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很少流汗?小心你的腦正在退化
2014/08/03 10:06:01瀏覽1341|回應0|推薦7
 

    

人類是會維持一定體溫的恆溫動物。

為了不受氣溫變化影響調節體溫,負責排出熱能這重責大任的就是「排汗」。

 

 然而,我們留心每天排泄狀況,卻不關心自己流的汗。

不僅如此,在盛夏大汗淋漓時甚至覺得「好噁心」、「汗臭味很討厭」等,從不曾覺得感謝。

 流汗與文明有關?

  汗腺退化,大腦也會短路

  如果我說:「其實『汗腺』才是使大腦進化,而且是創造自古至今文明的幕後大功臣。」

各位一定會很驚訝吧!

我會這樣認為,也是因為汗腺具有讓人類大腦不受外界溫度變化影響的功 能。

 

我從事汗腺、體味治療的主治醫師超過二十年,接觸過許多患者。

長年的臨床經驗中,我發現能正常排汗的人逐年減少,「流汗的人」與「不流汗的人」人數差距越來越大。

即使會流很多汗的人,其大多數也只在身體局部大量流汗而已。

 

「人類花費漫長時間才進化的汗腺,到了現代反而正在退化。」

心臟、肺臟等內臟的功能,會因為疾病而衰退,但並不會退化。

因為這些器官是人體內已經進化完成的器官。

然而,由於汗 腺是在人類進化的過程當中最後出現的器官,因此,最容易發生功能退化的情形,如果長時間不加使用,就會退化。

 

如果長期持續著避免流汗的生活習慣,汗腺會回到進化之前的狀態,而造成人體的退化,結果自然也會使腦部退化了。

人類變「爬蟲類」 體溫不調節,受冷氣控制

  近年來,「變溫人」越來越多了,也就是體溫會隨著氣溫升高的人。

 

炎夏午後的教室裡,發燒、感到身體不適而暈倒的中、小學生正在增加。

這些孩子們被大家七手八腳的送到保健室,在開冷氣的環境中躺著休息後,高燒就退了。

也就是說,他們的體溫被外界溫度變化操縱著。

 

這種情形並不只發生在孩子身上。

就算是大人,如果在一天當中重複來回於高溫和低溫的環境,比起腦部等身體內部感受到的溫度,

皮膚感受到的溫度變化會較敏感,而變成剛才提到的「變溫人」。

 

事實上,人類是不受外界氣溫變化影響,能夠保持一定體溫的恆溫動物。

人類之所以會被外界氣溫變化影響甚至倒下的原因,在於無法自己調節體溫,變得像蛇、蜥蜴之類的變溫動物一樣了。

 

不會流汗的人類,會退化成爬蟲類。

據說使人體機能最安定的溫度大約是三十七℃,其原因和腦部大有關係。

在人體內能量代謝最旺盛的場所就是腦部,而讓代謝得以進行的是酵素。

腦部的酵素對溫度特別敏感,因此如果要讓代謝穩定進行,溫度的安定是不可或缺的。

事實上,對腦部酵素的活性最適宜的溫度就是三十七℃。

 

 日文裡有一句話叫作「頭寒足熱」,正如這句話所說,腦部以外的器官其實要在高於三十七℃的溫度才能運作得更順暢。

肌肉在運動前利用準備體操暖身,就能活動自如,內臟也是如此。

 

有醫學報告指出,體溫每上升一度,內臟的免疫力就提高三○%。

也就是說,對體內大部分的器官而言,三十七℃其實太冷了。

人體的正常體溫雖然是三十七℃,但這是其他器官配合重要中樞──腦部的理想溫度的結果。

 

「變溫人」在幼年時期的特徵,就是基礎體溫過低。

兒童的正常體溫應該是三十六℃,但低體溫的孩子們大約在三十五℃上下。

  為什麼低體溫兒一直在增加呢?其實這是因為汗腺功能大大受到後天環境的左右。

尤其嬰幼兒時期也是汗腺的生長期,孩子如果在此時不流汗,汗腺會一直處於未發育的狀態,長大後就變成無法調節體溫的變溫人。

 

然而,生活在空調設備十分普及的現代的嬰幼兒,無論夏天或冬天都在空調調節的舒適溫度下成長。

換句話說,這些孩子沒有流汗的必要。

 

 汗腺沒完全發育的孩子,長大後走出戶外,也無法排出必要的汗降低體溫。

結果導致身體藉降低基礎代謝來抑制身體產生熱能,基礎體溫在三十五℃上下的低體溫兒就增加。

 

 不流汗容易失眠 腦溫不下降,難舒適入夢鄉人的體溫在一天當中起起伏伏,

白天上升,夜晚下降,以這樣的規律來維持健康。

夜晚體溫下降,腦細胞的活動安定後,就會進入「微冬眠」般的狀態而熟睡。

因此剛入睡時排出的汗水是為降低體溫的「好的汗」。

 

順帶一提,洗完澡後如果馬上吹冷氣,這時腦溫未完全下降,會讓人睡不安穩。

 再補充一點,不容易流汗的人容易失眠的原因,是因為無法有效降低體溫而難以進入夢鄉,

在睡眠中體溫較高,因此也只能淺眠。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203johnson&aid=15706585