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憂鬱 抗憂鬱藥 吞近20億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台灣人越來越憂鬱!最新藥廠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抗憂鬱藥物的銷售金額每年成長率高達5.7%,光是2005年抗憂鬱藥物就花了近20億元,比2001年多了五億元。另外,健保局93年度主要藥理分類金額統計發現,包含抗憂鬱劑的中樞神經系統藥物位居第三,僅次於心臟血管藥物以及抗感染藥物。 @ http://udn.com 精神疾病已經成為健保用藥的主要負擔之一,86年健保申報中的中樞神經系統藥物金額為60億3765萬元,89年則增加至90億元3937萬元,到了93年竟然高達了133億2895萬元,七年成長逾一倍;增加幅度之快,令人咋舌。 如以抗憂鬱症為例,根據最新國內藥品銷售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抗憂鬱藥物的銷售金額每年成長率高達5.7%,2001 年為15億9000萬元,到了2005年則增加了19億9000萬元之多。 藥品業者表示,中樞神經系統藥物以抗憂鬱症藥物為主,顯示國內憂鬱人口越來越多,在診斷技術日益進步之下,這類藥物的使用上,也日漸普遍。 台北藥師公會主委柯明道表示,最近幾年金菩薩、理斯必妥、首利安、百憂解、克憂果等精神疾病用藥,都擠進了國內藥品銷售排行榜的前50名,顯示國人壓力越來越大,以致精神疾病患者越來越多。他說,傳統精神疾病用藥容易產生歪頸、流口水、走路不穩等副作用,新藥副則作用較少,民眾接受度也跟著較高,預估國內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的支付金額只會越來越高。 至於93年度金額第九的自主神經系統藥物,則與憂鬱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無關,是作用在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等方面。
【2006/03/02 聯合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