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8 12:50:25瀏覽1366|回應0|推薦6 | |
王盛弘作品《大風吹:台灣童年》導讀
「大風吹,吹什麼?」是大多數人童年記憶的小遊戲。作家王盛弘的新書《大風吹:台灣童年》正以此以為名,寫的是自己童年少年時的記憶與成長經驗。本書收錄散文16篇,以〈台灣童年〉為始,〈初旅〉作結,是對童年記憶的書寫,也是16封給彰化竹圍仔的情書。這些零星的記憶片段承載了對於故鄉和土地平凡真切的感情,也是對一個時代與童年的告別 。 王盛弘的竹圍仔有泥土的芬芳和清晰的畫面感。《大風吹:台灣童年》的文字融合了俚俗的閩南語方言,但不至於艱澀難懂,反而讓讀者朝竹圍仔更靠近了一點。他的書寫貼近生活,善於刻畫生活中的小片段:六嬸在夜半時為六叔點起走廊上的燈;野油麻葉粥微苦的香氣;爺爺升爐時的星點爐火紅光;沐浴在月光下靜靜成長的木瓜樹;還有瓦片上薄薄的苔。王盛弘忠實記錄了這些生活裡一閃而過的記憶,消失,再出現,一幕幕像跑馬燈閃過。 食物和大自然是構築王盛弘童年回憶的兩大印象,事實上也是隱喻的符號。〈清糜〉中的清糜,不只是童年裡六嬸端上桌的糜湯,也是對母親印象的側寫,平淡寡味,卻總是突顯著其他菜餚的色與香。〈大風吹〉裡的爆米香、麵茶和鍋巴都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況味,記憶無法複製,充滿想像中的甜香。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是也孩子們最好的朋友,長在學校牆邊的木麻黃是最好的遊戲道具,牛糞草根扎得又深又牢,卻也一如王盛弘所形容,「像日漸增生的白髮,或是記憶。怎麼拔也拔不完的。」 「大風吹,吹有記憶的人。」大風吹起時,童年記憶就會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飛散在整個天空中,如雪一般紛紛落下,最終回歸竹圍仔的土壤。 從《慢慢走》到《大風吹:台灣童年》,書寫內容從海外旅行回歸到自己的童年,王盛弘選擇回過頭來記錄故鄉和家庭。他說,書寫童年不是對童年的召喚,而是告別。藉由這十六封給故鄉的情書,讓現在的自己與童年記憶和解,然後跟這些說再見。然而真的能送記憶遠行嗎? 我們都有著童年的過往時光,是成長的開始,也是故鄉的記憶。儘管我們或有遺忘,但童年始終在那裡,溫柔綿長得扎根在那裡,等待著被喚醒,等待著被書寫成一封封獻給土地的情書。看王盛弘《大風吹:台灣童年》,作者在散滿的童年記憶當中,梳理在故鄉成長的回憶,重拾過去童年的單純與美好,也邀請讀者一同回到那些舊時光。 ●讀冊《大風吹:台灣童年》75折優惠中: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665534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