將洪水災害平息。今日管山官僚用的就是當年鯀治水那套「防堵」辦法,試想那不失敗才怪!其官員失敗事小,但斲喪登山運動的正常發展,及讓人民對政府失去信心與信任,那才是山友們在意之處!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47188147188z147188&aid=10076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